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倫敦與巴黎:拿破侖的滑鐵盧與羅斯柴爾德的凱旋門(6)(2 / 3)

內森的布置安排在滑鐵盧戰役中非常有效。他的一個名叫羅斯伍茲(Rothworth)的線人,守在奧斯坦德(Ostend)等待戰果的消息。他成功地拿到了戰役勝利的第一份新聞報道。揣著剛從印刷廠裏拿來的一份荷蘭公報,他坐上了恰好要開往倫敦的小船。6月20日早上他來到了英國首都,馬不停蹄地報告了內森,後來內森又把勝利的消息告訴了赫裏斯,通過他又傳到了英國政府那裏。

政府首腦們起初半信半疑,因為他們還沒有收到任何直接的信息。直到惠靈頓的親信亨利·珀西少校(MajorHenryPercy)6月21日帶著戰地報告抵達英國,他們才真的相信了。內森在這樣一件大事上未卜先知的能力令英國政府的官員們瞠目結舌。這件事情傳開之後,群眾事前剛剛知道內森受聘於英國財政部,現在他們就開始編造各種各樣的傳說,猜想內森是怎樣修習到這門學問的。他又是怎樣利用這種學問的。大家眾說紛紜,有些人說他私人養了許多家養的信鴿,又有人說他親自參加了滑鐵盧戰役之後,就騎著快馬飛馳到了海邊。為了讓故事更加富有浪漫傳奇色彩,人們稱他看見海邊起了大風暴,但還是冒著生命危險橫渡了海峽。據說內森還從股票交易市場中截獲這一消息。羅斯柴爾德公司也因為這件事一下子就賺了個盆滿缽滿。

當然內森利用了最先獲得的信息,在他的生意過程中確實是賺了一些錢,但羅斯柴爾德大部分的財富是通過上述的金融交易積累起來的。滑鐵盧戰役獲勝的事情不過為家族增加了一些財富,也為以後利潤豐厚的生意開辟了更寬廣的空間罷了。因為英國勝利了,內森就愈加將羅斯柴爾德家族生意的重心轉移到了英國那裏。盡管戰爭的風雲變化隻持續了六天,英國不斷付給歐洲各國貸款。例如,羅斯柴爾德家族遵照英國財政部的命令,即赫裏斯和內森的命令,付給奧地利要求的277,777英鎊,8月至9月期間,這個數目不得減少,以便奧地利可以得到全額的款項。這個命令任務表麵上賦予羅斯柴爾德兄弟,但其實由英國自己承擔。償付一直持續到11月,並包括11月。

施塔迪表明了盡可能用硬幣收款的意願,這使得搬運過程十分困難,彙兌的時候也耗損了一些。由於持續的不信任,斯威內爾——奧地利在法蘭克福的全權代表竟然也不能解除這種情緒。英國人特地重點駁斥了這種態度。所有這些相應的書信明明白白表示了年輕的羅斯柴爾德公司在英國已獲得了巨大的財富和高高在上的地位,與他們在奧地利的處境形成鮮明對比。

1815年1月斯威內爾在寫給奧地利駐倫敦的大使館的信中說:“(對英鎊的)彙兌值在11月初期還不斷上漲,9號以後,由於羅斯柴爾德家族有充足理由相信奧地利仍會堅持接受現金形式的貸款,他們限製了對外國人出售的紙幣的購買,這樣一來英鎊的彙兌值就下降了,這種情況仿佛佐證了英國特派員林貝格伯爵—赫裏斯先生的全權代表在幾個月前曾提出過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獲得越大的自由權,英國貨幣的價值就會越可能保持穩定’。”

“在這個業務往來中,和那些已經收訖的和在先前付款中全部兌現的幾百萬一樣,羅斯柴爾德公司提供了11月和12月兩期的經費。然而,雖然羅斯柴爾德公司得到廣泛認可,應該成為這些交易的充分保障,但就我個人認為,我認為我必須堅持某些必須恪守的原則,以免在兌現外彙的過程中會遇到出乎意料的困難。當林貝格伯爵以英國政府的名義公布其書麵承諾,規定如果在兌現羅斯柴爾德承認的支票時產生任何損失,政府無論在任何情況下補償皇家和貴族財政的時候,我認為這個條款已經成立了。”

斯威內爾在以前就向林貝格表示,他懷疑羅斯柴爾德家族會對任何由自身缺乏穩定性造成的損失負責任。林貝格在那個時候用下麵的話回應了他:“我很榮幸告知您,我如期收到了您的信件。我根本不可能相信您告訴我的傳言,我認為這是惡意誹謗,應該受到嚴厲製裁!但是為了讓您徹底地心服口服,我隻能再次代表政府重申一次口頭聲明,即使開出的支票不能兌現,奧地利政府和皇室不會蒙受絲毫損失,他們將賠償他們在兌現上述的支票時可能產生的任何意外損失的。我首先必須指出您已經接受了這種支票,這種情況絕不會發生,其次羅斯柴爾德本身就擁有十分雄厚的經濟實力,所以不可能產生任何損失,就算沒有政府幹預也一樣。”

斯威內爾把信的全文寄往維也納,這封信引起了梅特涅和施塔迪的注意,他們從各個方麵聽聞了一些像這種對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的高度讚譽,並更加了解該公司享有的巨額信貸。羅斯柴爾德家族信用便在維也納完全建立起來了。從現在開始羅斯柴爾德家族在奧地利便如日中天,甚至在一些與英國貸款毫無關係的行業裏也十分受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