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風聲鶴唳(1 / 2)

“於大人,丞相急信!”

就在蘇如雲準備離開的時候,一個身著軍服的士兵從門外跑了進來,上氣不接下氣地將手中的一封信遞給了於誠源。

原本有些警惕地看向蘇如雲,可是在於誠源的示意沒事後,士兵立即開口急道:“丞相加急信件,阿裏不哥戰敗已經被囚禁,忽必烈在漠北正式稱可汗!”

聽完士兵的話,於誠源原本鎮定的神色立即大變,連忙將手中的信拆開,焦急地看了起來。

而在一旁的蘇如雲,則有些奇怪地看向於誠源。

其實一直以來,蘇如雲都以為忽必烈已經打敗阿裏不哥,稱大汗了。隻不過杭州這邊的文人,隻懂得風花雪月,基本不談國事。而且加上北周重兵圍困漣水,導致無人談論在蘇如雲看來才是最大競爭對手的忽必烈。

所以蘇如雲也不清楚,忽必烈其實一直不在四川,隻不過在四川留了軍隊。而他本人,則在北方與阿裏不哥正在爭奪大汗的位置。

蘇如雲之所以如此關心忽必烈,是因為在蘇如雲的曆史知識中,可是忽必烈統一了中國。

於誠源看著手中的信,一陣顫抖。

原來,在‘上帝之鞭’蒙哥汗去世後,遺留下三個弟弟:忽必烈、旭烈兀和阿裏不哥,來成為未來蒙古帝國的大汗。

旭烈兀成為波斯汗後,由於遠離蒙古高原,而沒有要求繼承大汗位。

剩下的隻有忽必烈和阿裏不哥。

阿裏不哥作為幼子,已經成為蒙古汗國本土上的統治者,並在蒙古都城哈拉和林紮營。作為蒙古地區的統治者 ,他準備在蒙古召開庫裏勒台(中世紀蒙古人選舉大汗,召開部落大會討論重大問題的會議形式),以確保他被舉為大汗。

而忽必烈搶在他之前行動,忽必烈率軍從武昌北上,在中原的開平上都府(今察哈爾和熱河之間的多倫諾爾附近)建大本營。早些時候,忽必烈隻是在這兒建起了他的夏季駐地。後來,在此被他的黨羽,即他的軍隊,擁立為大汗。

按成吉思汗的法律,這次倉卒的選舉是非正式的。

按傳統,庫裏勒台應該在蒙古召開,會前應召集成吉思汗的四個兀魯思的代表們出席。阿裏不哥在蒙哥的丞相、克烈部聶思 托裏安、教徒學魯合的支持下,原本也毫不躊躇地在和林悟取大汗稱號。

而控製著陝西和四川的蒙軍將領們傾向於阿裏不哥一邊,但忽必烈不久就把這兩個省的軍隊爭取到他一邊。

忽必烈的副將們在甘州東部(甘肅境內)打敗了阿裏不哥軍,這次勝利鞏固了忽必烈在對蒙古統治下的大理、西夏、吐蕃的所有權。忽必烈把他的優勢兵力向大蒙古汗國本土推進。

最後,在哈拉和林以南的翁金河畔度冬。

而阿裏不哥朝葉尼塞河上遊撤退。

後來,忽必烈錯誤地設想戰爭已經結束,在和林留一支普通軍隊後,回到四川準備著手進攻齊國的襄樊兩城。可是沒想到,阿裏不哥卻卷土重來,驅逐了這支駐軍,並進軍迎戰忽必烈。在戈壁邊境上打了兩仗。第一仗忽必烈獲勝,然而;他再次錯誤地沒有追擊阿裏不哥,十天後打了第二仗,盡管戰鬥十分激烈,但卻沒有決定性的勝負。

後來,阿魯忽背棄阿裏不哥投靠忽必烈。這一出人意料的背叛改變了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