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天朝奏響落日的挽歌(4)(2 / 3)

火星侵入心宿之事尚未過去多久,就有一塊碩大的隕石從天上掉到東郡(治今河南濮陽西南)地區,也不知道是誰,偷偷地在這塊隕石上刻上了“始皇帝死而地分”幾個字。這明擺著是在詛咒秦始皇離死不遠,而且死後統一的帝國將分崩離析。對這種事極為忌諱的秦始皇聽說後怒火衝天,令禦史前去挨家查問,搜出來刻字者馬上宰掉。事關生死,況且還有連坐製度,一人犯罪,連街坊鄰居都要遭池魚之殃,所以不管禦史如何盤查,就是找不出蛛絲馬跡。秦始皇怒不可遏,下令將居住在隕石附近的人全部處死,並將隕石銷毀!

這件令人極不愉快的事發生後,秦始皇吃不好、睡不香,一天無精打采的,就想著那句惡毒的話,更惦記著那個缺了八輩子德的刻字混蛋究竟死沒死在那場大屠殺之中。他倒是不怕多死幾個無辜的人,就怕該死的沒死,日後又說不定在哪塊石頭上刻上亂七八糟的東西來嚇唬自己。

見皇上抑鬱了,宮裏那幫以伺候皇上、哄皇上高興為主業的太監們高興了—一吝回他們又有機會立功了。經過一番策劃,他們找到一個僥幸逃脫坑殺的儒生,讓他寫了一篇《仙真人詩》(該詩著錄幹《漢書·藝文誌》,但失傳已久),進獻給秦始皇。已經自詡為真人的秦始皇看到這篇拍馬屁的巔峰之作後非常高興,命樂師為其譜曲,日後再巡遊時,每到一處便讓一群歌手彈奏演唱。

但一首《仙真人詩》即使唱得耳朵都生出了繭子也不能換來秦始皇在人民心目中的尊貴地位。既然刻石頭不行,那就借用鬼神的名義來詛咒秦始皇。

你始皇帝本事再大,也不敢、更不能對鬼神怎麼樣吧!

同年秋天,秦朝使者從關東(今遼寧一帶。秦時關東並不是指今天的東北三省,這一說法是在明代出現的。明代的關特指山海關)返回,夜行華陰平舒道時,遇見一個自稱是滄海君的人,手持被秦始皇丟在洞庭湖中的傳國玉璽。將玉璽交給使者之後,他又說了一句話:“今年祖龍死!”說完就不見了。

使者將玉璽交還給秦始皇後,自然也將此言原原本本地轉告了皇上。秦始皇沉默了好一會,方才說道:“山裏鬼怪本來不過隻能預知一年的事罷了。”當時已是秋季,也就是說今年的日子已不多,這話未必能應驗。

但對鬼神深信不疑的秦始皇雖然嘴說不信,但心裏還是有些忌諱,始終無法從中解脫出來。身邊最受寵的宦官趙高最會察言觀色,對此解釋道:“‘祖龍’是指人類祖先。那個叫滄海君的意思是說人類的祖先活不過今年罷了。”

這是一句非常明顯的謊言!雖然那個時代達爾文還沒有出世,誰也不知道人的祖先是猴子,但在當時的中國人眼中,人的始祖是女媧,這種說法在戰國時期非常流行。趙高這麼解釋,不就是在說今年女媧死嗎?且不說女媧是神,沒有死的可能,就算她也隻不過是個普通人,那8000多年前出生的她也不可能活到現在才死。秦始皇對趙高的這種解釋並不相信,但好歹也能得到心理上的一些慰藉,也就不再多說什麼了。

而趙高也對自己說的話明顯不信,安慰完秦始皇之後,他私下裏對太子胡亥(秦朝太子原為長子扶蘇,焚書坑儒事件之後,扶蘇被廢黷,次子胡亥被立為儲君,趙高也想學學呂不韋那“奇貨可居”的伎倆)說:“祖龍’是指皇上。

神鬼有信,看來皇上活不過今年了!太子要做好準備!”

“做什麼準備?父皇的陵寢不是即將竣工了嗎?”弱智的胡亥根本不明白趙高說的是什麼意思。

趙高故作神秘地一笑:“一切全由老奴安排,太子隻需按老奴的意思行事。”

心情不佳的秦始皇很長時間都打不起精神來,在趙高的安排下,他卜了一卦,得到的卦象是出門巡遊大吉大利。秦始皇也想出去散散心,就讓趙高準備出巡事宜。

那時的皇上出巡不像現在這麼簡單。我們今天要想出門旅行,隻需把目的地定好了,然後買張飛機票或火車票就可以動身了。而秦始皇要想出巡,必須事先計劃好出遊路線、規模,甚至在某地做某事都要有一個周詳的安排;然後還要派使者沿著出巡路線先行一步,在勘查該路線安全性是否符合要求的同時,還要通知當地官員:“近期,有可能是今年或明年,也可能是後年,皇帝要來你這視察。該怎麼做自己明白。把那些不太老實的家夥都給我看好了,別出來找不愉快!”忙完這些之後,使者再跑回去複命。負責皇帝出巡事宜的大小官員們便開始製定具體的計劃,安排出巡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