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帝堯不可能保護舜。不但不保護,而且,更為殘酷的是,他利用舜的同時,也伺機謀殺舜。
帝堯才是隱藏於背後的一隻巨大黑手。
帝堯謀殺舜的作案方式是一箭雙雕。他派舜去對付自己的反對派,讓他們自相殘殺,自己坐收漁翁之利。堯的反對派是一個極其凶惡的團隊,核心成員是帝摯的四個兒子,社會上稱這四人為“四凶”。老大叫渾沌,是一個古惑仔,領一幫小弟橫行霸道,肆意作惡,濫殺無辜;老二叫窮奇,是一個男版長舌婦,擅長製造謠言,誣陷忠良,是奸臣的祖師爺;老三叫壽杌,作風凶悍,我行我素,誰也不服,老子天下第一;老四叫饕餮,光聽名兒就知道他多能吃了,而且每頓都要吃好的,沒吃的了就入室搶劫。
這四個家夥依仗父輩的勢力為非作歹,帝堯很頭大,於是,他想出一個絕妙的陰招——派這“四凶”隨同舜一起到深山老林去出差。不用問,這是一場死亡遊戲,舜存活的幾率非常小。但舜不能抗命,隻得前往。
但是,帝堯低估了舜的野心和力量。貌似忠厚的舜,玩兒的是典型的扮豬吃老虎。他很智慧,深知對付陰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他把“四凶”指派到四千裏以外邊遠的原始森林,讓他們和怪異的野獸比武功、比凶狠、比體力。這四個傻帽真就去了,肉包子打狗沒一個回來的。
帝堯這邊,滿心以為這五個人都將有去無回。因為他看過天氣,正是狂風暴雨,舜不被“四凶”活剝,也得被野獸吃掉,再加上迷路、失足、饑餓等等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舜是死定了。可惜事與願違,舜除掉“四凶”後,竟然安然無恙地回來了。
這個舜真是命大,火燒燒不死,活埋埋不掉,深山老林也能成功穿越。沒辦法,人是真牛,不是蝸牛。帝堯隻得擢升舜為司徒。
舜這時候明白,從來就沒有救世主,唯一拯救自己的方法,唯一不被人反複謀殺的方法就是壯大自己的勢力。為此,他做了兩個秘密工作。一是結交大臣,建立豐滿自己的黨羽。二是拉攏帝顓頊的後代“八大賢人”,並且擢升他們。而帝堯一直對“八大賢人”十六族的家族勢力感到恐懼,因此一直給予打壓。一方是擢升,一方是打壓,人心自然傾向於舜。
三年以後,舜的勢力已經很強大了。此時,帝堯已經89 歲高齡,在這種情勢下,他不得不讓舜攝政。舜攝政後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
首先改變了北狄、南蠻、西戎、東夷的風俗,而後製定了嚴格的刑法。
即便如此,帝堯仍然在尋找傳位於兒子丹朱的機會。此時,丹朱也沒閑著,他招兵買馬,籠絡人心,等待時機向攝政的舜發起攻擊。於是,在帝堯駕崩之前,舜就首先發動了血腥的軍事政變,將帝堯囚禁起來,同時鎮壓了丹朱的勤王部隊,把丹朱囚禁在都城西北7.5 公裏的地方,這個地方因此被稱為“偃朱故城”。帝堯直到死,也沒再見到他的兒子丹朱。他的如意算盤打翻了,跟王熙鳳一個下場——“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帝堯駕崩後,掌握國家政權已久的舜,名正言順地即位。充滿美譽的“禪讓”,在帝堯對舜的謀殺中,卸去美麗光環,暴露出血腥醜惡的真相。所謂的禪讓製,隻不過是上古時代權力結構演變的過渡形態。
在堯舜時代,中國社會處於軍事民主製的曆史階段,部落聯盟的首領繼承問題需要加入聯盟的各部首領共同會商,在堯舜時代的重大事情應該是由當時的部落議事會與民主大會集體討論決定。聯盟首領由擁有選舉權的部落領袖選舉產生,體現了一定的公眾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