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六年(1917年),綏遠省督統馬福祥在境地置上營盤、中營盤、下營盤。
是年,綏遠省派員來境地(即上八頃、下八頃、中八頃)屯田放地15公頃。
民國十一年(1922年),丁塔、丁羊才主持集資興建上八頃清真寺,開學阿訇為王連清。
民國十六年(1927年),西廟(今鄂托克旗轄)遭受雹災,境內牧牛45頭被打死。
民國十七年(1928年),馬胖子等化募籌建紅崖子清真寺,占地麵積約1300 平方米,開學阿訇為何木色。
11月8日,國民政府批準寧夏設陶樂設治局,後綏遠省反對,請準內政部撤銷。
是年,秋鼠成災,遍齧禾殆盡,莊稼顆粒無收,人民大饑,食樹皮草根以延性命。
民國十九年(1930年)8月,設綏遠省沃野設治局,治所楊櫃,首任局長高俊,設治局下設墾務局、善後局和政警隊。轄境南起橫城,北至王元地,長160公裏,東西平均寬20公裏。
是年,在楊櫃始建第一所小學。
是年,土匪楊猴小子(楊耀峰)部流竄境地為非作歹,群眾深受其害。
民國二十年(1931年)8月,綏遠省沃野設治局政警隊發生兵變,隊長安華帶領20 餘人竄到鄂托克旗隆泰裕搶劫後,又返境地搶劫,向北逃竄。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段永芬繼高俊任綏遠省沃野設治局局長。12月,孫殿英、馬鴻逵在寧夏北部混戰,孫殿英部來境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是年,劉繼堯繼段永芬任綏遠省沃野設治局局長;清丈土地,境地實有耕地4863公頃。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綏遠省沃野設治局,設6個村,共2075人。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綏遠淪陷後,寧夏派員在高仁鎮設置陶樂設治局,首任局長為張澤洲。
是年,中共寧夏工委寧北負責人楊一木(在黃渠小學當教員)領導的歌詠隊來陶樂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
是年,創辦第一所高仁鎮中心學校。
是年,民國縣政府在橋涵要道處設置崗樓,由警官帶領國民兵、保甲長日夜輪流值班放哨,盤查出入境過往行人,嚴防黃金、白銀、煙土、偽鈔票出入境。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中共寧夏工委派李向甫來陶樂開展黨的地下工作。
2月20日,日本侵略軍飛機18架掠過陶樂,飛抵寧夏中衛和蘭州進行空襲。
6月1日,寧夏銀行富寧商行在陶樂設辦事處,配主任、會計各1人。
8月18日,陶樂設治局政警隊嘩變。白鳳亭帶領13名警士,擊斃政警隊長陳吉元,攜帶長槍13支,手槍3支,馬17匹,連夜奔鄂托克旗阿瑪隆櫃向八路軍騎兵第一旅第二團投誠。
9月,馬世琳繼張澤洲任陶樂設治局局長。
是年,日本侵略軍飛機32架,掠過高仁鎮在賀蘭縣通義堡河灘投彈一發。
是年,增設白銀套海小學一所;陶樂設治局增設水利局。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月,楊振武繼馬世琳任陶樂設治局局長。
12月,寧夏省邊疆教育巡回工作團來陶樂放無聲電影和無線電廣播進行電化教育。
是年,寧夏首次向陶樂征集兵員22人,至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共征兵9次、219人。
是年,原嘩變政警馬拴子、徐潤子趕羊經過紅崖子渡口被稽查處查獲並押送設治局,二人當即被槍斃。
是年,增設五堆子國民小學。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月,寧夏省實行縣政改革,廢除閭長,改革後陶樂設2 個區、2個鄉、8個保、47個甲。
6月27日,國民黨寧夏省黨部批準成立陶樂設治局黨部籌備處,姚棟為籌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