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第一頓飯會從天黑吃到半夜。
然後,來年的新被子、新衣服、新鞋什麼的,在這一天就會統一的分發了。村子裏負責做衣服鞋的大娘大嬸,忙碌了一年,到了這個時候,便是分享她們勞動成果的時候了。
這也是她們一年中最快樂自豪的時候。
……
村子裏也自己製有火藥,做炮竹和煙花的技術一直沒拉下。
吃完了晚飯,村子裏所有人都各自把一些東西給領了,便開始了放炮竹和煙花,雖然比不上那些精致的煙花璀璨多彩,但每個村民都參與進來,卻是要娛樂和開心很多。
這一夜是不會很早睡的了,因為第二天上午都不會有人起床。
來日就是二十九夜,這一天各自都會在自己家裏貼些春聯喜字什麼的,這一天村子裏的風俗是各自在家,下廚的是男人,以此來對家裏辛勤勞苦一年的妻子表示一下感激。
再推一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到了那一天食物將是最豐富的,形式和二十八這一天類似,隻是多了全村人一起娛樂和守歲的活動。
三十這一天晚飯會吃很早,吃完之後,便是娛樂活動了。
也隻是一些特別簡單的歌舞什麼的,但參與的人多了,倒也是極為熱鬧的,大家在一起守完歲,一年便算是真正的過去了。
各自散去之後,明天就是新年了,見麵又要道新年快樂的。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全村所有人都這樣白天竄門拜年,吃飯的時候一起吃大鍋飯,玩玩全全的不用做什麼。
每家每戶都各自備了不少的花生、瓜子、自做的糖什麼的,再倒上些茶,也就當待了客了。那戶新來的人家,村中所有人也都陸陸續續的來拜了年,少不得又是一番親熱。
其間又下了幾場大雪,到也沒人要進山打獵什麼的,隻有小孩子玩得最歡。
村裏近年人丁興旺,新添了不少小孩子,都穿得嚴嚴實實的,玩雪玩的很歡。
……
轉眼又是正月十五了,這是新年的第二個大的節日,和之前的放鬆不同,這一日,在村子中間的大場上早早的就圍著祭壇,堆起了八個房子大小的油桐木材堆。
那祭壇山的鬥香也在這天的黃昏的時候燃盡了。
這一天的晚上的聚餐是露天的,雖然外麵的溫度不高,但火一旦點燃了,那麼場中的溫度就不比夏天低了。
食物是放在大鍋邊的竹台上的,鍋裏是陳年的清湯,要取用的時候可以放鍋裏,也可以抹上調料直接在火山烤,酒是大壇的放在一邊的,要喝自己盡管喝,即便隻是自己釀的低度酒,也沒經過過濾過還比較渾。
山中自有其遠古流傳的謠歌,大家從傍晚就開始了遊戲。
圍著火歌唱跳舞,累了就坐在一邊吃點東西喝點酒,然後繼續跳舞唱歌,或者聊天。小孩放煙花,這一天才是一年中村子裏煙火最絢爛的時候。
這也是村子中一年最快樂的一段時候,過了今日,便要陸陸續續開始一年的忙碌了。
……
……
前朝有詞曰: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一首詞寫絕了元宵的絢爛熱鬧的場景,後人縱使百般修飾也難以比擬其半分。
這首詞之所以能傳唱千年,卻是和最後出現的那個清高淡泊的女子形象是分不開的。
萬家燈火暖春風,誰人黯然觀星辰。
沒有大的失意心傷,繁華之中,何來如此的蕭索?
遠遠的山頭,寒涼的風中,一個單薄瘦小的身影在風中搖曳。
那一聲歎息,被風撕扯得支離破碎,然後,黯然湮滅在了無盡的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