第20章 宮中生變(1 / 2)

開元二十一年五月初六,長安城內煙花齊放,鍾鼓齊鳴。滿城同賀惠妃三十四歲生辰。

玄宗早早命人於城中布施,為惠妃祈福。特赦令下,山呼萬歲,舉國感恩戴德,李隆基動用至高無上的權力為他心愛的女人獻了一出生辰賀禮。

眾人華衣禮服,於宮門前列隊緩行,齊聚安慶大殿之內,逐一唱賀獻禮。

開始一切都是好好的,嶽琳捧著錦盒,規規矩矩老老實實跟在嶽裳身後,隨著隊伍行進。她也是有點被嚇到了,隨隨便便一個散生,搞出這麼幾百來號人額手相慶,惠妃娘娘,要不要這麼秀恩愛,會死很快好嗎?

唱名的太監念到她和嶽裳的時候,嗓子早都喊啞了,吸著氣叫,“太史局丞嶽書源二女,嶽裳~嶽琳~”

她同嶽裳連忙垂首躬身向前,在嶽裳靡靡一曲<月下歡韻>之中,嶽琳獻上了標誌著璞玉樓出品質量保證的精美錦盒,裏頭的東西她昨日已經瞧過了,不得不佩服璞玉樓那位的工夫,巧奪天工,此物隻應天上有。她十分自信。

這是一支九鳳朝賀白玉簪,簪上九隻飛鳳栩栩如生,眨眼間仿似拍拍翅膀就能直上青天,每隻鳳身鑲嵌三粒鋥亮的碧綠鬆石,宛如貓兒的眼睛閃閃發光,頂上一顆璀璨東珠點睛,珠圓潤細膩飽滿柔滑,有它坐鎮,玉簪通身精巧靈動之中又投入雍容尊貴之氣。

惠妃才一打開錦盒,斜飛入鬢的眉眼間立時笑意盈盈,她小心翼翼地拿出玉簪,捧在手中反複把玩,愛不釋手。九鳳朝賀,首先立意就極好,白玉鋪底,珠石點精,用的都是稀罕東西,這真是投了惠妃所想。這多年獨寵,雖是後宮沒有名頭的主子,卻一直不得中宮主位,原因大家心知肚明,你晉位皇後你兒子成了嫡子,不受寵的太子殿下難道去喝西北風嗎?

別說九隻鳳凰喻她,就是一隻惠妃也是喜笑顏開。惠妃朝下頭嶽琳垂著的腦袋投去一眼,這丫頭拿九隻鳳凰奉承自己,惠妃還真不能違心說收得不歡喜。

她嬌笑著偎到身邊的皇帝懷中,舉著玉簪讓他瞧,“皇上~您看嘛~這嶽家二娘子還真是玲瓏心思,這隻簪子臣妾好喜歡~”

李隆基寵溺地拍拍她的香肩,低頭仔細一瞧,麵上的笑容已是凝固三分,皇帝仿似看得十分投入,遲遲未有給出評語。惠妃驕縱地在他懷中扭身,媚眼飛挑,玄宗方才醒過神來,朗朗笑讚,“好!好!”龍袍袖身一展,指著下頭的嶽琳道,“賞!”

於是有一名太監巴拉巴拉念出一串全是給嶽琳的賞賜,嶽琳聽得暈神,有一種暴發戶的發達感受。

玄宗賞完過後將目光從惠妃和她心愛的玉簪上麵挪開,盯在跪於下方的嶽琳身上,麵無表情,“你就是嶽家那位二娘子?”

嶽琳恭敬回話,“是。”

“抬起頭讓朕瞧瞧。”

嶽琳聞言乖乖直起腦袋,玄宗這時也是近五十的人了,保養得真好,許是多笑,隻在眼角散著幾條小皺紋。名副其實的龍顏聖貌。坐姿挺闊,氣質迷人。成熟俊逸的大叔之姿。

玄宗見她目光坦坦蕩蕩,姿態不卑不亢,緩緩點頭,“好,如今倒是嫻靜不少。”

嶽琳乖巧回話,盡量展露她天真純樸的笑顏,“臣女從前年輕莽撞行事糊塗,如今方知效忠皇上娘娘孝順父母親人友愛兄弟姐妹才是頂頂重要。”

玄宗微笑點頭,一股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意思,又連說了幾聲,“好,好!從前的事兒就不提了,日後定要如你方才所說,做個知書達理的好孩子。”

“臣女謹記皇上教誨。”

嶽琳和王忠嗣心中同時有一種塵埃落定的感覺,費勁心思諸多謀劃隻為討得這一句“從前的事兒就不提了”,嶽琳覺得自己跪在這裏聽見這話都有一種失足少女再世為人的錯覺。

到這裏一切都是那麼順利,嶽琳甚至乘叩首謝恩的工夫,往坐在右前方位置的王忠嗣投以欣慰一笑,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她甚至還看見坐在惠妃下首的壽王同鹹宜公主對自己投來善意的笑容。等等,壽王鹹宜的善意?怎麼可能?

嶽琳心中警鈴大作,然後耳邊傳來惠妃柔膩地聲音,“皇上,這嶽家二女臣妾真是喜歡的不得了,她二人還未婚配吧,不如乘今日喜慶,臣妾做主,為她們各自挑選夫婿如何?”

嶽琳聞言不可思議地抬頭,瞪圓眼珠往上頭望去,連尊卑都忘記了,接觸到玄宗微涼的目光才又連忙垂首。

“朕覺得這主意不錯。”

惠妃得皇帝應允,興高采烈又要開口,卻聽遠遠一聲,“啟稟皇上!”

這個遙遠的聲音發自坐在百官末尾的嶽書源嶽大人。嶽大人如今品級實在太低,宮宴座位十分靠後,耳朵再差些,都要聽不清前方發生何事,連他女兒要被人賣掉都不知道了。

嶽大人疾步走至殿前,跪在他兩個女兒的前頭,“稟皇上,臣二女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