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抗日戰爭的戰略反攻階段(2 / 3)

1945年5月8日,德國法西斯無條件投降,歐洲戰爭結束,日本法西斯侵略者成了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鬥爭的唯一對象,處於世界反法西斯陣線的包圍之中,在國際上完全陷於孤立。經過數年侵略戰爭,其原本較強的國力已消耗殆盡,加之主要依賴進口的鋼鐵、石油等主要資源因進口途徑基本被斷絕,戰爭資源日趨枯竭,至1945年七八月間經濟已瀕臨徹底崩潰的邊緣。隨著戰爭的不斷失利,生活的貧困,日本全國上下人民厭戰、反戰運動不斷高漲,日軍士氣不斷下降。至1945年6月,在中國戰場,日軍已完全陷入中國軍隊的包圍之中,僅固守在一些大中城市、交通線和海岸線上作垂死掙紮。在太平洋戰場,美軍攻占衝繩島,直逼日本本土。日本侵略者的失敗已成定局,隻不過是時間早晚問題。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戰即將取得最後勝利的形勢下,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了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毛澤東做了《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朱德做了《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劉少奇做了《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周恩來做了《論統一戰線》的講演。大會根據上述報告確定了“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我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的政治路線,闡明了由人民的軍隊、人民的戰爭和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所構成的中國人民抗戰的軍事路線,指出了“準備在抗戰前期實行從抗日遊擊戰爭到抗日正規戰爭的戰略轉變”的軍事任務。這次大會對於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具有決定意義。

國民黨也於5月5日至21日在重慶召開了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製定了堅持獨裁、準備內戰的路線的同時,拒絕了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廢除一黨專政、成立聯合政府、加強民族團結、反對分裂內戰,建立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和富強的新中國的主張,為在抗戰勝利後進行大規模反動內戰作了政治、思想和組織準備。

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英、美、蘇三國首腦在德國波茨坦舉行會談。7月26日,中、美、英發表《波茨坦宣言》,最後敦促日本政府無條件投降。8月6日和9日,美國分別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原子彈。8月8日,蘇聯政府對日宣戰。9日,100餘萬蘇軍分三個方向向侵占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發起進攻,至8月下旬基本消滅了日本關東軍主力,共殲日軍67萬餘人。

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號召全國人民進行全國規模的大反攻。8月10日,日本政府照會各同盟國乞降,但日軍仍在繼續頑抗。同日,八路軍總部向全軍發布了反攻命令,命令我全體軍民向日軍展開全麵反攻。晉察冀軍區向北平、天津等大中城市及平綏路、平漢路北段、津浦路北段地區推進,解放了張家口等地,對北平、天津等大城市形成了包圍。山東軍區向津浦路中段和膠濟路推進,解放了山東境內的大量國土。晉冀魯豫軍民向平漢路中段和隴海路中段展開進攻,解放了上述地區許多國土。晉綏軍區解放了包括歸綏在內的許多國土,包圍了太原。華中新四軍向蘇、浙、皖省敵占區展開進攻,收複了華中的大片國土。華南抗日遊擊隊也向日軍發起了反攻。至年底,我軍共殲滅日偽軍近40萬人,收複了250座縣以上城市,切斷了華北和華中的主要交通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