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好像都喜歡和優秀的人一起工作和生活,就像上學的時候我就挺喜歡和班長同桌,不管是抄作業也好,還是說單項學習,這可都是免費的援助,若是幸運了碰到個女班長,被我強烈的人格魅力所征服,三兩個月下來還能帶回家給老媽炫耀炫耀。作為投資,和班長同桌肯定是個不錯的項目,但自信和上進心也必須是要有的,不然何以誘惑比你更有能耐了的人!
到了社會,若是有幸和主管同一間住宿到也不錯,不說機會會多多少,但信息量起碼不會比和普通員工在一起少。或許這是就是別人說的圈子吧。富人圈,我怕是進不去了。平民窟我肯定也是不想呆的,那我該去哪裏呢?
今天2016年5月12日,在網易上我看了一篇文章:“汶川新聞人物:有人淪為階下囚”。曾經的英雄,如今的路人和囚徒,這可不是我們觀眾喜歡的劇情,但這卻是事實。既然是事實,必然就合乎情理,隻是很多事我們不大願意接受而已。
英雄,優秀的同桌,別人家的孩子,這些都算什麼的定位?一時的讚揚。生活是很長的一條路,榮譽和讚揚隻是這條路上某個節點人們對你的認可,但生活有很多節點。毫無疑問,8年前這些英雄在精神領域他們征服了世界,贏得了讚賞。可一旦生活節奏變了,環境變了,人就不可能不變。就那個讀書的女孩而言,堅強和希望讓他贏得了更好的發展機會,然而在能力不夠的時候,機會也是災難,它會讓你認識到弱小的無力,而且還會嘲笑你的希望。
所以馬雲說未來10年BAT不見得全都在時,我相信他說的是真話而不是謙虛,更不是危言聳聽。其實我們都願意和優秀的人交往,都願意去優秀的企業工作,也都希望自己能變得優秀,而真正的優秀並不是優秀節點本身,而是一直在追求優秀。你看百度,不斷的享受自己已經取得的成就,不思進取,未來的節點還有它的輝煌麼?真的很難說。
通常來說我們是不會嫉妒馬雲很有錢的,但是我們會因為工友拿的工資高而不開心。優秀的別人也一樣,當遇上馬雲,王石我們肯定是要跪的,但卻很少推崇身邊有才幹的人。那些真正能更長時間幫助我們的人,我們一般都會不屑一顧,反倒了那些遙不可及的人卻讓我們魂牽夢縈。人長大了,離開了校園,覺得自己牛逼了,覺得班長是書呆子跟不上節奏了,開始妄自尊大了,忘記自己的能力了,失敗也就隨之開始了。那個汶川女孩,去了最好的學校卻因為本身的學習能力存在極大的短板,不也得被迫放棄。
今天優秀的人很多,但我們眼裏隻有馬雲。今天創業的人很多,卻都在以一夜爆紅為奮鬥目標,敢問一句:哪怕步驚雲的絕世好劍被你拿了,你能打得贏赤手空拳的聶風麼?該醒醒了吧,還不是班長就不要瞧不起學習委員,還是青年企業家就不要總想著下一個阿裏何時到來。其實世界是很矛盾的,本不該妄自尊大,可若是不張揚又何來激情,沒了激情生活的動力必然也是不夠的,燃料不夠目的地肯定也不可能到達。
夢想人人都說應該有,可好高騖遠也不足以立足,若是沒有卻也無異於鹹魚。如今一樣,學習優秀者,自身能力變強,但也受製與那些人的瓶頸,自我突破闖蕩,能力不足,死亡近在直尺。低頭做事,容易走錯方向,抬頭看天,搞不好踢了石頭,載了跟頭。如此矛盾的大世,何去何從?
心裏放著別人的優秀,做別人眼中優秀的人。這是我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