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5月24日訊(記者 蔣升陽) 奮戰在國家重點工程──秦山三期核電工程工地的中國核工業第二三建設公司坎杜項目部的3000多名職工, 接連刷新了4項同類堆型核電安裝施工的世界紀錄, 加拿大總承包方專家驚呼:“中國人創造了核電工程的‘施工神話’。”他甚至建議中國業主在一號核島門前立碑,上書“創同類堆型世界最好紀錄”。這4項世界紀錄是在工程的“心髒”部位──核島廠房設備安裝工程中創造的, 所超越的原世界紀錄均是在韓國的月城核電站建設中誕生的。

上海將建全球首個基因穀

文彙報5月24日訊 世界上第一個基因穀將會在上海出現。記者獲悉,上海聯合基因集團將和楊浦區王角場鎮政府合作開發複旦科技園國權分園50畝地,建設一個類似美國矽穀,集基因研究、產業、風險投資一展和高檔居住為一體的基因穀。

陝西發現7枚罕見連體恐龍蛋

陝西5月25日訊 陝西省商南縣近日出土了7枚恐龍蛋連體化石。據文物考古專家介紹,日前國內外出土的恐龍蛋連體化石最多的隻有4枚,7枚恐龍蛋連體化世界屬罕見。

天津“月子護士”悄然進家

今晚報5月29日報道 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 “坐月子”的觀念、“坐月子”的質量要求發生明顯改變。為滿足市民要求,一支經過係統培訓的專業“月子護士”正悄然走進天津市民的家庭。

微型小學一師一生

合肥日報6月2日訊 安徽省寧國市方家鄉橋頭小學可能是全國最小的一所學校:年過五旬的潘佟書老師和正在就讀3年級的廖世安,構成了橋頭小學的全部。這裏地處偏僻,上學不方便,這裏的學生讀到5年級時,便轉到山外一所學校寄宿,初中後到中心學校寄宿。自從設立了橋頭小學,深山裏便再也沒有一名適齡兒童失過學。本學年,盡管山裏隻有一名適齡兒童,鄉裏照樣投入人力和財力,保證學校正常開課。

“瘦身”家具南寧得寵

廣西日報6月2日訊 目前在邕城的家具市場,正悄然刮起一股“減肥風”,各家具城競相推出的“瘦身家具”令人耳目一新。這些“瘦身家具”突破傳統思維,針對南寧人的生活習慣和大多數住宅結構“苗條化”發展的趨勢,家具設計精巧,讓市民有一種新穎的視覺感受。

“菲傭”走入深圳

深圳消息6月5日 目前,已有110多名菲律賓傭人在深圳港口登記,她們開始為當地家庭提供服務。據有關部門介紹,今後菲傭進入深圳的數量會加速增長,並隨著在中國工作的外國人數量增多而增多,最終“菲傭”將走向內地。

人文節目向“主流”挺進

新華社6月5日訊(記者 趙文俠) 在世界各國的綜合電視頻道中,占據黃金時段的都是新聞、綜藝節目,這種現象在中國更加突出。新聞和綜藝節目以較高的平均收視率備受廣告商青睞,成為電視台的支柱型節目。而如今觀眾已不滿足新聞和綜藝主流節目類型,境外傳媒公司已千方百計穿越語言、文化障礙,將自己的人文節目推銷給中國觀眾。中央電視台原來為填空的節目《華夏文明》以出人意料的高收視率告訴人們一個信息——人文節目開向“主流”挺進。

我國私營企業平均每天誕生809家

新華社6月9日訊(記者 孟為) 全國工商聯主席記書平昨天說:“現在全國私營企業的隊伍,以平均每天誕生809家的速度不斷壯大。”這從一個側麵反映了中國經濟的內在活力與開放性。記書平同時列舉了一係列數字,證明非公有製經濟的快速發展,給我國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全國首家“政務超市”開張

遼寧晚報6月9日報道 老百姓到政府辦事,感覺好像在家一樣,喝口水,看會兒畫報的功夫,有些事情可能就順利的辦完了。而整個過程中需要跑腿、找個簽字蓋戳的事大都由政府工作人員來辦理。在這裏老百姓與政府之間的關係不再是生硬的官與民的關係,而是和諧的公仆與人民的關係。目前,全國第一個政府公共行政社會化服務試驗區——沈陽市和平區人民政府辦事廳正式投入使用。

西藏進入了電腦時代

人民日報6月9日報道 記者在西藏采訪,在眾多的寺廟裏看到許多保存完整的古老的藏文經典輸入了電腦。在拉薩街頭,看到許多電腦商店和網吧矗立街頭。世界各地的網民隻要打開www.utibet.deu.cn,西藏大學的網址就可看到藏文網頁。這一切都像在告訴人們西藏也已進入了電腦和網絡時代。

中國經濟走勢樂觀

文彙報寧波6月11日專電(記者 巫偉) 昨天下午,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在寧波對當前中國經濟走勢做出總體樂觀的評價。去年上半年,1997年以來一直呈下行趨勢的中國經濟出現轉機,但其深度如何,還能否繼續向上,卻存在不同看法。吳敬璉說,今年一季度的開局非常好,固定資產投資、消費品零售總額等先行性指標向好預示著市場走強,經濟趨好。這實際上解答了去年的爭論,“中國經濟的確發生了重大轉機,其深度是轉折性的,1997年以來的經濟下行趨勢已得到扭轉”。對於經濟出現轉折的原因,一些政府部門和媒體都將其歸結為國家刺激需求的宏觀經濟政策所起的作用。吳敬璉認為這隻是一個方麵的原因,另一個很重要的方麵是多種所有製經濟競爭的格局已經形成,企業活力得到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