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人民日報》刊登了新華社特約記者的文章:《怎樣看待正當的家庭副業?》。全文從社員的家庭副業究竟是不是資本主義的尾巴,經營正當的家庭副業是不是發展資本主義,保留社員的家庭副業究竟有無必要和發展家庭副業的關鍵是什麼等4個方麵,從理論上澄清了一些問題是非。家庭副業問題被重新提了出來,受到了眾多人的關注。
《現代漢語詞典》出版
由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和丁聲樹先後擔任主編,經過長達22年的精雕細琢,在今年正式出版的第一部《現代漢語詞典》,填補了我國現代漢語規範性詞典的空白,對中華民族的文化普及與推廣做出了重大貢獻。
話劇《楊開慧》公演
“文革”期間,人民群眾對江青的一個強大抗議信號就是——“我們懷念楊開慧!”今年,由中央戲劇學院教師演出團公演的《楊開慧》,描寫了1920年到1930年期間,毛澤東和夫人楊開慧的革命活動。全劇再現了毛澤東和楊開慧在長沙清水塘播撒革命火種,在湖南農村從事農民運動;表現了大革命失敗後,毛澤東以無產階級革命家偉大的氣魄,力挽狂瀾,舉起武裝鬥爭的大旗,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為中國革命開辟了一條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武裝奪取全國政權的唯一正確道路。
話劇《於無聲處》公演後好評如潮
話劇《於無聲處》在今年公演。該劇由宗福先編劇,蘇樂慈導演,上海市工人文化館業餘話劇隊演出。它首先在上海上演,引起了廣大人民群眾和文藝界的強烈反響。隨後許多劇團紛紛都演出這個話劇,同樣引起空前的強烈反響。該劇第一次把1976年天安門廣場幾百萬人悼念周總理、討伐“四人幫”的偉大革命行動,作為正義行為在舞台上來歌頌,並成功塑造了歐陽平這個不畏強暴、敢於為真理而獻身的英雄典型,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和讚賞。
《望鄉》上映對國人產生強烈衝擊感
《望鄉》這部原名為《山打根八號妓院》的日本電影,在中國上映後,對中國人產生了前所未有強烈的衝擊感,反響程度竟達到北京電視台轉播市民代表座談會實況的地步。
“範思哲”名牌服裝登陸中國
“範思哲”是意大利著名服裝設計師詹尼?範思哲創立,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服裝時尚品牌。今年,範思哲在米蘭成功舉辦了第一個有自己簽名的女裝展示會,“範思哲”服裝名牌便從此誕生,之後它便作為第一個國際頂尖時尚品牌登陸中國。
大批文藝期刊複刊創刊
5月,中國文聯機關刊物《文藝報》複刊,接著,各地文藝刊物如《文學評論》、《收獲》、《萌芽》等相繼複刊。與此同時,先後創辦的刊物有《十月》、《當代》、《鍾山》、《花城》、《柳泉》、《昆侖》等。這也標誌著我國社會主義文藝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曆史發展時期。
全國掀起關於真理標準的大討論
中共中央黨校《理論動態》在5月10日第60期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11日,《光明日報》以特約評論員名義轉載。由此引發了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全國性大討論。這篇文章從根本上否定了“兩個凡是”,衝破了對撥亂反正設置的各種障礙和禁區,論述了檢驗真理的標準隻能是社會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文章發表後,在全黨和全國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這場討論迅速發展成為一個遍及全國的馬克思主義的教育運動和思想解放運動。
北京街頭裙子飄
今年,北京夏天裙子大量出現在北京街頭,除了大多樣式比較簡單的普通裙裝外,西裝裙、斜裙、百褶裙等款式新穎別致的裙裝也加入了今年的裙裝隊伍。
燙個“雞窩”最時髦
文彙報7月11日訊 似乎一夜之間,在中國城市中,人們開始時興燙卷發。在一些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經常可以看到理發店排起了長長的等待燙發的隊伍。
建國以來第一次住宅建設會議召開
9月7日至13日,國際基本建設委員會召開城市住宅建設會議。這是建國以來第一次召開的住宅建設會議。會議指出,29年來,全國3400個城鎮新建住宅的建築麵積有4.93億平方米。群眾的居住條件得到了一定改善。但全國城市住房仍然十分緊張,平均居住水平很低。特別是人口集中、工業發展較快的大、中城市,住宅緊張狀況更突出,群眾要解決“房荒”問題的呼聲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