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布局(1 / 3)

經過半個多月的長途跋涉後,王似豐率領的齊軍主力終於抵達齊軍集結地——鄂州!

在此之前,江西安撫製置使高達,已經率領七萬江西軍先行抵達。

本來駐紮信陽的劉師勇和曹世雄部隊也想趕來鄂州,與王似豐主力會合,卻被王似豐出於戰術考慮而製止,僅是由王似豐點名讓楊晨煥做為代表過來。

饒是如此,加上前期與王似豐在鎮江會合的李庭芝部隊,再加上與王似豐一起從杭州出的廣南夏貴部一部,齊軍在鄂州大會師時的總兵力還是達到了驚人的二十五萬!

密密麻麻的戰船連綿數十裏,幾乎將寬闊的長江江麵遮蔽,比之上一次鄂州之戰,聲勢不知要強上多少。

抵達鄂州後,王似豐來不及去與老戰友高達等人寒暄,而是先接見了鄂州守將呂文德長子呂師夔。叔侄倆身披重孝相見,少不得一場抱頭痛哭。

王似豐拉著呂師夔的手落淚道:“賢侄,老夫前日收到消息時,已經上表為文德將軍請封義郡王,但沒有為你請封世襲王位,你怪不怪老夫?你能明白老夫的苦心嗎?”

“右相,小侄明白。” 呂師夔大哭答道:“大齊法典,異姓封王後不得執掌兵權,右相你是擔心小侄世襲了王位,就沒法帶兵為父親報仇。小侄不要繼承父親地封號,隻要隨著大軍一起增援襄陽,解救二叔、四叔,為父親報仇雪恨!”

“好,好,有你這句話,你父親在泉下有知,也可以瞑目了。賢侄,這樣吧,從今天起你先到高達的軍中聽用,高達是你父親的至交,他一定會好生照顧於你。等襄樊之戰結束,叔父再為你請封提升。”

呂師夔不知王似豐是用高達監視於他,還道王似豐是讓他到戰鬥力極強的江西軍中方便建立功勳,隻是含淚答應。

安撫了一通呂師夔並做出安置,王似豐這才入城去與眾將見麵,並在鄂州官衙中召集眾將會宴,討論軍情。

和上一次鄂州大戰時的人才凋零不同,經過數年來的提拔培養,這一次襄樊會戰,王似豐手下地文官武將變得充裕了許多。

文官方麵,劉秉恕和王文統兩隻老狐狸,再加上蘇如雲,足以和忽必烈的幕府抗衡。

成熟了許多的陳宜中、林則祖、曾唯、姚和劉九皋都已經能夠獨當一麵。

武將方麵,高達和應都是大將猛將,靠得住又是王似豐的鐵杆死黨。

青年將領方麵更是璀璨奪目,張世傑、淩震、伍隆起、薑子、楊晨煥、高鳴、居誼、劉孝忠、王大用、範勝、周全、王德……數不勝數,這些將領絕大部分都是經過嚴格考核後被王似豐親自提拔上來的,有忠心也有衝勁,是大齊軍隊的中層核心力量。

除此之外,還有李庭芝、文天祥、楊亮節和王安節等王似豐悉心培養的帥才,文武雙全又敢於任事,基本上已經是王似豐的接班人。

另外還有薑才、陳奕、青陽夢炎、呂師夔、朱勝和夏得進等一幹並非王似豐嫡係、卻在戰場上表現出色的中青年將領,人才之鼎盛,已非昔日可比。

上百名文武將官團座一堂,自然是人聲鼎沸,隻是人人身上都穿著白色孝衣,場麵有些肅穆,也少了幾分歡笑。

大約戌時的時候,廳外忽然送來數十桌酒菜,陳列廳中,王似豐也在高達、李庭芝、劉秉恕和王文統連同一幫親兵地簇擁下進到大廳。

王似豐微笑擺手,向眾人招呼道:“各位將軍,大人,都請落座吧,今天這一席酒宴大家不用講什麼尊卑,混座吧。”

“謝右相。”齊軍眾文武躬身感謝,紛紛入席落座,卻還有不少人在不斷偷看王似豐的臉頰。

王似豐看出他們的心思,便微笑道:“怎麼?是不是懷疑本官臉上刺的字不是真的?”

眾將齊說不敢,王似豐卻向剛從郢州趕來鄂州會師的周全招手道:“周將軍,你做個代表,過來看仔細了本官臉上的刺字。”

“末將不敢。”

周全嘴上說著不幹,人卻溜到了王似豐旁邊仔細端詳。王似豐也隨便他怎麼看,隻是微笑不語。

同樣臉頰上刺字的周全看了許久後,終於扭頭向眾同伴點頭道:“絕對是真的,和我們臉上地一模一樣。”

齊軍眾將頓時一片喧嘩,看向王似豐的目光又親切了許多。

高達則笑道:“右相,你這手還真夠絕的,矼應這小子回到江州後,天天嚷嚷著要我也學你在臉上刺字,和士兵們同甘共苦,看來以後我們不學你是不行了。”

“雙頰刺字是大齊軍製,但並沒有勒令全軍將士都在臉上刺字,統製以上的將領和文官願不願意在臉上刺字,隨個人自願。”

王似豐先擺擺手,聲明高達及其他齊軍高級將領不強製,這才轉入正題,舉杯說道:“各位將軍、大人,今天是我們鄂州會師後地第一次宴會,也是徹底打敗韃子前地最後一次宴會。在我們用飯之前,請各位將軍和大人共同舉杯,祭奠為國捐軀地呂文德將軍和樊城軍民。”

說 罷,王似豐將酒灑向樊城方向。

齊軍眾將一起做了,王似豐才又招呼眾將落座用飯,並聲明可以盡興。

席間地氣氛這才熱烈起來,齊軍眾文武互相敬酒碰杯,稱兄道弟,熱鬧非凡。王似豐不是很能飲酒卻偏偏是席中焦點,連續被十幾名愛將敬酒後,難免就有些幾分醉意。

頭腦熱下說話也少了很多顧忌,當王安節敬酒後問到齊軍這次地戰術目標是什麼時,王似豐一拍桌子吼道:“這還用問?這次大齊軍隊地要目標當然是忽必烈地狗頭!如果不能拿下忽必烈地狗頭,大齊軍隊這次出征就不算全功!”

“忽必烈地狗頭?王右相說得太好了,我等誓將忽必烈狗頭獻與右相!”

不少齊軍猛將轟然叫好,都吼了起來附和王似豐地話。但也有不少冷靜客觀地齊軍將領有些擔心,文武不亞其父地王堅長子王安節就在其中。

王安節擔心說道:“右相,我軍隻有二十七萬。而韃子號稱百萬,實有四十萬,現在也還剩三十多萬。敵眾而我寡,要想擊斃敵酋,怕是沒那麼容易吧?”

“安節賢侄,你以為老夫醉了?”王似豐笑道,“老夫心裏清楚著呢,為了這一戰,老夫已經足足準備了五年。這一次決戰,老夫隻擔心忽必烈被大齊軍隊嚇跑了,並不擔心什麼敵眾我寡,能不能取下忽必烈地狗頭。”

王安節自然還是不信,懷疑王似豐仍然是在說酒話。

王似豐看出他地擔憂,便笑道:“賢侄,還記得今天你給老夫帶來地襄樊地圖和沙盤嗎?你做得很好,靠著幾架望遠鏡,把韃子地兵力部署偵察得很清楚……萬山、虎頭山和鹿門山這三處襄樊戰場地至高點,距離襄陽城牆恰好都是十裏路程啊。哈哈哈哈……”

“萬山、虎頭山和鹿門山三處製高點,恰好都離襄陽城牆是十裏?”王安節越聽越是糊塗。

那邊蘇如雲怕王似豐酒後泄露軍機,便咳嗽一聲提醒道:“右相,你喝多了,我們地計劃還隻停留在紙麵上。能不能實施,還要看實際戰況。”

“說得也是,我們的戰術計劃還沒製訂完善,關鍵是不能把韃子嚇跑了。忽必烈比狐狸還滑,要是他看情況不妙撒腳丫子開溜了,那大齊就有得麻煩了。”王似豐知道蘇如雲好意,哼哼幾聲便迅速轉移話題,指著上來給自己敬酒的楊晨煥說道:“楊小子,聽說你是咱們大齊騎兵進步最神速地騎兵將領,本官交給你一個任務,有沒有信心完成?”

“右相請吩咐,是不是讓末將再混進韃子軍營把忽必烈幹掉?”楊晨煥豪氣萬丈的答道。

王似豐大笑,搖晃著一隻手指說道:“忽必烈的狗頭,本官要親自去取,這個美差可不能交給你。隻是咱們大齊軍隊既然在鄂州集結,忽必烈肯定少不了要派斥候來偵察我們大軍的動向,你帶一些騎兵去搜捕,給本官抓幾十個韃子斥候回來,記住要活的,死的不算。”

“要是你做到了,本官從杭州帶來的大齊騎兵,全部歸你統屬,你可有信心?”王似豐拍著楊晨煥的肩膀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