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業務並不僅限於此。羅斯柴爾德和康塔德公司還接手法國賠償給維也納的高達數百萬的快速付款,最重要的部分是由厄斯克斯(Eskeles)和蓋米勒(Geymuller)委托的。盡管,奧地利政府仍給四個奧地利公司下大量定單,但他們在與羅斯柴爾德和哥恩達德公司的競爭中必須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得到一小部分的利潤。競爭是極端激烈的。羅斯柴爾德兄弟最終還是爭取到了奧地利在巴黎的財政代表巴比爾。巴比爾對他們的態度到那時為止一直是保持中立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他成為了羅斯柴爾德家族及與之共同進退的法蘭克福銀行家的熱情支持者。這種轉變在他與施塔迪伯爵的來往信件中得以體現。伯爵以一種徹底公事公辦及公正無私的態度來處理這個問題。
施塔迪體會到了羅斯柴爾德家族在彙寄財政津貼一事中竭誠的幫助;內森知道大臣從英格蘭可以深知他們所做的努力。拿破侖被關押在聖赫勒拿期間,財政津貼的發放完全停止了,所以再也沒有必要把這件事當成一個高級機密了。既然越多人知道那些巨額款項是由羅斯柴爾德家族經手解決的就越能夠為他們贏得信用和名聲,內森就認為沒有必要這樣保守秘密。
我們必須牢記在1811年10月到1816年10月這段時間內,經過哈裏斯手中的錢不少於4250萬英鎊。幾乎一半的錢由內森和他兄弟們作為中間人發放到了歐洲大陸各種各樣的收款人手中。在由其子出版的哈裏斯的回憶錄中,收錄有準備寄給一些高層官員信件的節選。其中提到羅斯柴爾德家族時哈裏斯都不吝溢美之詞。當然在稱讚羅斯柴爾德家族時,哈裏斯都在間接用他的名譽來做擔保,因為他終究要對此負責,並且不得不承擔任何失誤所帶來的譴責。
赫裏斯寫道,很可能就是羅斯柴爾德先生和他兄弟們的銀行的功勞才使得他能夠如此成功地開展兌換業務。他說這些先生們應該得到最多的感激,因為他們如此全身心地投身於公共服務中,並且,他們已經光明正大並光榮地贏得了他們理應得到的回報。
赫裏斯理所當然地強調他總是把內森牢牢地置於自己的控製下,從來不允許他在沒有得到自己口頭的同意之前采取任何行動,並且總是要他和自己呆在房間裏;但是他也在一封寫給國庫大臣的私人信件中提到正是因為羅斯柴爾德先生,他才得以沒有錯過這次機會能親眼目睹他開展這些服務時的技巧和精力,是如此的低調,正是這種處事方式才使得彙率沒有遭到極壞的影響。即使我們認為赫裏斯的評價是帶有偏見的,但無疑內森從他開展的意義非凡的金融服務中為他個人謀取到了豐厚的利潤,這是事實。
奧地利財政大臣施塔迪伯爵正好準備要負責把他國家的經濟徹底重整得井井有條的任務,減少紙幣發行量,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奧地利的公共債務。他需要一大筆現錢來實現這些目標。他寄希望於從法國的戰爭賠償中奧地利所占的份額中得到這筆現錢,但是由於付款采取的是在幾年時間內分期付款的方式,並且他急於得到這筆錢,他決定要試試利用稅款來籌些錢。
於是他從米蘭寫信給在巴黎的巴比爾:“今後幾年,在賠款安全到位的前提下,如果殿下您收到任何援助,我認為應該把它們列入考慮範圍,因為它們有利於我們盡早獲得確定數目的財政款項。”
巴比爾這樣回複他的大臣:“因為這種援助隻能指望由資產十分雄厚的銀行來提供,我設法和羅斯柴爾德的公司聯係了一下想介紹這個項目給他們。但是它沒有給我答複。然而不久之前年輕的羅斯柴爾德又和我說現在或許有可能設法把戰爭賠款中英在今後四年內付給奧地利的份額一次付清,假如我有必要的權力來負責運作這件事的話就有可能開始進入談判階段。我讓他把他的建議寫下來,但是他的回答是他不會把它寫下來,除非有一名完全由奧地利指派的長官參與這次談判。
現在這件事情就是這樣,我不得不認為這個計劃隻是羅斯柴爾德單方麵提出的試探性的建議,如果我們的伯爵對此表示出興趣的話,他們就會試著為這個計劃找人合夥。……羅斯柴爾德提到了高達40%的巨額貼現。”
巴比爾強調企業家會投機獲取巨大利益及羅斯柴爾德提到高額貼現就是為此開路的事實。巴比爾估計這筆提前支付的賠款至少會導致20%的損失。他提到要特別考慮如何使這遭受的超過20%的損失物有所值。
毫無疑問羅斯柴爾德家族提出的條件實在是太高了,在這筆交易中被抽走的利潤絕對是巨款。但是羅斯柴爾德和他們的生意夥伴們都暗示會立即用無數的法郎現金來支付,他們的確也是這樣做的,這表明現在羅斯柴爾德家族在金融界的實力是多麼的雄厚。在金融交易領域中沒有任何人能做到這種程度,羅斯柴爾德家族也在試圖利用它們現在的有利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