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山楂糕(1 / 2)

郝連生正經按規矩向劉二與王大富報喪,劉二與王大富麵麵相覷,劉二隻得咬著牙俯身攙扶起郝連生,勸解道:“連生,起來吧,甭哭了。你父親故去了,你也要節哀順便才好,你家裏今日舉喪,咱到時定然前去吊唁。”

郝連生摸了一把鼻涕眼淚,止住了悲聲給劉二解釋,“劉二叔,咱家裏裏外外忙得很,昨天咱才派人往下河村、西河村報喪,咱一時失禮了,還請劉二叔不要計較。”

劉二一聽就知道他在撒謊,咱一千多人遮擋了大路往趙莊走,沿路就沒碰見過往家去的行人,郝連生說派人白天去報喪指定是撒謊。不過他這麼說了,肯定是昨天下午劉二等人到了大堯鎮,趙莊裏麵沒準備好,隻能將就著按大麵上走,郝家估計連夜派人去下河村、西河村通喪。郝家今天舉喪,劉二這一千多人看著,估計王大有下午能趕上祭靈,張鐵牛的老婆郝益生的閨女郝月薰能不能趕上趟就不知道了。

不過劉二想是這麼想,他不能當麵直接揭破人家的畫皮,劉二不動聲色的回答,“哦,你派了人去家裏說話就好,咱們兩家十分親厚,大事上不來往可不大合理。”

郝連生唯唯諾諾地答應著,劉二也就不再追究此事,他還衝王大富使了個眼神,要王大富不要發火。

甭看王大富方才一副氣衝衝的樣子,他可不能當真教訓郝連生,他又不是郝家的娘舅叔伯之類的至親,人家正經上門報喪,他也隻得按規矩來。

報喪不是敘談墨跡的時候,王大富等劉二攙扶起郝連生,他開口說道:“英士,你家裏今日大事忙得很,咱就不能多留你們了,你們盡快歸家操辦,咱午前去家裏吊唁。”

郝英士拱手行禮,“咱家裏確實忙得很,咱這就得回去了。鐵牛姑爺正在家裏守靈,陳先生過會兒要回來。”

王大富哦了一聲答應著,邁步送倆人出村回去。通喪禮就這麼一回事兒,孝子磕頭稟明喪情梗概及起靈日期就得回去,披麻帶孝的可不興上門嘮嗑說話。

等郝英士與郝連生走處了老遠,劉二與王大富邁步往客棧走,劉二問道:“大富,他倆來通喪了,咱就午前去這一趟吧,不用再去瞻仰故人了吧?”

王大富一愣,苦笑了一聲,“劉二,你就是去瞻仰故人你也瞅不著了,這事兒當真的話,郝益生這會兒早就躺進棺材了。他們今兒個設靈舉喪,咱午前去吊唁一次就成了。”

“哦,”劉二點了點頭,他還有疑問,“咱咋去,別他們午間開席,咱還得提防那茬子事兒?”

王大富奇怪了,反問道:“劉二,你家裏白事還開席啊?咱家這塊兒沒開席那說法,大夥兒去竄忙送行不過吃碗燴菜,白事不開席的。”

劉二愕然,他好懸露了馬腳出來,他可不能瞎胡扯,日後大夥兒萬一真成事了打回了河內,風俗習慣可不會說謊,到時候他劉二可就抓瞎了。

劉二抓了抓腦袋,似是而非的說:“咱家好像也不開席,好像聽說有辦法的人家開席吧,咱是聽說,聽說,咱在家沒見白事有人開過席。”

王大富點了點頭,道:“你聽說的也都是雲話,哪裏有白事開席慶賀的道理,不敬先人那還是為人之道嗎?”

至少在明代,漢人白事舉哀不開席不奏樂。等到漢人第二次亡了國,有勇力的漢人大都戰死,剩下一幫懦弱軟骨頭忍辱偷生,夷人喜歡吹打,白事也吹打熱鬧,做了亡國奴的漢人就學會了這習俗,漢人舉哀時也在靈前吹吹打打搞熱鬧。劉二就是亡國奴的後代,他當然會把錯誤的風俗當成曆史的事實,他能在王大富麵前圓了謊也算不賴。

必須要指明的是,漢人做過亡國奴不丟人,隻要漢人一心一意準備當家作主滅夷複國就成。但是漢人倘若亡國奴做習慣了,非要將夷人的習俗當作自家祖宗的規矩,還要將夷人奉做比父母還敬愛的大爺,漢人還是不要做漢人了。悲觀的來講,漢人滅亡之日不遠了。

雖然現實中的漢人快要滅絕了,但是這樣悲觀的事情並不能阻止劉二做夢,夷人製定的法律能強迫漢人供養夷人大爺,但是法律不能強迫漢人不做夢消滅夷人。

劉二隨機應變度過了常識危機,他抹了一把額頭的冷汗,說道:“大富,咱還是甭回客棧了,今兒個趙莊發喪,咱指定不能去做了買賣,咱還是去軍營裏好,咱安排安排操練。”

“成啊,”王大富說道,“咱準備的放偷襲戰術也沒啥用了,今天早晨他們估計也沒跑操,他們要是一天啥都不幹,可能把他們美氣壞嘍。”

士兵不能嫌著,他們一嫌下來不是覺得生活太美氣,而是他們非要鬧出事兒不可。軍隊是暴力機器,士兵必須**練到沒瞎胡想的功夫都沒才行。

劉二與王大富在軍營吃罷早飯,倆人安排了司馬操練方陣,正巧陳紅衛也趕回了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