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前59~公元17

人物

.李維

.克勞狄

李維是羅馬帝國初期最著名的曆史學家,乃是“古羅馬三大史學家”之一,同時他也是西方第一位通史作家。李維的《羅馬史》盡管存在一些不足,但仍不失為古羅馬史學中的一座裏程碑,為研究羅馬史保存了大量豐富而珍貴的曆史資料,尤其是關於早期羅馬的史事,今人所知曉的可以說大都源於李維的著作。文藝複興時代,意大利人文主義學者馬基雅維利曾仔細研究過李維的《羅馬史》,寫下了一部著名的《論李維》,竭力推崇李維借曆史事實教育當時之人的做法,稱他為古代唯一偉大的著作家。

半生讀書半生著述

提圖斯·李維(前59~公元17)出生於意大利東北部的帕塔維烏姆城(今帕多瓦),其父母和家世均不得而知,或說他屬於貴族,或說出身地方世族,至少他的家庭很富有,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家鄉靠近亞得裏亞海,同時受到希臘和拉丁文化的影響,他在這裏係統地學習了文學、史學、修辭學、演說術等,尤其酷愛羅馬曆史。或許由於內戰的關係,李維沒能出國到希臘去留學,他30歲以前一直在家鄉讀書,沒有參軍和從政的經曆,故而他在政治和軍事知識以及地理知識方麵略顯不足。

公元前29年,李維遷居首都羅馬。這時,屋大維已經戰勝了安敦尼,共和國的長期內戰終於結束,羅馬恢複了統一穩定,呈現出一片和平興盛的氣象。當時,來自各地的名人學者雲集羅馬:如羅馬三大詩人(維吉爾、賀拉斯、奧維德)、用希臘文寫作羅馬史的狄奧尼索斯。李維來到羅馬後不久,便以自己博貫古今的滿腹學識贏得了屋大維和其他一些權貴人士的賞識,尤其是他與屋大維關係一直很好,曾奉命教導屋大維的繼孫、後來的皇帝克勞狄。

李維擁護屋大維創立的元首製,但在他的思想深處卻始終難以忘懷貴族共和製,這從他對愷撒的評價便能看得很清楚。屋大維看過他著作中對龐培的論述,曾因他讚揚龐培而稱其為龐培派,不過並沒有怪罪於他。李維親眼目睹了羅馬由分裂的共和國走向統一的大帝國,羅馬社會也由動蕩戰亂走向安定和平。同時,羅馬共和中後期以來世風日下,人們普遍適應了腐化的生活,共和早期的風尚業已蕩然無存。這些變化引起了李維的沉思,他竭力追述羅馬人祖先的創業事跡和英勇奮鬥的進取精神,希望以此喚醒昔日羅馬人的品行德性,這樣才能避免重蹈羅馬共和國覆滅的前轍。

《羅馬自建城以來的曆史》

李維很早便立誌要寫一部羅馬人的全史,他到羅馬後不久就開始寫作這部巨著,一直到公元14年屋大維去世之後才停筆,他幾乎是以畢生精力(前後40餘年)完成了著名的《羅馬自建城以來的曆史》。這部為後世史家稱之為“李維羅馬史”的羅馬史巨著,全書共142卷,所述史事始自古史傳說以及羅慕路斯建城(前753),止於奧古斯都時代晚期(前9)。由於戰禍及其他原因,該書散佚甚多,現僅存35卷以及文藝複興運動時期意大利人文主義學者發現、整理出來的少數殘篇。

李維的著作計劃龐大,限於能力和條件,他沒能細致地搜集、整理和研究各類資料,大多時候隻是引用前人的著述,對前人著作進行編纂。他寫作的方法是從前人著作中選擇一部書作為主要藍本,從中采取所需材料進行編纂,其他的來源則作為補充材料。在他的著作中,近代學者發現了許多不確切的地方:有些是由於他沒能進行分析比較多種史料,如大西庇阿的死亡時間;有些是由於他的政治傾向性故意歪曲,如隱瞞和篡改羅馬人一些不光彩的史實。盡管李維羅馬史有一些缺點,但是他的著作仍然保存了豐富而寶貴的史料,尤其在羅馬早期曆史資料方麵,沒有其他著作能取代它的地位。李維同時還是一位卓越的拉丁文作家,與西塞羅和塔西佗同為創建拉丁文風三大師。

李維晚年退隱家鄉,死於公元17年。他在生前便已名滿天下,死後更成為曆史學家的楷模,其《羅馬自建城以來的曆史》係曆代羅馬史家不容忽視之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