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隋煬帝大業十二年〕李密之亡也,往依郝孝德,孝德不禮之;又入王薄,薄亦不之奇也。密困乏,至削樹皮而食之,匿於淮陽村舍,變姓名,聚徒教授。郡、縣疑而捕之,密亡去,抵其妹夫雍丘令丘君明。君明不敢合,轉寄密於遊俠王秀才家,秀才以女妻之。君明從侄懷義告其事,帝令懷義自齎敕書與梁郡通守楊汪相知收捕,汪遣兵圍秀才宅,適值密出外,由是獲免,君明、秀才皆死。
“譯文”
〔隋煬帝大業十二年(616年)〕李密逃亡,去投靠郝孝德,郝孝德對他不重視;又投王薄入夥,王薄對他也不賞識。李密困乏,弄得剝了樹皮充饑,躲在淮陽的村落裏,隱姓埋名,招收學生教書度日。郡、縣對他產生懷疑前來逮捕,他又逃亡,投奔他的妹夫雍丘令丘君明。丘君明不敢讓他留宿,把他轉送到結交江湖好漢的王秀才家,王秀才把女兒嫁給了他。丘君明的堂侄丘懷義告發了這件事,隋帝就命令丘懷義帶上詔敕去通知梁郡通守楊汪收捕李密。楊汪派兵圍住王秀才家,正好李密外出,才得以幸免,丘君明、王秀才都被處死。
“原文”
韋城翟讓為東都法曹,坐事當斬。獄吏黃君漢奇其驍勇,夜中潛謂讓曰:“翟法司,天時人事,抑亦可知,豈能守死獄中乎!”讓驚喜,曰:“讓,圈牢之豕,死生惟黃曹主所命。”君漢即破械出之。讓再拜曰:“讓蒙再生之恩則幸矣,奈黃曹主何!”因泣下。君漢怒曰:“本以公為大丈夫。可救生民之命,故不顧其死以奉脫,奈何反效兒女子涕泣相謝乎!君但努力自免,勿憂吾也!”讓遂亡命於瓦崗為群盜。同郡單雄信驍健,善用馬槊,聚少年往從之。離狐徐世勣家於衛南,年十七,有勇略,說讓曰:“東郡於公與勣俱為鄉裏,人多相識,不宜侵掠。滎陽、梁郡汴水所經,剽行舟,掠商旅,足以自資。”讓然之,引眾人二郡界,掠公私船,資用豐給,附者益眾,聚徒至萬餘人。
“譯文”
韋城人翟讓在東都任法曹出了問題要被處斬。獄吏黃君漢欽佩翟讓驍勇,夜裏私自對他說:“翟法司,目前的天時人事,大家心裏都很清楚,怎麼能在監獄裏等死!”翟讓驚喜,說:“讓,是被圈起來的豬,是死是活都得由黃曹主來作主。”黃君漢立即打開刑具放他出去。翟讓再拜道:“讓蒙受再生之恩自然十分幸運,黃曹主怎麼辦呢!”說著淚掉下來。黃君漢發怒道:“本以為公是大丈夫,可以解救老百姓的困苦,所以不惜性命來讓你逃脫,怎麼倒學著小兒女哭著鼻子來謝恩呢!您隻須努力脫逃,不必為我操心!”翟讓就此逃亡到瓦崗當了綠林好漢。和他同郡的單雄信很驍勇,擅長在馬上使槊,招集了一群青少年入夥。離狐人徐世猛住在衛南,年方十七,有勇有謀,對翟讓勸說道:“東君於公是我的鄉裏,熟識的人多,不便侵掠,滎陽郡和梁郡是汴水之所流經,在那裏劫取來往的船隻,搶掠商人旅客,財物足以夠用。”翟讓同意,率領部眾進入二郡,掠取公私船隻,供給豐足,投靠入夥的越來越多,結集了一萬多人馬。
“原文”
時又有外黃王當仁、濟陽王伯當、韋城周文舉、雍丘李公逸等皆擁眾為盜。李密自雍丘亡命,往來諸帥間,說以取天下之策。始皆不信。久之,稍以為然,相謂曰:“斯人公卿子弟,誌氣若是。今人人皆雲楊氏將滅,李氏將興。吾聞王者不死,斯人再三獲濟,豈非其人乎!”由是漸敬密。
“譯文”
當時又有外黃人王當仁、濟陽人王伯當、韋城人周文舉、雍丘人李公逸等聚眾為盜。李密從雍丘出逃後,和這些首領往來,向他們遊說取天下的策略。起初大家都不相信,時間一久,認為講得有點道理,相互議論道:“這個人是公卿家的子弟,有這樣的誌氣。如今人人都說楊氏將滅,李氏將興,聽說王者是不會死的,這個人再而三地死裏逃生,說不定真是個王者吧!”於是對李密慢慢地敬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