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頭鳥
在一座雄偉的雪山上,住著一隻十分奇怪的鳥,說它奇怪是因為它比其他鳥多了一個頭。一個頭經常能吃到甜美可口的果子,而另一個頭從來就不曾嚐過新鮮果子的滋味,那些爛的、壞的果子是它每天唯一的食物。
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這隻鳥兒又飛出樹林去覓食,和以往一樣,常吃到新鮮果子的那個頭快樂地品嚐著新鮮果子,而另一個頭又要飽受苦澀的折磨。這時,沒有嚐過新鮮果子的這個頭,生起嫉妒之心,不停地嘀咕著:“太不公平了,為什麼每次都讓我吃壞果、爛果,好吃的東西從來沒有我的分兒。既然這樣,還不如吃個有毒的果子,讓你以後享受不到鮮果的甜美。”
另一個頭聽了夥伴的嘮叨後,安慰道:“老弟,何必為此而耿耿於懷呢?雖然我吃了好的果子,可是那些營養成分最終還是咱們一起吸收啊。”
聽完同伴的解釋後,沒有吃過鮮美果子的那個頭,更覺得委屈,吞食毒果的念頭不但沒有放棄,反而更加堅定了。結果,這隻鳥一命嗚呼,不要說新鮮果子,就連爛果、壞果都吃不到了。
現實生活中,像這樣的事情又何止一件兩件。大多數人都想占便宜,沒有人願意充當那個甘願吃虧的角色,最終害了別人又坑了自己,這樣做又何苦呢?為什麼在與人交往時不能豁達一些呢?
人生智慧
吃虧是福,吃虧就等於收獲。做人不要小肚雞腸,容不得自己吃虧,要知道吃一點兒虧沒什麼大不了的,你不會因此而失去太多,反而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嫉妒心不可要
北京曾發生過這樣一個案件:玲(化名)是某名牌大學心理學係的一位女研究生,與麗(化名)是同宿舍的好朋友,她們倆的關係十分密切,而且成績不相上下,被同係其他同學稱為心理學係的一對姊妹花。兩人雖然彼此是好朋友,但暗中又在較勁。
大三的時候,玲與麗一同參加了托福和CRE考試。玲考出了較為理想的成績,於是,她向美國一所著名大學提出申請,時過不久,就接到了該大學的答複,告訴她一旦被錄用後,每年還可獲得近2萬美元的獎學金。
玲高興萬分,耐心等待著該大學正式錄取通知書的到來。可是,過了好長時間,通知書都沒有到達玲的手中,於是她就拜托在美國留學的同學去該校打聽。
出人意料的是,校方負責招生的人員卻說,曾經收到她發來的一份E-mail表示拒絕來該校,所以校方將她的名額轉讓給了其他人。聽到這個消息後,玲猶如五雷轟頂,她前思後想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後來,她通過多方調查才發現,是麗盜用她的名義向該大學發了那封拒絕函。一氣之下,玲將麗告上了法庭。
嫉妒心理可以掩埋人的良知,嫉妒心可以令人失去理智,嫉妒心可以將人毀滅。麗隻因強烈的嫉妒心理才做了不該做的事情,毀了玲的前途不說,還壞了自己的名聲。
現在,不管是職場還是校園,競爭都出現日益加劇的趨勢,這並不是一件壞事,有競爭才會有進步。競爭原本沒有錯,可是,在競爭中用不正當的手段迫害對方,這無疑是為競爭蒙上了一層陰影。
人生智慧
別讓嫉妒汙染了競爭的純正目的,欲使競爭公平開展,必須消除不良的心理因素,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調節自身的思維模式,寬以待人。這樣才能激發潛在的能力促使你奮發努力,建立強大的自我意識和參加競爭的信心。要本著平常心去麵對競爭,為獲勝不擇手段是令人不齒的行為。
老婦人與男人
一位老婦人到一家餐館裏吃午餐,當她端著一碗湯走到餐桌前落坐後,才發現自己買的麵包忘記拿了。
於是,她起身去取麵包,回來後發現一位黑人男子正坐在她的餐桌前喝她的湯。老婦人氣急敗壞地衝到黑人男子的麵前,剛要發火,男人向她微微一笑,老婦人僵在那裏心想:“算了吧,或許他太餓了,沒有錢吃飯,還是讓他喝吧,不過,也不能讓他一人把湯全喝了。”
想到這裏,老婦人大大方方地坐在男人的對麵,拿起湯匙,不聲不響地喝起了湯。
就這樣,老婦人與男人雙方一語未發,默默地你一口,我一口地喝完了那碗湯。
然後,男人又招呼來侍者,點了一大盤麵條,並且吩咐侍者拿兩副刀叉。不大一會兒,一盤熱氣騰騰的麵條上了桌,兩個人依然默默無語地吃著,老婦人心想:“他可能在向我賠罪,算了,接受吧!”
吃完後,兩人雙雙起身準備離去。老婦人友好地對男人說:“再見。”男人同樣用熱情的口吻向老婦人道別。他顯得特別愉快和欣慰,因為,他認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幫助了一位窮困潦倒的老婦人。
當男人離開小餐館後,老婦人才發現,旁邊一張飯桌上,放著一碗無人喝的湯,原來是她坐錯了位子,還喝了別人的湯,吃了他人的麵。她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內疚,十分敬佩那男人的善良。
善良是一種高尚的行為,它能夠磨滅心靈深處罪惡的念頭。善良還是一種胸懷,擁有善良之心的人,自然擁有一顆溫暖的心,待人接物自然可以心平氣和、寬宏大量、與人為善。善良不等於混淆黑白、忠奸不辨、是非不分;也不是縱容壞人辦壞事,無原則性的寬容;更不是懦弱的表現,而是一種洞察世事的智慧。善良,能催化人間和諧的關係,讓人的生活空間更寬廣,萬物更明麗,人生更美好。
人生智慧
生活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難免會發生誤會、隔閡,乃至怨恨,為處世製造障礙。而鏟除障礙的方法是讓善良占據你的心靈,彼此間多一些互諒互讓,誤會、怨恨也有可能轉變成一段感人和值得回味的往事。
仁愛無價
一天,馬克一家生活的城市中來了一個馬戲團。
聽說來了馬戲團,馬克的8個12歲以下的孩子興奮地要求父母帶他們去看馬戲。生活並不寬裕的馬克,見孩子們如此興奮,勉強答應了。妻子將8個孩子打扮得幹幹淨淨,一同出發前往馬戲團駐紮點。
抵達目的地以後,孩子們手牽著手排著長隊跟在父母身後,等候買票。他們不停地想象著馬戲團即將上演的節目,似乎他們自己就是團裏的一分子,馬上就要騎上大象在舞台上為大家演出。
等候了半天終於輪到他們了,馬克問售票員多少錢一張票,聽完回答後,馬克低下了頭。妻子似乎看出了丈夫的為難之處,可孩子們高漲的心情又讓她不忍心掉頭離去。
馬克眼裏流露出苦澀的神情對售票員說:“我們的錢不夠,可我實在不忍心將這個不幸的消息告訴我的孩子們。”
排在馬克後麵的一位男士目睹了這一切。他悄悄地拿出一張20元的鈔票扔在地上,然後又蹲下去,撿起鈔票,走到馬克的麵前對他說:“對不起,先生,打擾一下,你的錢掉在了地上。”
馬克接過男子手中的錢,心裏自然明白是怎麼回事。他眼眶一熱,流出了兩行感激的淚。他緊緊地握住男士的手,連聲道謝,並告訴男子說:“這件事情對我及我的家庭來說意義十分重大。因為在我無助的時候,你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幫我解決了困難,好心自會有好報的。”
善待社會,善待他人,這並不是一件高難度的事情,對大多數人來說隻是舉手之勞。隻不過,前提是要做到心中常懷善念。
生活中,給予他人一個小小的幫助,對你可能沒有太大的意義,可是對接受幫助的人來說,意義就重大了,那相當於雪中送炭,既溫暖了他人的心,又使你的形象更有光彩。
人生智慧
如果人人都能以善心待人,世間的紛爭、隔閡將會被愛所取代。與仁愛同行,人生舞台上才能演出更完美、更精彩的節目。
托爾斯泰和搬運工
列夫·托爾斯泰這個名字,對人們來說並不陌生,可是他的一些處世的方法,大家可能不甚了解。
他雖然出身名門望族,又很有名氣,可是卻非常喜歡和平民百姓在一起,從不擺大作家的架子。
有一次,托爾斯泰在長途旅行過程中經過一個車站。由於車廂內空氣比較混濁,他想到月台上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這時,另外一列客車啟動的汽笛已經拉響,忽然一位女士從列車車窗裏,對正在漫步行走的托爾斯泰喊道:“老頭兒!老頭兒!我的包忘在候車大廳裏了,趕快替我取過來。”
原來,這位女士把偉大的作家托爾斯泰當成了車站上的搬運工。這也不能怪那位女士,因為他簡樸的衣著與平和的神態實在不像個大作家。
聽到女士的“吩咐”以後,托爾斯泰趕忙跑進候車室替女士找提包,並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到女士就坐的列車旁,將包遞給了她。
“謝謝啦!這枚硬幣是賞給你的。”女士感激地說著。
托爾斯泰恭敬地接過女士賞賜的硬幣,瞧了瞧,裝進了衣服的口袋裏。
那位女士沒有認出托爾斯泰,可是她身邊有個旅客卻是托爾斯泰作品的愛好者,他大聲地對那位女士說:“太太,您可知道您給賞錢的人是誰嗎?”女士說:“他不是車站的搬運工嗎?”身邊的男士不可思議地看著那位女士說:“搬運工?他可是著名的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呀!”
女士吃驚地張大了嘴巴驚叫道:“噢!上帝,我這是做了些什麼呀!”她大聲地叫回剛要離去的托爾斯泰,急忙解釋說:“托爾斯泰先生!請看在上帝麵兒上,別和我計較!把硬幣還給我吧,我怎麼可以付小費給您呢?實在是不好意思,這是多麼愚蠢的行為啊!”
托爾斯泰平靜地說:“太太,您幹嗎這麼激動?您又沒做什麼壞事!這枚硬幣是我掙來的,我得收下。”
發車的汽笛再次響起,列車緩緩開動,帶走了那位惶惑不安的女士。
托爾斯泰拿出衣袋裏的硬幣,緊緊地握在手裏,微笑著目送列車漸漸遠去。
寬容是一種灑脫的人生態度,寬容是一種完好的心理素質,寬容是一種敏銳的洞察力。具備這種可貴的人生態度,就意味著事業將走向頂峰,家庭會被幸福圍繞;具備了這種完好的心理素質,對同事的批評、朋友的誤解,就不會反唇相譏,爭吵不休,傷了和氣,毀了形象;具備了這種敏銳的洞察力,就能夠體會到那些“患難之交”、“親朋好友”、“金玉良緣”、“模範夫妻”等的相對性。其實,他們之間的矛盾、苦惱全都化解在寬容之中。
人生智慧
不必豔羨他人,也沒有必要苛求自己,隻要你能以寬容的胸懷容納世界萬物,就能打造一條牢固的船來承載事業、家庭和友誼。
小夥子與海鷗
有一個年輕的小夥子,與年邁的父親一同住在海邊。性格孤僻的他,很少與同齡人一同玩耍,唯一的朋友就是海邊那一群海鷗。
每天到海邊與海鷗一同嬉戲是他的必修課,久而久之,他與海鷗之間形成了一種默契,隻要他站在海邊,吹一聲口哨,成百上千隻海鷗就會降落在他的周圍。他跑,海鷗盤旋在他的上空;他坐,海鷗落在他的肩上;他躺在沙灘上,海鷗就在他的身上憩息。遠遠望去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人們見了無不稱奇。後來,有人對他父親說:“你兒子與海鷗的關係如此親密,就拜托他捉幾隻回來玩玩。”
父親也覺得新鮮,對他說:“鄉親們說你經常與海鷗一起嬉戲,關係甚是友好,給我也捉一隻來吧,我也想體驗一下那種滋味。”小夥子答應了父親的請求。
第二天,他與往日一樣,剛到海邊,就吹了一聲長長的口哨,一群海鷗馬上出現在他的上空。
可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無論他多麼努力吹口哨,海鷗仍然盤旋在他的上空,就是不肯與他接近。
與人交往貴在真誠,世界上樂於被朋友算計的人恐怕是不存在的。因此,真誠相待已成為結交朋友的一項永不更改的法則。如果對待朋友心懷鬼胎,被孤立是遲早要發生的事。
人生智慧
對朋友要以誠相待。將心比心、投桃報李的道理每個人都懂,在為人處世中,你將一顆真誠的心交給對方,對方也一定回報你一份真摯、濃厚的友情。
相信他人等於相信自己
在一次競爭激烈的應聘中,一位小夥子以絕對優勢,被一位挑剔的老板聘用為銷售業務員。
幾個月過去了,小夥子在公司內的業績十分不理想,幾個月的時間都沒有幹出什麼名堂。而與他同時進入公司的同事,個個都做出了非常出色的成績。
在沉重的壓力下,小夥子痛苦不堪,他推開了總經理辦公室的門,向當時聘用他的總經理遞上了辭呈,慚愧地說:“可能我真的不適合這份工作,請允許我辭職。”
“就這樣以一個失敗者的身份離開,你真的甘心嗎?”老總平和地說。小夥子低頭不語。老總站起來走到小夥子的身邊,拍拍他的肩膀說:“安心工作吧,我給你足夠的時間去檢驗你的真正價值,直到自認為滿意為止。如果那時,你還想離開這裏,我不會再留你。”
老總的話深深打動了年輕人的心,他決定按照老板說的去做。
轉眼間一年過去了,年輕人再次敲開老總辦公室的門。與上次不同的是,這一次他是笑著走進去的。因為他已經連續7個月位居公司銷售排行榜的榜首,已經成公司的業務骨幹。這次找老總是想弄清當初為什麼會繼續聘用一個毫無業績的“無能”之人?
老總讚許地告訴他說:“因為,我比你更不甘心。”老總的回答讓小夥子大吃一驚。他不解地看著老總,老總解釋道:“還記得當初招聘時的情景嗎?公司收下幾百份應聘簡曆,經過我麵試的就有60多人,可是我在眾多求職者中隻選中了你。如果你以一個失敗者的身份離開公司,而我將是最大的失敗者。既然你在應聘時得到我的認可,工作中也一樣可以得到客戶的認可,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身為領導,給別人機會,就等於給自己機會;相信他人的能力,就是相信自己的眼光。
人生智慧
相信他人的能力,是管理者自信的標誌;相信自己的眼光,是用人者必須具備的魄力;給他人機會,是管理者寬廣胸懷的體現;給別人機會,同時也是給自己機會。
裏拉的記事本
阿拉伯著名作家裏拉,邀兩位朋友一同到野外遊玩。其中一位朋友叫拉安,另一位叫吉伯。
當三人抵達一個山穀時,拉安不小心滑倒,多虧吉伯眼靈手快把他拉上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驚恐的拉安平靜以後在附近一塊大石頭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拉安一命。
時過不久,三人又到達了一個小溪邊,因為一件小事吉伯與拉安爭吵起來,氣憤之下吉伯動手打了拉安一個耳光。拉安難過地在沙地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拉安一個耳光。”
旅行結束後,裏拉好奇地問拉安:“你為什麼把吉伯救你的事刻在石頭上,而把他打你的事卻寫在沙地上?”
拉安說:“他救了我的命,我將永遠記在心裏,那是他對我的恩情;至於他打我的事,我會隨著沙灘字跡的消失把它忘得一幹二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