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冬夜杭州的畫舫(2 / 2)

看似普通的船約十餘丈長,卻是以輪子和櫓作為驅動的工具,再仔細看,輪子居然不是普通的木輪子,是一種沒見過的材料做成的。

在本朝造船業並不發達的情況下,以這兩個同時為驅動的船基本沒有,更何況輪子的材料在當時是見不到的,讓人好奇之下卻也暗暗吃驚,不由要揣摩起畫舫的主人來了。

遠處湖上及岸邊已經亮起了星星點點的燈,卻原來是有大大小小的船開始靠向這座畫舫,此時寂靜的湖開始響起喧鬧的聲音。

而船上的人此刻也各就各位,有序地忙碌了起來,迎客的小廝分別走到了甲板上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貴賓。

第一艘船慢慢靠過來,幾條浮板立時搭了過來。這時候響起了小廝清脆而響亮的聲音:“請問貴客是來自哪裏,可有請貼?”

“殷記綢緞,殷仁。”年輕的聲音中隱隱透著沉穩、幹練。

來者正是杭州城殷記綢緞莊的二少東殷仁,‘殷記綢緞’作為杭州城中最大的綢緞莊,乃至江南一帶最大的綢緞世家,他們賣的綢緞上至王室,下至普通百姓都莫不喜愛,達官貴人更是以穿‘殷記綢緞’做的衣服為榮。

在大宋各地皆有有寶號‘殷記綢緞’,又是宮中專業綢緞供應商之一,即所謂的“官綢”。是以殷家雖不能說富可敵國,卻也算家財萬貫。

而殷記在杭州的經營基本都是由這位殷家二少東掌管,可以說這個殷仁在殷家是個實權派人物。

“殷二少到,裏麵請~~”一小廝前麵引路至船艙門口,便交由裏麵的侍女安排就座。另一小廝卻指揮著殷家來船在指定地方浮靠。所有的安排都井然有序,看到這些,殷二少不由麵露讚賞之色。

冬季的杭州有著南方獨有的陰冷,而畫舫停泊在湖麵上,到了夜裏,寒風掠過,更是讓人冷到了骨頭裏,寒意一陣陣的襲來。

而幸好此時殷仁走進了船艙,一陣撲麵而來的溫暖,讓人如沐春風,寒意頓消。他忍不住仔細打量這船艙裏的布置:高三層的船艙,當中一個很大的廳,約莫能容納五六十人,廳邊是一樓直達三樓的樓梯,呈半包圍狀盤旋上去。

而廳中央的頂便是整個畫舫的中頂,類似大大的穹頂,讓大廳顯得得寬敞而不壓抑。上樓的樓梯為旋轉樓梯,每層樓皆有房間,房間外麵又是長長的走廊,從二層三層的走廊上往下望,一眼便可以望見大廳。

大廳的頂部掛著亮晶晶的燈,居然是罕見的琉璃燈,而四周也皆掛著類似的大大小小的燈照得船艙分外明亮,整個船艙裏不知點的是什麼香,味道極其好聞,四處尋找卻未見香的蹤跡。廳內地上鋪著厚厚的毛毯,踩上去柔軟而舒適。

再看外麵的小廝,個個清秀有禮,極為伶俐;而侍女也大方得體,容貌佼好,下人尚且如此,那裏麵的姑娘不知道怎生模樣了,想到此,殷二少越發對畫舫以及其主人充滿了好奇。

一樓大廳的邊上,排著七八個房間,估摸著是貴客休息室,殷二少也被引進了其中一間休息室。

再看這個休息室,簡潔舒適,靠門左手邊安放著一幾和兩把椅子,椅子上鋪著厚厚的墊子,幾上放著一些雜書;

靠門右手邊的牆上卻是掛著一幅奇怪的畫,不似普通的水墨畫,而是用鮮豔的顏色畫出來的。

另外靠窗的一麵安放著一個臥榻,上麵也放著厚厚的墊子,可以稍事休息,臥榻邊上又有一幾,幾上點著一個小小的燈,燈下點著蠟燭,而上麵卻放著一個小托盤,裏麵有水,水上還漂著一層油,不知是什麼東西,好聞的香味就是從上麵散發出來的。

觀一隅可知全部,整個畫舫居然都是些未見過的奇巧東西。喝著侍女送來的茶,殷二少卻是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