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巍峨寬敞的宮殿之中,蕭燕燕無力的坐在上首,小皇帝眨著靈動的眼睛,看著一臉苦悶的母後和下方呆若木雞的群臣。
今天難道還是噩耗?蕭燕燕苦笑著說道。
耶律庵哥撒踏前一步,稟告道:太後,幽州被宋軍攻陷之後,宋軍馬上撤離得勝口陣地。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合兵一處,試圖進攻幽州,但是被李繼隆的大軍阻擋在高粱河,難以建功。前線戰報,謝慕華還在不斷從中原江南調動兵馬北上,看樣子是要和我們大遼國全麵開戰了。
接著說。蕭燕燕這些天已經聽夠了壞消息,如今再聽到這些,已經麻木不仁了。
耶律庵哥撒遲疑了一下接著說道:東京遼陽府、西京和中京的兵馬正在陸續集結,各地能夠調動的兵馬總計可達二十五萬之多。加上前線南院北院大軍,大遼國一共可以動用的軍馬共計五十餘萬人,戰馬一百五十萬匹。已經是舉全國之力了,隻是
蕭燕燕慘然笑道:你是想說,兵馬雖然集結了,但是糧草不足,軍餉也不足是嗎?
太後聖明。耶律庵哥撒是契丹的宗親,有些話,別人不敢說的,耶律庵哥撒卻可以理直氣壯的說出來:的確如此,大遼國不缺兵馬,但是缺糧食,缺錢。如今快要到了秋收的時分,可是大遼國在幽燕等重要糧食產地都被宋軍占據。之前一年的大雪災,已經讓大遼國不堪重負。軍糧,的確是個問題。
五十萬大軍,蕭燕燕的聲音裏透著一絲疲憊,她隻是一個女人而已,如今已經到了她精力和體力的極限了:五十萬大軍啊,叫我去哪裏找那麼多軍糧出來?
北海王耶律明鏡大聲叫道:太後,如今已經到了大遼國生死存亡的關頭,五十萬大軍的軍糧的確不是小數目。必要的時候,臣以為,可以動員舉國百姓,進行戰時征集。集中大軍的力量一舉擊破宋軍,隻要打破了河北防線,大軍就可以長驅直入,直逼開封。到時候,軍糧,軍餉,迎刃而解。
你說的的確有道理。可是蕭燕燕苦笑道:若是攻不下河北防線呢?
耶律明鏡一時語塞,支支吾吾的說道:那那
蕭燕燕索性替他回答了,這位契丹太後無力的說道:假若攻不下河北防線,那我們的五十萬大軍就要和宋軍在幽燕展開拉鋸戰,秋天打不完,冬天就要退軍,糧草消耗殆盡。不用宋軍打過來,遼國自己就要內亂。
數十位大臣默然無聲,他們都知道,蕭燕燕說得是實話,契丹和宋國不同,並非是那種中央高度集權的國家。契丹是由一個個部落組成,契丹族自然是最強大的一族,但是其他民族的力量也不可小視。為了利益,大家可以團結在一起,可是遇到危機的時候,分崩瓦解的倒是比誰都快。而且很多人,對如今的朝廷並非十分滿意,可能有的大臣,有的部族已經暗中開始和宋人私通款項。這樣的危機是諸位大臣都不得不麵對的。
那我們也不能束手待斃啊,與其被謝慕華逼上來,不如轟轟烈烈的跟他大戰一場,打他個天翻地覆。耶律明鏡大聲喊道。
朝堂之上,你注意點。蕭燕燕的話音看似無力,卻包含著不可違逆的霸氣:大呼小叫的像什麼?
耶律庵哥撒到底是老成持重一些,問道:太後,如今打也打不得,不打的話,宋軍很可能就會逼上來。咱們到底要怎麼辦,還是得拿個主意,不然的話,前線將士根本就不知道應該怎麼辦。到時候,不用宋軍來打了,咱們自己就已經亂了。
蕭燕燕愛憐的看著自己的兒子,兒子還沒有長大成*人,契丹就遭遇了建國以來的最大危機,天災,**,外敵。之前耶律清的叛變,讓契丹內鬥,白白損耗了不少實力。之後的雪災,讓契丹欠收,牛羊凍死無數。宋軍占據大同之後,有條不紊的進行部署,楊繼業守大同,死守不出,哪怕休哥怎麼誘敵,這個老將軍就是不為所動,看準了機會,咬一口,占點便宜就回去。可要是強攻的話,大同和雁門關,楊繼業和宋偓兩員老將前後照應,別說是休哥,哪怕是耶律阿保機在世,也未必敢說一定能夠把大同攻克。
到了攻打幽州的時候,謝慕華簡直就是在耍賴,五百門石炮,數以萬計的石彈,就像不要錢似的猛砸幽州。別人攻城,還指望著把城池打下來自己守著。可是謝慕華根本就不,隻管先打下來再說。契丹人窮啊,這麼玩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