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乾清宮(5)(2 / 3)

自己這南書房中可沒有什麼蠢人啊。

即便是各家派送來的耳目,那也是事先衡量過自己這監國太子水準的,是比照著自己這妖孽水準來選的人。

誰都知道進入南書房的價值。但各家選派的耳目,壓根就沒幾個是各派大佬的直係親屬,大多是血緣關係不深的親信。而這些人無一例外,他們的智商、能力在各自圈子內都是上上之選。

除了張居正、陳以勤派了自家兒孫,其它人派來的多是族親,甚至是妻係母係內親。張居正、陳以勤派來的兒孫,雖然都是年輕人,但也全都已是秀才了。他們的智商能力家傳閱曆官場經驗,在南書房內混,絕不成問題。絕不是後世那種憑借一手“一中是個好學校毛x宇題”書法,聞名網絡橫行論壇通殺八方獲點擊無數的角色。

宋之韓輕言細語中,談到的《世宗遺詔》是什麼意思?意味著什麼?

這南書房裏,隻怕沒有一個人是不明白的。人人變色,但卻沒有一個人的神色是莫明所以。

隻怕所有人都以為,隻有自己這個小太子或許還弄不太明白呢。

看這人人神色有變動,聽這咳嗽聲此起彼伏的,傻子也知道:宋大俠放了個大招!

朱翊鈞不認為高拱會在這時候想搞什麼翻舊案的政治舉動,也不認為高拱已打定主意要在此時便借此修理張居正了。

有南書房這個大帽子壓在頭頂上,內閣輔臣除非蠢到了家、或者矛盾已激化到你死我活,否則誰都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要在內閣內部擺開陣勢惡鬥一場。

相反,內閣輔臣短期內迅速團結、一致對外,其可能性要遠大於內鬥可能性。

高拱張居正會聯合起來,在朱載垕死後與南書房展開爭鬥,乃至要架空甚至廢掉南書房嗎?

這是朱翊鈞比較擔心的。

這種可能性是有的。

原時空,朱載垕駕崩後,高拱在馮保取代孟衝掌印司禮監之後大發雷霆,他還幻想拉擾張居正一起彈劾馮保。而張居正佯裝同意,甚至讓高拱以為勝利在望。

可見,即使在原時空高拱張居正一度惡鬥過,兩人在內閣還是存在隨時可能聯手的可能。

至少在高拱那裏,還存在高張繼續聯手完全可行的錯覺。同樣,在張居正那裏,哄騙高拱相信兩人聯手不成問題的操作,也是具備完全成立的可能性。

如今高拱張居正兩人的矛盾可沒有過分激化,必要時,兩人聯手的概率自然更大。

至於這兩人聯手時,張居正是否又挖坑、隨時挖坑玩高老棒槌一票,大概是難免的。

但對朱翊鈞而言,內閣輔臣團結一致高張兩人聯手、高拱當帶頭大哥張居正裝小弟隨時準備坑大哥,這種情形還是不大美好的,是有威脅危險性。

朱翊鈞穿過來後,因為不打算裝天真,混那難熬的十年好學生生活,自然就對張居正有更多提防。

畢竟原時空那十年是他張江陵柄政,張居正是最大獲利方。江陵柄政雖然對原時空朱翊鈞而言也不算太壞,對大明朝而言甚至是極大福利,但對如今的朱翊鈞而言,他當然不能接受。

他對張居正很多提防,對高拱呢?他也並不放心。

換個角度看,不以成敗論英雄、不以結果看是非曲直。那場政變,站在朱翊鈞角度,高拱的角色也並非那麼可以相信,更談不上可以放心、依賴。

原時空的朱翊鈞在張居正死後,即便大肆反攻倒算,但對平反高拱,他也絲毫沒興趣。原時空的朱翊鈞一點也不認為高拱受了冤枉。

按如今的這朱翊鈞所知曉的後世有關曆史文字記錄,隆慶六年朱載垕駕崩前後的政局變化,當時的情形,既可以想象成是張居正主導的一場政變,大致過程如下:

天子駕崩後,張居正一邊在內閣鼓動高拱發動朝臣猛攻馮保,一邊向馮保報信,督促他如果不盡快讓皇家孤兒寡母下決心幹掉高拱,形勢發展下去,高拱將無人能製,大家全都可能要玩完。

張居正始終躲在兩邊幕後當好人,讓高拱、馮保瘋狂撕逼。他甚至為了預防萬一,一度找機會跑到京城外觀望形勢。萬一高拱別有後手意外翻盤,沒準他張居正還可能鼓動戚繼光等京城周邊武力,率兵勤王清君側。

但也可能是另外一種情形。大致過程如下:

由於昏君朱載垕的偏聽偏信,權臣高拱本來就已專橫跋扈、無人可製。皇帝駕崩後,高拱為了防止司禮監壓製自己,又唯恐皇家用張居正取代自己的首輔位置,他已下決心打算內除馮保、外掃張居正。他甚至還打算與司禮監掌印孟衝聯手,架空皇家孤兒寡母。

為了要打破奸賊高拱的如意算盤,大明朝忠臣張大天才萬般無奈之下,冒著危險給馮保出主意修改遺詔,在李貴妃主持下馮保迅速取代孟衝掌印司禮監,取得輔政權力,形成了有力製衡權臣的新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