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崢嶸歲月 第三十二章(1 / 2)

接下來的幾日,戴良臣憑借多年來在軍中培植的勢力,對劉,李等人軟硬兼施,加之眾人近日來對線虎雲不將情麵的冷酷作風深有領教,戴良臣又故意誇大其詞,說什麼皇上知曉後龍顏大怒,已命四格格帶兵前來平叛之類的恐嚇話來,劉,李二人先前被馬雄鎮唬的已是六神無主,此時見戴良臣的話恰應了馬雄鎮的推測,越發不知所措,最後隻得俯首聽命於戴良臣。

此時,大功已告成一半,天剛蒙蒙亮的時候,戴良臣帶著劉越,李才明及所屬將士親到巡撫衙門迎我往銀安殿去,我身著石青色朝服,繡五爪正龍四團,前後兩肩各一。領後垂著兩條金黃絛帶,以珊瑚墜角。香色蟒袍通繡九龍,頭上一頂三層鏤金朝冠,冠頂用紅寶石裝飾,當中一隻金鳳口銜一串東珠傲然而視,俏生生的清水臉上並無施脂粉等物。

站在巡撫衙門高高的台階之上,素色大氅隨風飛翻起來,我淩厲的眸子掃視著跪在下頭的眾人,沉聲道:“諸位將士皆是我定南孔氏嫡係部隊,你們當中不乏隨線虎雲犯上作亂之人,可如今即能幡然悔悟隨我平叛,過去的就不再計較,奪回帥印後各位更是廣西的大功臣,朝廷和我都不會忘記的。”

伏在下頭的諸人本心懷忐忑,今見我這樣說,頓時放下疑慮不安,感激涕淩的異口同聲道:“奴才自當回報格格大恩,願隨格格前去平叛立功。”

秋風漸起,昏暗的天色底下,飄落的黃葉散亂的安靜躺在地上。

戴良臣牽了匹渾身毫無雜色的雪白駿馬走至我麵前,恭敬道:“格格請上馬。”

我撂開大氅一角,一個翻身便幹淨利落的穩穩坐到馬背上,身後諸將士手執明晃晃的刀槍跨身在高頭大馬之上,威武凜凜。馬雄鎮忽想起什麼似的刻意提高嗓門對我道:“回格格話,臣方才接到鄂統領飛鴿傳書,說大軍即將到達桂林。”

戴良臣麵色稍一沉滯,隨即回複常色,我心領神會對馬雄鎮安撫一笑道:“傳令下去,大軍前往銀安殿,不得有誤!”

街道之上,沉寂的如同一潭死水,仿佛空城一般毫無生氣,不見了小販扯著嗓子叫賣的聲音,亦不見摩肩接踵的人來人往之景,每家每戶皆是緊緊閉著大門,連幼兒哭泣聲都傳不進耳朵,心內不禁慘然。暗暗下了決心,收複大權之後,必定好生整頓民生,使得桂林再現歌舞生平,使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轉眼到了銀安殿,殿前冷寂蕭索,素日雕塑般的守衛不知去往何處,我命大隊人馬停在殿外,隻帶了王永年,戴良臣,劉越和李才明四人走進議政廳內,剛走到門外,隻聽一個冰冷的聲音道:“王都統等人怎麼遲遲未來議事,你去催催看是怎麼回事。”

厚重的殿門咿呀被小廝打開,一眼瞥見我們直嚇的麵無人色,癱在地上嘴唇蠕動著說不出話來。

我款步走進銀安殿內,大殿正中一個大約三十左右的男子正伏身寫著什麼,他仿佛尖刀刻畫出的劍眉挺鼻,格外的棱角分明,見我們過來,不由得一愣,即刻泰然自若道:“正要派人去請諸位呢,這位就是四格格吧。”

我淡淡笑道:“我正是孔四貞,線公子別來無恙吧!”

線虎雲起身,掃視著後頭眾人一眼道:“多謝格格掛念,線某很好。聽說格格奉命入京去了,不想這麼快就回來。”

我意有所指的道:“線公子自是希望我多呆些時日,可惜我天生沒有這個福氣,掛念著廣西和王府,匆匆便回來了。不過,回到王府才發現竟被重兵包圍,額駙也不知所蹤,短短幾日廣西將軍竟換了個人,我左思右想,不得其解,這才來冒昧請教線公子。”

線虎雲坦然道:“線某慚愧,本應先與格格商議再行事的,如今正起草奏折,請皇上饒恕。”

戴良臣冷冷道:“我看就不必了, 皇上並未有更換廣西將軍的意思,線公子又何必多此一舉呢?交還帥印,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便罷。”

線虎雲怒起,厲聲道:“放肆,這裏怎有你插話的餘地?況且當日是劉將軍等人請我前來主政的,豈能再將帥印交到孫延齡那無能之輩的手中?爾等不思勵精圖治,反而為虎作倀,廣西遲早要敗壞在你們的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