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群議(2 / 2)

休戰,派人議和。蕭燕燕斬釘截鐵的說道。

不行!幾乎所有的大臣異口同聲的發出了聲音,這還得了?從來都是宋人來跟遼國人議和,從來都是契丹人占便宜而宋人吃虧。現在要是提出議和的話,豈不是把便宜都給宋人占完了?

蕭燕燕冷冷的看著座下群臣,到了現在這個時候,他們還在想著自己的利益。打,倒是可以打,打完了怎麼辦?蕭燕燕看不到對宋國全麵戰爭的勝機在哪裏,指望一支沒有軍糧缺少軍餉的軍隊去打仗?不如求神告佛,指望天上多砸幾道雷下來劈死謝慕華更加劃算。

而且,一旦戰敗,蕭燕燕和自己的兒子所要麵對的壓力是無窮無盡的。蕭燕燕手中的實力,主要就是南院和北院的軍馬,這兩路人馬,就像是支撐著皇位的兩條腿一樣,一個都不能出事。隻要有一個出了問題,麵對的就是獨木難支的局麵。契丹人是遊牧民族,部落的榮譽感很強。他們關心自己的部族,遠遠超過關心國家的命運。

要是輸給了謝慕華,蕭燕燕就得要麵對著來自無數契丹貴族的反撲,到時候,兒子的皇位是不是還能坐得穩,就難說的很了。可是謝慕華就不同,這個家夥就算是打敗了,也可以依據長城線固守,擺出一副死狗不怕打的架勢,愛誰誰。宋朝國內已經被謝慕華整頓完畢,就算他在幽燕輸掉,也無關他在大宋內部已經達到頂峰的聲望。

這是一場絕對不平等的較量,蕭燕燕想起來就恨得牙癢癢。看著群臣,蕭燕燕厲聲說道:好,你們說不議和,哪個能給我籌集出足夠五十萬大軍支撐三個月的軍糧的,站出來,我讓你統帥全**馬,耶律斜軫和耶律休哥全部歸於你的屬下。哪個?誰有這個本事,出來說話。

蕭燕燕一指耶律明鏡:剛才你不是說不行嗎?好,為了大遼國的利益,為了前線的官兵不餓肚子,你把你的全部身家都給捐獻出來吧。你的牛羊,你的財寶,你的私兵,全部拿出來。

耶律明鏡變了臉色,煞白煞白的,嘟囔著說道:就算把我的身家算上,也隻是杯水車薪,怎麼夠嗎?

蕭燕燕輕蔑的罵道:到了如今這個時候,你們還在推三阻四,還在想著自己的利益,有哪個是真正為了大遼國想的。這一場仗,我們打得起嗎?根本就不可能打得贏的仗,你們倒是挺有勇氣。好嘛,如今叫你們來捐家產,就畏首畏尾了?等到謝慕華打到上京來的時候,你們想捐都沒得捐,統統都要納入宋人的國庫了。

數十位大臣鴉雀無聲,隻是靜靜的聽著蕭燕燕在那裏咒罵,耶律庵哥撒看群臣實在有些尷尬,便走上前說道:太後娘娘息怒,若是要議和,咱們至少也要爭取到戰爭的主動權才能議和。不然的話,現在就跟宋人議和,吃虧太大了。

這個我明白。蕭燕燕發完了脾氣,也收斂了下來,淡淡的說道:議和的人選我心中已經有數了。通知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叫他們在東京一帶固守,同時尋找戰機,能夠打擊到宋軍的話,就狠狠的打。取得階段性的勝利,方便朝廷和宋人議和。

那議和是去找謝慕華,還是發國書給宋朝皇帝呢?耶律明鏡問道。

他一句話說完,看到群臣鄙夷的目光投了過來,還沒有意識到自己說了蠢話。

蕭燕燕不屑的說道:你可要想清楚了,謝慕華才是如今南朝的當家作主之人。發國書給宋國皇帝隻是個形式,用不用都無所謂。我們大遼國到了現在這個關頭,還需要去看對方是誰嗎?哪個能做主,哪個就談。

耶律庵哥撒朗聲說道:太後娘娘放心,臣這就吩咐下去,命人準備好國書。東京那裏還有一部分兵力,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合並一起,就算謝慕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攻克東京。打幽州的那種方法,隻可能用一次。

頓了頓,耶律庵哥撒問道:不知道太後娘娘準備派哪位大臣去議和呢?

蕭燕燕長長的出了口氣:議和,還是去一個最適合跟謝慕華討價還價的人吧。

如果您覺得《大宋第一盜》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