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香蕉芋頭本不合,同時入胃腹脹痛。

18、香蕉相克馬鈴薯,同食麵部要起斑。

19、黃瓜生熟都可以,進食之際忌花生。

20、蘿卜木耳不同食,食了容易生皮炎。

21、蘿卜水果更相背,甲狀腺腫會誘發。

這些食物要注意,千萬不能一起吃。

說完相克,就該說說相生。幾種常見的食物,我們不妨將他們放到一塊來享受,不僅能增加美味,還能獲得更多的營養。

豬肉+大蒜:增加維生素吸收

“吃肉不加蒜,營養減一半”,豬肉中維生素B1的含量比其它肉食含量平均高9倍,但此種維生素不穩定,在人體停留時間也短。如果同吃大蒜,大蒜中的蒜素與維生素B1結合,將其水溶性變為脂溶性,就會大大增加人體的吸收與利用。

羊肉+洋蔥:降低膽固醇

洋蔥是目前所知蔬菜中唯一含前列腺素A的蔬菜。前列腺素A能擴張血管,因而有助於降血壓。

蔥爆羊肉受人歡迎,若能加點洋蔥,那就達到了營養的升級組合。因為羊肉蛋白質和飽和脂肪含量都較高,同時,在烹製羊肉時加些洋蔥,就可以防止人體對羊肉中膽固醇和脂肪的過量吸收。

雞蛋+麵食:提高蛋白質利用率

雞蛋營養全麵又豐富,如果雞蛋和麵食一起吃,可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有些人早餐隻吃個雞蛋、喝杯牛奶,這樣雞蛋中的蛋白質會流失。如果能與麵包或饅頭同吃,就可使蛋白質最大限度地被人體吸收。通常雞蛋最好蒸著吃或煮著吃,如果吃水煮雞蛋,最好煮得嫩點,即開鍋後再煮五六分鍾即可,此時蛋黃剛剛凝固,食用這種狀態的雞蛋,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率最高。但最好不要吃煎雞蛋,因雞蛋煎黃或煎糊都會使蛋白質變性。

魚+豆腐:加強鈣吸收

魚和豆腐都是高蛋白食物,但所含的蛋白質和氨基酸組成都不夠合理。若將兩種食物同吃,就可以互相取長補短,使蛋白質的組成趨於合理。如魚頭燒豆腐,不僅味道鮮美,而且魚頭內的維生素D可提高人體對豆腐中鈣質的吸收利用率。需提示的是,做魚燒豆腐或魚燉豆腐時,用老豆腐比較好,再放一些蔬菜和香菇,無論風味還是營養都很不錯。

木耳黑白配:滋陰潤肺

白木耳通常製成甜羹後食用較多;黑木耳可製作菜肴或配料。從食療保健角度來看,黑木耳和白木耳都屬於益壽抗衰的食品。具有增強免疫力、抗病毒的作用。但由於兩者營養素成分含量不同,食用後對人體產生的作用仍有差異。若能將黑白木耳搭配食用,兩者所含的營養素會得到相互補充,具有滋陰潤肺、補腎健腦的功效。

玉米+豌豆:蛋白質互補

玉米具有防癌作用。豌豆具有調和脾胃、利腸利尿的功效,可使皮膚柔嫩光滑,還能預防直腸癌。玉米和豌豆搭配在一起,可提高人體對蛋白質的利用價值。由於兩者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不同,混合食用,蛋白質互補,從而提高食物的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