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講書(1 / 2)

劉二正在楞神,旁邊王大有拍了拍他的肩膀,“劉二兄弟,你不是會講評書?難得今日眾人吃得飽飯,坐在此處休息,你且來與我等講上一段。”大富也到:“講來講來,我隻怕許多年不曾聽書。”有財也說,“劉二兄弟,講一段罷,我還未曾聽過哩。”劉二隻好答應,心中想些幼時聽過的評書,又想所曾瀏覽的雜文,此時心中滿是恨意,決定扯段鼓動人心的故事。一邊王大有招呼,眾人便挪動凳子,圍著場中篝火坐了一圈,紛紛叫嚷,“劉二兄弟,快些來講。”劉二走到中間篝火旁邊,身上熱騰騰的,便扯了領口,挽起袖子。劉二大聲說道:“諸位兄嫂,俺劉二隻讀過幾本書,聽了幾段書,今日鬥膽給大夥講上一段,權當個樂嗬,講的不好,多多擔待。”眾人隻是起哄,“講來,講來!”劉二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咱們今天就講一個咱莊戶人的好漢,是唐朝末年的好漢黃巢,這段故事喚作“黃巢大戰廣州城”。”

“卻說這大唐朝,原來也是一個興盛的年月。那開元天寶年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小民生活最是富足。就是咱這陝北地界,莊戶人家那也是糧食多的都要爛去,隻得喂養牛羊,每日裏酒肉米飯,吃也吃不完。咱農民在家也穿綾羅綢緞,那粗布麻衣,隻是做活的時候才穿。”劉二帶著動作,引得眾人大笑,心下也不再緊張。

“這好日子卻也過不長久,真是恨人。那古話說的好,負心多是讀書人。這一些讀書人,中了舉人做得官來,便喪了良心。他忘了自己祖上也是農戶,父祖幾代在田裏多曾勞苦,隻供得他這麼一個讀書人。他中舉做官以後,便不管咱農民疾苦,隻管那吃喝玩樂**宿妓,做了一個壞官。一來二去,官餉花光了,他便貪汙受賄,挪用錢糧。咱莊戶田裏的皇糧原本隻收一鬥,這壞官給加收三鬥,咱們莊戶人沒讀過書,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隻得繼續交這皇糧,好日子變成了苦日子。這還不算,這讀書人一個人做了官壞了良心,家裏的父兄親戚也跟著壞了良心。天氣好,農民多收了糧食,咱們農民不認得別人,隻得在縣裏賣糧。那壞官的父兄拿了錢,使命壓咱們的糧價,還用那大鬥收糧,本來十鬥糧,隻給算成五鬥,咱們看在眼裏,隻得吃虧。等哪年天氣不好了,咱們去買糧,他那親戚開了糧店,死命的給你漲價,平常年月鬥糧隻要半兩銀錢,他問你要五兩,還用那小鬥賣糧,買來一鬥,其實隻有半鬥,咱們也隻得忍受。這麼一來二去,咱們莊戶人就越來越窮,苦日子都過不成了,隻能賣田賣地,給當官的家裏做佃戶,做仆役。這是什麼道理?”村民大喊:“沒有這個道理,殺了壞官,殺了狗皇帝!”

劉二擺擺手,繼續講道:“話說到了大唐朝末年,這天下的好地全給那壞官占了去,皇帝也是個壞種,喜愛那些貪官汙吏,隻管向小民收糧,不管農民死活。農民沒得田地,哪裏交的起皇糧,那個苦啊,吃糠咽菜都算好的了。卻說這一年,在山東地界,出了個好漢,喚作黃巢。這山東的好地都給壞官們占了,小民隻得作苦工。這黃巢自幼家中是個賣私鹽的,為人豪爽,廣交朋友,各地農民活不下去了,都去投奔他。黃巢家中也沒有許多糧食,為了活命,隻得起義造反。”這劉二越說越興奮,手舞足蹈,眾人也是咬牙切齒的聽著。

“這黃巢最初起事的時候,投奔他的全是饑民,黃巢隻好攻打各地糧倉以求活命。這一****來到了廣州城外,部眾已經超過了二十萬。廣州是個好地方,城裏商業繁榮商賈眾多,城外盡是平地,又河流眾多,天氣溫暖,一年能有三次收成,糧食吃也吃不完。”眾人聽了隻是羨慕。“這黃巢來到這裏,便想占了廣州,大家都是餓壞了,在這裏種田糊口,也是好事。他便向皇帝寫信,說我等小民均是為了吃食,不想造反,現今隻要在允許我等在廣州落了戶,便耕田納糧,再也不造反。可是那皇帝真是壞透了,不準此事,隻要把這二十萬饑民殺完了事。這下黃巢可生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