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智慧
滴水之恩,銘記於心,是品格高尚者所為;棄仇取恩,高風亮節,是君子所為。現實生活中,類似這樣的事常有發生。如果,每個人都像拉安一樣,記住的隻是他人的恩情,而把他人的過錯拋到九霄雲外,那麼,人世間將變成一個美麗的世外桃源。
要有仁愛之心
湯姆十分寵愛自己養的那條小狗。有一天,他牽著小狗去散步,路過鄰居家時,從門裏躥出一條大狗,徑直撲向小狗,因為體型與力量的懸殊,小狗承受不住大狗的猛烈攻擊,鮮血淋漓地倒在地上。湯姆憤怒地發誓一定要打死凶手,為他的小狗報仇雪恨。
當天下午,父親要湯姆到雜貨店裏找他,湯姆拖著懶散的步子向前走著,心想父親找他肯定沒有好事,不是擦玻璃就是幹別的什麼活。父親見湯姆愁眉不展地進了店門,從櫃台後麵出來,直接把他領進了儲藏室。繞過一堆雜貨,湯姆驚奇發現,咬死他寶貝狗的凶手就蜷縮在那個角落裏,而且被一根很粗的繩子拴在了柱子上。
父親指了指那條狗說:“交給你處理。”說著順手遞給他一把短筒獵槍。湯姆對父親點了點頭,拿起獵槍,瞄準了那條狗。隻見那條狗正用一雙棕色眼睛看著他,向他搖頭擺尾喘著粗氣,粉紅的舌頭從長著獠牙的嘴裏吐出。
就在他要扣動板機的一刹那,仁愛之心在腦子中閃現。父親站在一旁靜靜地望著他,可他的心情卻無法平靜。父母從小教育他做人要光明磊落,是非分明,要有仁愛之心。他還記得教區的牧師領著他們做禱告時,他祈求上帝賜予他寬容之心。
於是,湯姆將獵槍從肩頭上拿下來,交給正在一旁看著他的父親,然後蹲下身給那條狗鬆了繩子。父親走到他麵前抓住他的肩膀,緩緩地說道:“這才是我的好兒子。”
當他放下槍時,感到了無比輕鬆。那條狗蹲在他的麵前搖著尾巴,望著他,似乎在感謝他的不殺之恩。
仁愛之心是做事之本,能夠以仁愛之心去包容他人的錯誤,是成大事者所為。
人生智慧
寬容是最寶貴的,麵對別人的錯誤時,要有容人之量。寬容的心態,不僅可以幫助你取得事業上的成功,成為交際的核心,還能助你成為幸福家庭的掌舵者。
錯誤都是能被原諒的
曾經有個博學的老和尚,帶著一個頗有慧根的小和尚在山上靜修。後來,小和尚受不了寺廟裏清苦的生活,偷偷下山再也沒有回去。
多年以後,小和尚望著小橋下的流水,藍天上的浮雲,感悟這複雜的人世,頓然悔悟。終於下定決心,回寺廟向師傅請罪。
他跪在老和尚的麵前,誠心誠意地請求師傅原諒他。
原來,自從小和尚逃走以後,老和尚以為他迷路了,痛苦萬分,為了尋找他,老和尚走遍了大江南北,從來沒有放棄過尋找他的念頭。
現如今,看到小和尚竟然自己回來了,老和尚憤怒到了極點,告訴小和尚:“要我原諒你也可以,除非佛珠上能長出蓮花。”
小和尚知道師父已經不可能再原諒他,因為佛珠上根本就不可能長出蓮花來。於是,小和尚給師父叩了三個頭,默默地離開了寺廟,再度回到了塵世。
第二天,當老和尚醒來時,一睜眼,便看到胸前的念珠,灑落在地上,而且每一顆念珠上都長著美麗的蓮花。老和尚頓時醒悟了:原來這世間沒有不可原諒的過錯,最難得的還是小和尚的那份悔改之心。既然誠心認錯,為什麼不能接受呢?擁有一顆真誠悔改的心,是人生最寶貴的啊!可遺憾的是,小和尚已經下了山。
人無完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永不犯錯,也沒有任何人在錯了之後死不悔改,既然有悔改之心就可以被人們原諒。
人生智慧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既然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那麼人人都該做到知錯能改;既然知錯能改,就可以被他人接納或接納他人。
人情味兒太少了
一個農場主的牛偷吃了一農夫家的莊稼,農夫為此十分生氣,沒有通知牛的主人就擅自把牛殺了。農場主得知此事後,非常氣憤,決定與農夫理論。
農場主帶著一個仆人上路了,不巧半路上遇到寒流,主仆二人全身被冰霜覆蓋,差點兒凍僵。當他們到達農夫家門口時,出來迎接他們的是農夫的妻子,丈夫外出還沒有回來。農夫的妻子熱情地招待主仆二人進屋烤火。
農場主進屋後,發現農夫家十分簡陋,農夫的妻子身材消瘦,臉色蒼白,還有6個躲在桌椅後麵瘦得像猴兒一樣的孩子。他第一次選擇了沉默,沒有說出自己來訪的原因。
過了一會兒,農夫回來了,妻子告訴他,他們主仆二人是冒著狂風嚴寒來看望他的。農夫上前緊緊握著農場主的手,把他拉到了暖爐旁烤火。他的這一舉動使原本想說明來意的農場主感動了,他再次選擇了沉默。
農夫盛情地讓他們留下來吃晚飯。“不過,我隻能請兩位吃些豆子,”他不好意思地說,“因為家裏生活比較貧寒,沒有什麼好吃的東西,由於起風,牛還沒宰好,所以……”
農夫的盛情令主仆二人難以推卻。自始至終,仆人一直在等待主人開口,對農夫殺牛的事討個說法,可主人卻跟這家人說說笑笑,“正事”卻隻字未提,這讓仆人有些不解。
晚飯過後,天氣仍然沒有好轉,農夫和妻子再三挽留主仆二人在家過夜。於是兩人又在那裏度過了一晚。
第二天早上,農婦為兩人準備了黑咖啡、熱豆子和麵包,主仆倆吃飽後上了路。
路上,仆人責備農場主忘了正事。農場主若有所思地趕著路,在仆人再三追問下,他說:“我本來想進門就狠狠地教訓一下那個農夫,可是,後來我琢磨好久,還是放棄了那個念頭。你知道嗎?其實,我們並沒有損失什麼,雖然我丟了一頭牛,可是我卻得到了世間最難得的人情味兒,我沒有吃虧反而收益不小呢!錢可以買到很多東西,可是,人情卻買不到,因為它不能用價錢來衡量。”
當你為了生計而奔波時,你會發現社會是如此的殘酷,競爭又是那樣的激烈,使你感覺到人與人之間除了冷漠便是競爭,那是權利與利益的爭奪。這時,不免會覺得社會的無情。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人與人之間的人情味兒太少了。
人生智慧
隨著社會商品化趨勢的逐漸加劇,人情味兒顯得更加珍貴。不論社會如何發展下去,隻要人與人之間充滿著和諧的情感,社會就是一個融洽的大家庭。
忽略對方的缺點
一天,山羊正在草地上吃草,野兔出現在山羊麵前,山羊的心情不錯,便對野兔說:“野兔,你的毛好漂亮啊!”
野兔聽了山羊的讚揚,心裏湧起一陣暖流,它高興且有禮貌地說:“不,不,山羊,你的毛比我的還要漂亮。”
就這樣,山羊和野兔聊了起來,看它們聊天時的熱乎勁兒,似乎它們是多時不見的老朋友。由於彼此甚是投緣,所以決定搬到一起住。
隨著時間的推移,野兔和山羊的感情越來越深。它們並沒有因各自的生活習性不同而吵架,反而更加互相尊敬了。
其他的動物看到野兔和山羊能這般友好地生活在一起,都感到不可思議,兩種不同的動物在一起住了那麼久都不爭吵,實在太奇怪了。於是,它們決定考驗一下山羊和野兔間的友情。
一天,野兔出去了,隻留山羊在家裏,於是,小鳥對山羊說:“山羊,你是怎麼選擇居住夥伴的呀?怎麼能和沒有用的野兔一塊兒住呢?”
山羊對小鳥說:“你不能這樣說我的好夥伴,它並不像你說的那樣沒用,它比我好得多,和它一起生活,我很榮幸。”
第二天,山羊出去了,隻留野兔在家。小鳥又對野兔說:“野兔,你是怎麼選擇居住夥伴的呀?怎麼能和沒有用的山羊一塊兒住呢?”
野兔對小鳥說:“你不能這樣說我的好夥伴,它並不像你說的那樣沒用,它比我好得多,和它一起生活,我很榮幸。”
野兔和山羊對待友情的態度,為鳥兒們上了一堂十分有意義的教育課,它們決定從此互相幫助,和睦相處。
當你以友好的態度對待朋友時,朋友也會以真誠來回報你。當雙方的感情升華到一定深度時,彼此的眼裏隻有對方的優點。
人生智慧
創造和諧的生活氛圍,最重要的就是要用放大鏡去觀察對方的優點。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果在處世中可以將這些“過”忽略不計,那將是人生一大快事,生活也會因此而大放光彩。
理解是友誼的基石
陳強、夏雨、李誠是從小一塊兒玩大的鐵哥們兒,彼此間的友誼十分深厚。可是,最近他們之間的友誼卻因一些誤會出現了裂痕。
有一天,陳強遇到了李誠,二人走進了一家小餐館,兩人聊了起來。陳強對李誠說:“夏雨這個人真不夠朋友。難怪人們說人的本性都是自私自利的,這回我算是領教了。”李誠不解地問陳強發生了什麼事。陳強氣憤地說:“我和夏雨合夥開了一家小商店,我出資,他來打理,可直到現在為止一分錢的成本都沒有收回來,一提到這些,他就告訴我說生意不好,而他呢?整天吃喝玩樂,日子過得相當愜意呢!這不,剛才我過來的時候還看到他跟幾個陌生人走進了一家高級酒樓。”
李誠對陳強說:“不會是這個樣子吧?也許夏雨有什麼不得已的苦衷。況且他也不是這樣的人。”
陳強餘怒未消地說:“算了,算了,就當我瞎了眼睛交錯了人。咱們別說他了,我再也不想見到他。”
幾天之後,陳強和李誠又在一家飯店裏相遇了。二人落坐後,陳強說道:“等一會兒,我先給夏雨打個電話,讓他也過來咱們哥兒仨好好地聚聚。”
李誠納悶地看著陳強,忍不住問道:“前兩天你不是還在生夏雨的氣嗎?還說再也不想見他了?怎麼雨過天晴啦?”
陳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是誤會,是誤會。上次我誤會夏雨了。我們一起開的那個小店生意是不好,上次,他與幾個陌生人去酒店,是為了談一筆業務,正是因為那筆業務,才挽救了即將倒閉的小商店。”
真誠的友誼之花需要寬容、理解去澆灌。無端的猜疑會給友誼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人生智慧
純真的友誼需要彼此去嗬護,需要采取正確的維護方法。當你和朋友間的友情出現裂痕時,唱響理解萬歲之歌,定可以讓友誼之花開得更加絢爛。
關懷的力量
羅伯特與喬治是很好的朋友,羅伯特是一個小鎮的神父,而喬治是小鎮教堂的一位義工。
有一天晚上,神父請喬治到教堂,一起商榷即將舉行的聖公會的籌備方案。那天晚上,二人很晚才分手回家。羅伯特剛跨入家門,喬治打來電話說,他的妻子死在廚房的地板上,要他馬上過去。
當羅伯特到了喬治家後,喬治拉住他激動地說:“我們晚上還在一起共進晚餐,當時她精神很好,根本看不出什麼異樣,可是,為什麼說死就死了呢?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為什麼呀?”說著喬治放聲大哭起來。
羅伯特身為一名神父,出於本分替死者祈禱了幾句。可是,麵對喬治的悲痛,他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整個晚上他幾乎都處於這種手足無措的狀態之中,他不知道該怎樣安慰喬治。
後來法醫來了,為死者整容後將屍體運走了。就這樣他和喬治在起居室裏靜靜地坐了幾個小時,雙方沒有任何言語。
羅伯特回到自己家時,天已經亮了。他非常沮喪,一直自責:身為一個神父卻無法阻止別人遭受失去親人之痛,而自己隻能袖手旁觀。
一年以後,羅伯特被派到另一個地方去擔任教堂的神父。他離開的消息傳出去後,許多教民都來為他送行。在送行的人群中,他見到了好友喬治。二人相擁在一起,喬治哽咽地說:“羅伯特,沒有你,那天晚上我肯定挺不過來。”
毋庸多問,羅伯特當然知道喬治指的是什麼。但他不明白,喬治為什麼會說這樣的話。實際上,那天晚上他什麼忙也沒有幫上,隻是眼睜睜地看著好友沉浸在痛苦之中,當時他的語言是那麼蒼白無力,既不能讓死者複生,又不能讓生者擺脫痛苦。
可是,這對於喬治來說,卻成為了永生難忘的一次經曆,因為羅伯特默默的關心才使他感受到人間還有值得他珍惜、留戀的友情。所以,他才打消了輕生的念頭,挺了過來。
我們無法做可以掌控人生死的神仙,不能用魔力消除人間苦痛,但我們可以做一個好人,向人間播撒關懷的種子,讓它結出能穿透心靈、清理思維、寬心暖懷的果子。
人生智慧
關懷是一種神奇的力量,它不但可以拯救心靈於痛苦之中,還可以使脆弱的靈魂變得堅強起來。人與人之間多一些關懷,人間便會充滿愛的芳香。
愛是一種境界
保羅是一位著名的外科醫生,經他救治的病患不計其數。可是,就是因為那強烈的救死扶傷精神,使他耽誤了自己的病情,被殘酷的病魔緊緊地糾纏住了。
保羅每天都忙著治病救人,盡管他常常感到喉部疼痛,也抽不出時間為自己作一次詳細的檢查,每當喉嚨疼痛的時候,總是草草地吃些止痛藥。直到有一天,他感到喉嚨撕裂似地疼痛,這才不得不去檢查,結果卻令他大吃一驚,他患了喉癌。
現實給這位救死扶傷的好醫生以沉重打擊,他問自己:“難道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嗎?”很長一段時間保羅都沉浸在痛苦之中。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保羅始終躺在病床上休養,最後他告訴自己:“我不能就這樣從世界上消失,還有很多病人在等著我,我能多活一天,就能使更多人擺脫痛苦的折磨。哪怕還有一天時間,我也要活得有意義。”
保羅走下病床,又回到了他的辦公桌前,繼續為人們治病。他變得更加寬容、隨和,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在為他人治病的同時,他沒有放棄與病魔做鬥爭。就這樣,在忙碌中他平安度過了好幾年。
他的同事對此都非常驚訝,不明白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他。保羅的回答更是讓人們吃驚,他說:“是希望!我每天早晨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一個希望,希望我能多救治一個病人,希望我的快樂能帶動身邊所有人。”
“愛”是人間最燦爛的陽光,照亮了別人也滋養著自己。
人生智慧
世界上每一個角落都需要愛的光芒,將愛撒滿人間。始終想到服務他人,這是一種崇高的境界,不但可以拯救別人,還可以拯救自己。
最佳夫妻獎
一個電視台舉辦一個最佳夫妻評比賽,參加比賽的夫妻數不勝數,最終的冠軍獎杯被這樣一對夫妻獲得了:
比賽場下,丈夫靠在妻子肩膀上呼呼大睡,下一個就輪到他們上場了,可妻子不但沒有叫醒丈夫,反而時不時用紙巾擦掉丈夫嘴角流出的口水。現場的聚光燈打在他們身上時,他終於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