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前仆後繼 (2)(3 / 3)

胡林翼走向主戰場

江忠源戰死廬州前夕,另一位未來的湘軍大帥也做好了融入大規模內戰的準備。

胡林翼在上一年十月交卸了黎平知府。他在黎平當了兩年父母官,盡心盡力,培植了淳樸安分的民風,養成了“不刁、不詐、不淫”的社會風氣,在貴州各府中樹立了一個模範。但他處在多事之秋,認為轄地民風太弱,又通過一年的努力,對百姓加以軍事訓練,令民氣有所增強。

胡林翼離開黎平時,太平軍從長沙撤圍,襲掠寧鄉,進軍胡林翼的故鄉益陽。貴州人聽說太平軍將要攻打常德,盤踞在鎮遠、都勻、黃平、甕安各府縣的苗軍和榔軍頓時虎虎生威,以盜搶為主的治安事件頻繁發生。巡撫知道胡林翼勇擔重任,把棘手的軍務推到他的頭上,令他總管與湖南交界處的邊防,負責重災地區的防剿。胡林翼擁有了整個貴州東部的軍事指揮權,當上了黎平、鎮遠、思州、都勻、銅仁、鬆桃一帶的剿匪總司令,還在鎮遠另設一個審案局,由他主持。

胡林翼上任後,盯上了烏沙這個地方。此地與清江、丹江、台拱、八寨交界,是所謂的緩衝地區,最適合隱藏盜匪。胡林翼知道那裏道路紛歧、盜匪出沒,必須各地合力防剿,否則難以掃除盜匪。而他要進軍烏沙,必須取道古州,才能下手。

為了搞清楚胡林翼活動區域內的這些地名,有必要說明一下:清江就是現在地圖上所標的劍河縣,丹江即是雷山縣,台拱即是台江縣,八寨即是丹寨縣,古州即為榕江縣。

鹹豐二年十一月十九日,胡林翼率領二百名民兵從黎平出發,六天後抵達烏沙,指揮正規軍和民兵合力追逐,擒捕巨盜牛坐、九坐等一百多人。他請巡撫命令各地繪製險要之處的地圖,舉行保甲團練,以絕根株。而丹江的毛坪和台拱的台盤此時又有盜匪蠢蠢欲動。年底,胡林翼令韓超和張禮度分途追捕,他自己回到鎮遠侍奉母親,留下過年。

胡林翼接到曾國藩的信函,得知曾侍郎已奉命在湖南幫辦團練。曾國藩說,他到長沙之後,每天跟張亮基、江忠源、左宗棠感慨深談,互相鼓勵,都有負山馳河、拯救家鄉的抱負。言談之中,總是提到胡林翼鴻才偉抱,足以挽救當今的滔滔危局,恨不能跟他一起整頓經曆戰災之後的三湘大地。

胡林翼此時已經感到了同鄉賢達對他的期望,有心返回湖南大幹一番事業,隻是時機尚未到來,因他手頭上的剿匪任務還未完成。鹹豐三年正月,他仍然率領民兵趕赴烏沙。正月十日移駐凱裏。上年對烏沙的攻剿已經殲滅那一帶的大半盜匪,隻有革夷的高禾、九鬆、蕩垢一股,仍然依據險惡的地勢,煽動苗民造反。胡林翼指揮兵練會剿連月,抓捕了二百多名強盜,對情節較輕的不予懲罰。

韓超經過曆練,總結出治安剿匪的方略,胡林翼非常欣賞,加以補充,製定出《剿盜十三條》,向巡撫報告。他認為,捕盜的工作應該與時俱進,過去用圍攻之法,現在應該用雕剿之法;過去用收買之策,現在應當加大抓捕的力度。革夷的盜匪隱藏在深山老林,一天可以轉移到百裏之外,敵情瞬息萬變,強盜凶狡異常,動用駐軍去剿,遇見盜匪便會潰散。盜匪的活動範圍遍及三府六七廳之地,尾追又追不上,分兵則兵力不足。唯一的辦法,是嚴令各地選用士民,舉行保甲團練,合力擒剿,才能把盜匪鎮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