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前屋後堆放著煤堆和垃圾,露天廁所和圈舍內蒼蠅亂飛,灶台旁煙熏火燎牆壁漆黑,道路旁的空地上,各種垃圾和動物糞便隨意堆放,散發著難聞的氣味,不時有雞、鴨、豬等動物在垃圾中找食……這是如今有些村屯真實的寫照。過去,我們的山村山青、水甜、天藍、空氣新鮮,可是現在我們的天不藍了、水變苦了、空氣也變味了。垃圾包圍村莊、飲用水源遭殃、土地汙染嚴重、土壤板結,甚至使農作物產生毒性……農村已不再是遠離汙染的清淨世界,甚至成為國家急於解決汙染問題的焦點,我們生活的環境變得非常糟糕。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我們的身體健康也在承受著嚴重的威脅。
雖然許多朋友對這樣的生存環境不滿意,也想要一個沒有垃圾、沒有異味環繞的環境,但卻認為可能農村隻能是這樣的環境,因此,絲毫沒有想過去改變這種現狀。其實,如今的農村到底應該是什麼樣,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筆者就見過不少令人羨慕的農村——整潔的街路,幹淨的房舍,空氣中散發著花草的芬芳……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如何能使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得幹淨、整潔、沒有汙染?這就需要我們從注意周邊環境的衛生狀況,重視垃圾的管理,使用清潔能源,減少對化肥的使用開始。
取暖、做飯以及禽畜喂養都會產生大量的垃圾,這些垃圾如果不能及時處理,潔淨的生活環境就無從談起。要想消滅這些垃圾,使用清潔的新能源無疑是最好的解決之道。
2005年是南山村村民最高興的一年,南山村投資150萬元,建成規模較大的沼氣工程,日產沼氣300立方米,南山村人從此用上了潔淨的新能源。垃圾與人畜糞便、植物根葉莖等經過統一回收,放入沼氣池發酵,產生沼氣,沼氣直接通過管道輸送到村民家,一擰開關,就能做飯,快捷又方便。同時,沼氣還能供熱,許多居民再也不用辛苦地燒煤取暖,屋子裏的溫度卻能不低於20攝氏度。新能源建設使南山村農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農民再不為煙熏火燎而苦惱,農村婦女的家務勞動強度減輕了,同時農村的煤堆、土堆、灰渣堆不見了,農村環境優美了,農民的生產、生活環境得到了根本改善。
“昔日炊煙滿淚花,今朝潔淨送萬家”,這是人們對新能源使用前後的對比讚美。其實,農村可以利用的新能源不僅有沼氣,還有太陽能、風能、水能等等,這些新能源的使用都將減少農村生產生活汙染物的排放,使農村告別“三大堆”和“家家點火、戶戶冒煙”等環境汙染問題,促進了汙染減排工作的實行。因此,想要有個潔淨生活環境的朋友,不妨從使用新能源入手。
其實,潔淨是一種生活理念,更是一種生活習慣。居家過日子,真正的潔淨,需要我們養成愛護周邊環境、勤於動手的好習慣。要經常清掃庭院,把日常垃圾用器具收集到一起,放在村裏指定的垃圾存放點,還可以在我們的房前屋後種一些花草樹木,這樣一個花紅柳綠又沒有垃圾包圍的環境,才是現代農村應該具有的麵貌。
除了環境外貌的整潔、無汙染,我們必須還要關注一項深層次的汙染問題,那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汙染問題。有些農民朋友在化肥施用方麵存在著誤區,一是長期偏施一種肥,而忽視其它肥的施用,加劇了土壤營養元素的結構性失調。二是盲目增加化肥施用量,認為化肥施得越多莊家長得越好。三是施肥方式不當,忽視施肥安全期。長期過量、不均衡施用化肥,嚴重汙染了農業生產環境,造成土地汙染,直接影響了農產品生產安全。
因此,為了我們持久的生活環境考慮,我們要正確施用化肥,改變種植方式,提倡使用綠肥。充分發揮豆科作物——根瘤菌共生固氮作用,進行豆、禾間、套、輪作種植模式。同時要注意處理好藥劑瓶子,因為,裝藥瓶子內有殘留的藥液,如果隨便一丟,雨水衝過,藥液流出,就會對我們的土壤和河水造成汙染,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
在提倡生活質量的今天,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活環境的提高。目前,城市的環境正在變得越來越美,作為農村,我們的環境自然也不能落下。利用新能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汙染物排放,還家鄉一個青山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