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3月12日訊(記者胡宏偉 胡旭東) 在浙江北部近海這塊過去沒有中國對蝦生存的地方,現在通過人工放養,繁衍起了中國對蝦的群體。
我國第一座地熱發電站投產
新華社北京3月22日據《科學報》報道 我國第一座地熱發電站——廣東豐順縣地熱發電站三號機組,經過3年的科研試驗性運行,最近正式並入國家電網,投入生產性運行。去年,三號機組發電量達186萬度。
我國發現182種世界上首次報告的染色體異常新核型
新華社南京3月23日電(記者 徐機玲 通訊員 張應武) 我國醫學科研工作者發現了182種在世界上首次報告的染色體異常新核型。這一成果將被載入國際權威醫學專著《人類染色體異常與變異登記庫》,作為全人類共有的遺傳科學和婦產科學的重要資料。
重慶公共交通首次用上高速電梯
新華社重慶3月30日電 我國首次用於城市公共交通的直流高速電梯——重慶凱旋路電梯,今天投入了營業運行。設置這座電梯是適應山城特點,采取垂直提升方式解決群眾爬坡上坎困難的新嚐試。凱旋路是重慶市市中區下半城到上半城的要道之一,常年客流量每月達三四十萬人次,行人要爬188級石階的陡坡。這座擁有兩台客廂的電梯,每廂定員21人,單程運行時間約20秒鍾。安全、舒適、平穩,日運客可達1萬多人次。
“體育用品熱”正在興起
人民日報4月2日訊(記者 劉小明) 奧運會已經過去一年多,體育用品熱在我國仍是方興未艾,體育用品、器械的生產正麵臨著一個新形勢。隨著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隨著人們對體育興趣的日益增強,體育正在深入社會,深入家庭,今後幾年我國體育用品生產會有一個較大的發展。
我國傷殘人運動員創多項新紀錄
人民日報4月5日訊(記者 繆魯) 4月2日至4日,127名中國傷殘人運動員在北京賽場上創造出一批好成績,先後超過5項傷殘人世界紀錄,打破33項遠東及南太平洋地區傷殘人運動會紀錄,創造了50項傷殘人全國新紀錄。
全國集體和個體開辦礦山達12萬個
新華社北京4月5日電 全國已有1400多個縣開辦了鄉鎮集體、個體礦山,總數達12萬個。這些礦山為國家提供了大量的礦產品,在振興農村經濟中起到了很大作用。據1985年不完全統計,全國集體、個體采礦從業人員已達500萬人以上。
國產全自動洗衣機在滬問世
人民日報4月25日訊 全部采用國產材料和零配件製造的全自動家用洗衣機,最近在上海問世。它采用的材料、零配件,包括電機、自動控製部分,全部由國內提供,售價比進口的同類產品低4成左右。
中國老年書畫展覽別具風采
新華社北京4月25日電(記者 曲誌紅) 一個以“老人新作”為特色的書畫展覽今天在北京皇史宬展覽館開幕。這次展出的320多幅書法繪畫篆刻作品,絕大多數是出自已經離休、退休的老幹部、老工人書畫愛好者的手筆。此外,徐向前、方毅、胡厥文、許德珩、彭衝、王任重、廖漢生、楚圖南、張愛萍、楊靜仁、胡子昂、楊成武、繆雲台、趙樸初等領導同誌以及吳作人、李可染、關山月、賴少其、啟功等著名書畫家也送上了自己的佳作。全國政協副主席楊靜仁為今天開幕的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成立兩周年書畫展覽剪了彩。
天津窩窩頭成了俏貨
天津日報4月27日訊 今春以來,天津市內設了近百個窩窩頭攤點,平均每個攤點一天銷售一兩百斤。目前,市場上的窩頭多是玉米麵、小米麵、黃豆麵三和而成,吃起來爽口、香甜。小販們都是現做現賣,保持新鮮,所以窩窩頭成為天津的俏貨也是有理由的。
城市青年自願到農中學習
新華社貴陽5月1日電(記者 王念 何天文) 在貴州省安順市和安順縣,一批城市青年前往安順縣寧穀農業中學讀書。目前,在這所學校學習的城市青年近百名,占全校學生總數的1/6。近年來,黨的富民政策使當地農村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民的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這一形勢不僅使大多數農村青年看到留在農村同樣可以大有作為,也吸引了一部分城市青年。促使他們從輕視農村轉向正視農村,並自願走進農村。
哈爾濱女子職業高中受歡迎
新華社5月2日訊 以給女青年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為宗旨而創建的哈爾濱市第一女子職業高中,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它規定隻招收160人,招生時報名者多達2000人。這所學校設置文藝幼師班、幼師班、美容班和文秘檔案班4個專業。學校注重文化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相結合,聘請社會優秀專業人員講課,提高學生專業能力。
全國實行夏時製
新華社5月3日訊 5月4日起至9月14日止在全國實行夏時製。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通知動員全國人民節約能源而早睡早起,並要求全國各部門做好宣傳和安排工作。時間轉換的具體辦法是在夏時製開始那天的淩晨2時把時針向前撥快1小時,夏時製結束那天再把時針從2時撥回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