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文明地,風雲變幻時,國民不慎思,萬世受人欺。
生於斯國、長於斯國、學於斯國、食於斯國,無所奉獻,愧對家國。斯國之國力欠強,國際威望欠高,與其所擁有之國度及民眾數大不相稱,麵此,我心怏怏難歡。然社會底層之民,位低而言輕,如何論得乾坤。近十數年來,斯國之腐風日盛,且愈反愈猖,令人揪心。餘非吹牛拍馬、欺世盜名、攫功貪利者流,自不能迷己性、順其風、去就槽吸食。身是草民,亦不能成其為反腐先鋒英雄之類。幸有禿筆半枝,又有些閑餘時間,所幸報紙成堆、消息共有,於是寫寫些現象,描畫芸芸眾生以自娛。兼示朋友輩,以戒其子孫。算是為斯國做點事,以減愧疚之心。
中國何以百年受欺?中國何以腐病難治?通過十數年的觀察與思考,及與一些有識之士探討,我約略摸到了中國積弱之根的須,我周圍的小社會有充分的反映,提供著充足的材料。運用我掌握的那點辯證法,八八年、八九年工作之餘,我寫了《改革之我見》一文,分“根本的改革”、“成敗的關鍵”、“工業之生命”、“農業的出路”、“發展的先導”、“立國之本”、“宣傳的職責”及“關於國防”、“浪費種種”等部分,計七萬餘字。我本布衣,無黨無派無關無係無靠,何處發表?幸而我略有自知之明,目的在於提高認識世界之水平,並以此指導自己去觀察世界。有此文作內底,再看中華大地所呈現出的光怪陸離之景象,也就不覺其怪,而是有意料之中和早已知之之感,仿佛進入了自由王國。驚詫沒有了,壓抑減輕了,我非一呼百應之人,能沾沾自喜於此一孔之見,也就心滿意足了。
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毛澤東在被人推下泥坑之後,又讓人捧上了神壇,正如他生前所料。對毛澤東究竟該如何評價?他的功過孰大孰小?我一時心血來潮,又運用那點辯證法和眾人皆知的幾段曆史,寫了《千秋功過》一文。對這位空前絕後的偉人作了自認為是比較客觀的評價,指出其功在何處?過於何方?及其對後世的影響。此文本想送報,但自知無門無望,依舊束之深藏。
此《腐風拾碎》詩稿,除“馬屁篇”外,餘皆始於去年這個時候,亦是心血來潮之產物。當時,廣播、報紙、電視等宣傳媒體均連續報道、演播貪賄大案要案,反腐成績斐然。餘思之,成績越大,豈非貪腐問題越嚴重乎!因之感慨複起,積習重犯,先是三五句欲道其狀,後是三五句欲說其理,複又三五句欲究其根。就這樣既發而不可收,中斷了《工程組長》的集材工作,一而再,再而三地越敷越長,成了現在這付樣子。雖冗語雜遝,卻又不忍割舍丟棄,故暫留存於紙上。
至於“馬屁篇”,始筆於八八年底,當時看到某些地方報紙極盡頌揚溢美之詞,卻無半點直言批評之意,覺其馬屁氣味十足,吟出“一張馬屁報,四出買人笑。媚態步步妍,身價日日掉。”四句以譏之。複觀周圍諸眾中,馬屁之人、馬屁之舉層出不窮,又吟出幾句,卻難以成篇。後讀書看報,觀人析事,每得句便記於紙上,至去歲中,竟得百數十句,決心整理成篇,定名為“馬屁歌”。為湊十五之數,更兼“馬屁風勁”亦是腐敗之重要內容,故將《馬屁歌》增其篇幅,插入本詩稿充作一篇。
筆者腦笨手拙,缺乏想象力。故本詩稿難免筆墨粗疏,村言俚語,詩味全無,嚼之如蠟。然而,正由於缺少想象力,故而又使本詩稿句句皆有所本,非無源之水、無根之木、或故弄玄虛之危言聳聽也。廣播、電視、報紙等傳媒之文章、通訊、音像,事有可據、或確信其真者,揀來摘錄、刪削,湊合成篇。四周物是人非,雲翻雨覆之狀態,隻作染色劑潤色而已。後麵的《工程組長》亦遵此宗旨,雖將真名實姓隱去,然其人其事卻不敢稍改其神,或合或分、或親或疏、乃至朋友成仇敵、仇敵又結朋黨成連襠褲者,雖有張冠李戴,卻均是親目所睹,親耳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