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帝王之夢(1 / 3)

一、 亂刀分吳三桂之屍骨

吳世璠自殺之後,大周國的勢力便隨之瓦解。清軍將領穆占和都統馬齊先入城,接受線緘等人的投降。

投降清軍的將領還有何進忠、林天擎、黃明等人。除了線緘之外,其他將領的心情並不太好,因為他們也參與了謀擒皇上與國公獻給清軍的行為,所以,他們總覺得皇上與國公的自殺與自己有著關係。

穆占與馬齊先入城後,將凡是參與反清之人都登記入冊,又將方光琮及其兒子方學潛、方學範在軍門之前分屍。

何進忠、林天擎、黃明等人見此慘象,心中對大周國和皇上的內疚感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慶幸。他們慶幸自己及早回了頭,沒有將生命作賭注押上去。

穆占派人將吳世璠的首級割下,帶入京城向康熙帝請功。

康熙帝望著吳世璠那怒目而視的腦袋,不知為什麼,他心中並沒有多少因平亂戰功而帶來的多少激情。除了鬆了口氣之外,他甚至感到有些悲哀。

正在此時,明珠、米翰思、索額圖等人進見康熙。康熙帝臉色平淡地看著他們。

明珠等人見皇上在此大喜之時,臉上並無歡愉之色,感到非常奇怪。

明珠說:“臣等有一事要奏請皇上恩準。”

康熙帝問:“何事?”

明珠說:“臣等認為吳三桂犯上作亂,離析國家,致使國家戰禍不斷,天下生靈塗炭,須按律行大刑。”

康熙帝說:“然吳三桂已死在先,如何加之以大刑?”

明珠說:“吳三桂既死,可以離散吳三桂之屍骨的酷刑處罰他!”

康熙帝說:“人既然死了,以酷刑加之又有何用?”

明珠說:“以警天下人之心!”

康熙帝聽說之後,再無言語。

米翰思說:“臣認為還須將吳世璠之首級懸於菜市,讓京城之百姓見之生懼怕之心,從此不敢作亂於國家。”

索額圖說:“臣認為像馬寶、夏國相、李本深等人的親屬按律也要斬首。而高啟隆、張國柱、巴養元等人應斬首,其妻子兒女應入宮世代為奴!”

康熙帝說:“吳世璠是作亂之魁首,如何處置都不為過,隻是那高啟隆等人既然要斬,為何還要將其妻子兒女淪為奴隸呢?”

米翰思說:“對犯上作亂之暴徒,須用重典!否則君主之威何在?”

康熙帝說:“朕隻擔心天下人認為朕無仁厚之德。”

明珠說:“皇上認為失德與失天下相比,孰輕孰重?”

康熙帝說:“此話怎講?”

明珠說:“皇上若對這些暴徒懲治不重,天下之民必不生警覺之心,以為天威易犯。若有強暴之徒,再挑事端,國家豈非又要陷入戰亂之中?故臣等以為須用重典。此事雖會令天下之民眾認為皇上酷政,缺乏仁厚之德,但事過境遷,民眾對皇上之看法必有所改變。”

康熙帝沉思良久,最後決斷地說:“朕依各位所奏!”

於是,吳世璠的屍首被懸於菜市上。

馬寶、夏國相、李本深、王李清等人的親屬因受株連而被斬首。

高啟隆、張國柱、巴養元等被斬,其妻子兒女入宮,財產收繳國庫。

當民眾得知還要將吳三桂之屍骨用亂刀離析,便紛紛趕來看。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

到處都是嬌嬌嫩嫩的草,到處都是剛剛綻開的花。天空中彌漫著草的氣息和花的芳香。

人們圍在吳三桂之墓周圍看掘墓。

陽光鋪灑在人們身上,人們便感覺到陽光的溫暖。

當年看吳三桂登基的老者甲和老者乙也正在人群之中,他們是特意趕來看掘墓的。他們目睹吳三桂在短短幾年內有如此多的沉浮,生出許多感慨。

老者甲說:“真沒想到,昔年之帝王,今日卻成了逆臣賊子!”

老者乙說:“這便是所謂的‘成者王,敗者寇’!”

老者甲說:“依你說,這天下之人本無君臣之分麼?”

老者乙說:“正是!”

老者甲說:“如果吳三桂勝了,康熙帝趕下台,滿人被趕出中國的話,吳三桂便不是逆臣賊子了麼?”

老者乙說:“豈止不是賊臣逆子?且是天下之漢人的有功之君!”

老者甲說:“可是,吳三桂偏偏敗了!”

老者乙說:“這便是現實!”

老者甲說:“你覺得吳三桂敗在何處?”

老者乙說:“不知道!”

老者甲說:“按理,他應該取勝啊!眨眼間便占據了長江以南的數省。”

老者乙說:“可是,也是在眨眼之間,他的大周國便煙消雲散了!”

老者甲說:“所以,我們才可以看到離析他的屍骨這一幕!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我不知是應該慶幸,還是應該悲哀?”

老者乙說:“當然應該是悲哀!”

老者甲問:“為何?”

老者乙說:“看到一個人苦心經營數十年的夢破滅了,如果還不悲哀,便說明你的心夠殘酷的!”

老者甲說:“可是,也正是他將民眾推入火坑的呀!”

老者乙說:“挑起戰爭的並非一人!若康熙帝自動退出這場角逐,還會有這血腥的一幕麼?”

老者甲說:“那自然沒有戰爭了!”

老者乙說:“可是,從來就沒有人譴責過康熙帝呀!你知道為何麼?”

老者甲想了想說:“那是因為康熙帝是君,吳三桂是臣!”

老者乙說:“誰封他為君?”

老者甲說:“當然是先帝,是他父親了!”

老者乙說:“既然其君之位並非民眾所擁,而是世襲所得,其位又怎能是合理合法?”

老者甲說:“你怎麼也變得迂腐起來了呢?”

老者乙說:“你憑什麼說老夫迂腐?”

老者甲說:“康熙帝是君,你我是臣。康熙帝要我們死,我們便也隻有死,哪裏還能與他理論什麼?”

老者乙說:“為何會有這麼個不公平的規則出來呢?”

老者甲說:“要怪隻能怪我們自己的祖先!”

老者乙說:“誰呀?”

老者甲說:“孔夫子呀!不是他教育民眾要遵守三綱五常的麼?”

老者乙說:“孔夫子真愚蠢!”

老者甲說:“他為何愚蠢?”

老者乙說:“他自己也是臣子啊!”

老者甲說:“可他不是一般的臣子啊!”

正在此時,一股腐屍臭味隨風飄來,夾雜在春天的氣息裏,使人難以忍受。原來吳三桂的屍體被挖出來了。

吳三桂的屍體本來完好無缺,可一見到陽光,便迅速腐爛起來。圍觀的民眾眼看著一張好好的帝王之臉在頃刻之間變成一堆腐肉,且有一股奇臭彌漫在空中。

圍觀的民眾忘記了時節已是春天。

二、 陳圓圓出家天罡寺

吳三桂死後,陳圓圓為他守孝三年。

康熙十九年,陳圓圓守孝期滿,心裏輕輕地鬆了口氣。她想:我總算對他盡到了一個做女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