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幹隊得知了日軍的行動,隨即撤離,遷回到戴莊村北兩公裏處,設下埋伏,當場擊斃了一個前來圍剿的日本鬼子。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鈴木信慌了手腳。他怎麼都沒有想到會在潘家戴莊村北遭伏擊,於是急令撤退至皂戶村。基幹隊勢單力薄,寡不敵眾,也迅速轉移。

12月5日清晨,日軍得知八路軍逃跑的消息。少將團長鈴木啟久為了報複,發出了“徹底肅正該村莊”的命令。在隊長鈴木信的指揮下,日軍騎兵隊250餘人,包圍了戴莊村,並強迫男女老少,統統到村東聽“皇軍”訓話,慢者棍棒打,違者殺頭。

在敵人的威逼下,全村老少都被驅趕到村東南地主潘俊章的打穀場上強迫跪著聽訓。從十點開始,日軍以問八路軍的去向為理由開始動手,以槍殺棒打、鍬鏟鎬砸、活埋火燒等極其殘忍的手段,血洗了潘家戴莊,共屠殺居民1280人,搶奪財物44車,燒毀民房1030間,村內財物被搶劫一空。

屠殺一直持續到傍晚。敵軍為了毀滅證據,點燃了大火,然後載著掠奪的民財,洋洋得意地離開了潘家戴莊。

大火一直燒了三天三夜,整個村莊被燒成一片焦土。這就是冀東地區最大的、駭人聽聞的潘家戴莊慘案。

山海關長城博物館

概況

山海關長城博物館,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城內,為一處精致的仿古建築群,由前國家主席李先念親筆題寫館名。全館分設序廳、長城曆史廳、長城軍事廳、長城文化廳、山海關長城廳等6個展廳。博物館自1991年7月正式對外開放,是我國三大長城博物館之一,於2009年被評為第四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山海關長城博物館既是全麵展示世界文化瑰寶中國萬裏長城的知識殿堂,又是萬裏長城精華地段山海關長城的精彩濃縮。館內陳列大量的長城文物、資料圖片、模型雕塑和帶有音像立體表演的大型山海關文物沙盤,充溢著知識性、科學性和技術性。參觀山海關長城博物館,可“小”中見“大”,即可以看到“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餘裏”的長城神姿,又可以領悟古老而輝煌的中國曆史文化。

基本陳列有:

序廳:迎門矗立著《徐達塑像》,紀念他在明洪武十四年(1381)奉詔修築長城,建關設衛並定名“山海關”的事跡。

長城曆史廳:以《半坡壕塹》模型展示7千年前,氏族部落人們圍繞居住區挖掘的圍溝,用以防洪阻獸,保護氏族安全,起著牆與城之作用。文字與照片說明長城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兵器種類的更新,秦、漢、金、明各代修築的長城超過萬裏。

長城建築廳:以照片、模型、實物展示長城修建的選址與布局、形式與結構、用料與施工以及勞力來源等。展櫃內陳列著四百多年前的磚瓦、灰料和築城用具。

長城軍事廳:展示出長城的軍事功能:1.防禦掠擾、保衛邊防。2.保衛屯田、開發屯田、保衛邊疆生產。3.保護通訊和商旅、使者安全往來。

長城文化廳:80餘幅照片展示出長城沿線的名勝古跡、寺觀廟宇、宮殿陵寢、石窟崖畫、碑亭寶塔。另有文廟古建和婚嫁人物模型兩組。

山海關長城廳:展出由聲、光、電控製縮微組合的山海關長城軍事防禦體係模型。表明山海關長城從渤海之濱的老龍頭向北蜿蜒26公裏,猶如蛟龍越過平原攀上山巒到達九門口。將山、海、關係為一體的景象,同時顯示以關城為中心的城、關、牆、衛城、敵台、烽火台等建築群體。它主次分明、點線結合、彼此呼應,成為明長城中嚴密、完備的軍事防禦係統。

館內展出珍貴文物162件,照片157幅,繪畫14幅,圖表14幅,模型14件,塑像、磚刻像5座,泥塑34件,電動圖表1台,磨漆屏風畫1組,大模型1組。

中國精神的象征

萬裏長城,以它浩大的工程,雄偉的氣魄和悠久的曆史舉世聞名。它像一條巨龍,越荒漠穿草原,盤旋在高山之上,遊走於黃河岸旁和渤海之濱。從修築伊始到最後完成,跨越兩千多年曆史。

現存的長城,主要是明朝在前人的基礎上修築的。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6000多公裏。有人這樣估算過:如果僅僅把現存長城所用的磚石土方,築成一道2米厚、4米高的圍牆,那麼它可以環繞地球一周多。所以,稱中國萬裏長城為世界奇跡是名副其實的。

在長城上,有一座雄偉的城樓,依山傍海,十分壯觀。這就是曆史名關——山海關,有天下第一關之稱。

山海關是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北依燕山,東傍渤海,地扼東北通向華北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平時,這裏是關內外經濟、文化交流的要隘,戰時則是兵家必爭之地。前人曾以“兩麵三刀京鎖鑰無雙地,萬裏長城第一關”的詩句,來形容其險要。

山海關之所以稱為“天下第一關”,是因為地勢險要,修築精巧,作用重大。當年,山海關關城周長4公裏多,外繞寬16米、深8米的護城河,城高12米。城的四麵各有一個關門,東門“鎮東”,即“天下第一關”門。在門城的東西各築羅城,關城南北各築翼城,以駐軍隊,互為犄角。關城東數裏外又築威遠城、烽火台、敵台等附屬工程。

以上這些建築,眾星拱月般地拱衛著主建築山海關關城,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體係,起著長城東首重鎮的作用,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卓越的建築藝術和軍事才能。

山海關及山海關長城所承載的豐富曆史內涵,得到了社會各界不同知識結構、不同年齡層次人群的廣泛認同。

冀南烈士陵園

概況

冀南烈士陵園位於邢台南宮市城區,占地22萬餘平方米,建於1946年3月,是河北省建園最早、占地麵積最大的陵園之一。2009年5月,冀南烈士陵園被中宣部評為第四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進入陵園正門,沿甬道西行北望,陵園的主體建築——冀南烈士紀念塔映入眼簾。塔盤呈圓形,直徑25米,用7000塊青石砌成,分上下兩層平台。平台四周是精心裝飾的水磨石欄杆。塔身南麵刻有毛澤東的題詞:“為國犧牲永垂不朽”,塔身北麵是鄧小平1983年題寫的“冀南烈士紀念塔”。

烈士紀念塔高大挺拔,塔基的大圓盤象征著社會主義政權永固,八級台階和三層平台寓意八年抗戰和三年解放戰爭,它是冀南人民偉大勝利的象征。

紀念塔西麵是1986年落成的烈士紀念亭,這座具有民族風格的雙層八角亭,造型美觀、古樸典雅、令人讚歎,亭內的八麵漢白玉碑上刻有徐向前、陳再道、王任重等老一輩革命家的題詞及原冀南區近千名縣團級以上的烈士英名。

塔正北是一個長方形的廣場,廣場南側東西各建有一座小型紀念碑,是陵園最早的紀念性建築。碑上刻有原冀南區領導人劉誌堅、陳再道、楊秀峰、李菁玉、範若一、馬國瑞的題詞。

廣場北麵是冀南革命鬥爭紀念館。館名由原冀南區領導胥光義題寫。紀念館通過200餘幅圖片、文字、沙盤、模型、實物、圖表、場景複原等現代化手段,生動地再現了冀南革命鬥爭曆程。

館的北麵是四合院,西廳和北廳是由劉誌堅同誌題寫的“英烈堂”和“銘碑堂”。英烈堂展覽著冀南百餘名著名烈士的事跡。銘碑堂內展錄30餘幅烈士遺詩和豪言壯語,幾十幅冀南原領導人的親筆題詞和著名書法家書寫的歌頌先烈的筆跡。

陵園正門牌坊南部為墓區,1959年修建的大型革命烈士公墓內安放著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犧牲的633名無名烈士遺骨。

公墓廣場之西的烈士單人墓區內安葬著模範縣長郭企之、遊擊隊長劉文信等100位烈士遺骨。每座墓都是用花崗岩石砌築,上麵黑花崗岩石板刻有烈士生平簡曆。

烈士骨灰室建築麵積490平方米,1977年建成,室內安放著35名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犧牲的烈士骨灰,展錄著冀南區44個縣市5萬餘名烈士的英名。

冀南回眸

冀南是指今天的河北省南部,即東臨津浦路,西依太行山,北靠德石路,南至晉、豫、魯三省接壤毗鄰的廣大地區,轄44個縣市。1949年8月,根據黨中央的決定,撤銷冀南行政區。

冀南人民有著悠久的革命鬥爭傳統,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下,於1925年先後在邢台4師、大名7師、冀縣6師建立了中共黨組織,革命的星星之火從此點燃。

1935年爆發了曆時一年多的“冀南農民武裝暴動”,聲勢浩大,有力地打擊了反動勢力。

抗日戰爭爆發後,八路軍129師開赴冀南,開創敵後抗日根據地,在異常艱苦的環境下,與日本侵略軍進行了長達8年的艱苦卓絕的武裝鬥爭。

在解放戰爭時期,冀南人民為保衛勝利果實,爭取全國解放,踴躍參軍參戰,3年中,共有10萬餘人參軍,先後組建了3個縱隊南征。後方積極發展生產,支援前線。據統計,共織布234萬匹,做軍鞋69萬雙,組織支前民工隊伍,把大批的糧食、衣服、鞋襪等物品,源源不斷地送到前方。

在艱苦的戰爭年代裏,冀南人民以5萬多名優秀兒女的生命,換來了革命鬥爭的勝利,換來了幸福美好的今天。

模範縣長郭企之

郭企之,原名郭福記,河北南宮縣安宋莊人,1915年出生於富裕農民家庭。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敵後抗日根據地,均由選舉產生各級抗日政權。郭企之在曲周工作時,堅持黨的抗日救國政策,工作深入細致,與群眾同甘共苦。曲周縣的人民有口皆碑,全部投票讚成郭企之任縣長。冀南區的第一個民選縣長就這樣產生了。

1939年2月,郭企之在南裏嶽村被捕。由於隨身攜帶的一些文件來不及銷毀,他的身份暴露了。敵人如獲至寶,立即把他送到南裏嶽村教堂——日本鬼子的臨時指揮部。

敵人用鐵絲把郭企之的兩個手腕穿透了,然後又擰在一起。鮮血把地麵染紅了一大片。日本侵略軍湊過來問:“你是什麼人?”郭企之知道自己的身份已暴露,便用腳在地上寫了“縣長”兩個大字。日本侵略軍被他的英雄氣概和蒼勁有力的兩個大字嚇呆了。

敵人軟硬兼施,絞盡腦汁,用盡各種方法,從郭企之身上還是得不到任何有價值的信息。於是在1939年3月29日下午,將他綁赴刑場。

在城東北角的牆根下,敵人早已挖好了一個一人多深的土坑,郭企之意識到這就是自己的喪身之所。他視死如歸,以堅定的步伐,走到土坑前,回身對憲兵隊長平島說:“狗強盜,你殺吧!共產黨員是不怕死的,中國人民是殺不完的。總有一天,我們要向你們討還血債!”說完縱身跳下土坑。

平島和幾個鬼子同時抽出戰刀,再一次威脅說:“你投降不投降?”郭企之不屑一顧,高聲回答:“寧做斷頭鬼,不做亡國奴!”繼而又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華民族解放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隨著企之同誌一聲一聲地高呼口號,敵人一層一層地往他身上埋土。

當黃土埋到企之同誌胸口時,平島最後一次問他:“你投不投降?”郭企之怒視著平島,竭盡全力高聲喊道:“打倒日本強盜!”“打倒屠殺中國人民的劊子手!”

他那視死如歸的氣勢和凜然磅礴的口號聲,表現了中華民族優秀兒女的威嚴和不屈的精神。模範縣長郭企之,就這樣壯烈犧牲了。

熱河烈士陵園

概況

熱河烈士陵園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區南部的鬆鶴山上。坐西朝東,占地麵積8萬平方米。園區內鬆柏蒼翠,建築古樸,與曆史文化名城格調相符。主要建築有高達31.6米的紀念碑和1500平方米的三座陳列館。2009年5月,熱河烈士陵園被中宣部評為第四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走進大門拾階而上,依山就勢的98級台階,寓意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九一八”國難,永遠不會忘記日本帝國主義在侵華戰爭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通過長達百米的寬闊甬道,占地1200多平方米的紀念碑主體展現在眼前。紀念碑由花崗岩砌築,高達31.6米。碑身正麵,朱德元帥親筆題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個金色大字熠熠生輝。

紀念碑的後麵是占地420平方米的“陳列館”。展廳正麵懸掛著蕭克將軍題寫的“陳列館”牌匾。

熱河烈士陵園於1956年破土動工,1965年竣工並正式開放。原熱河省省長李運昌親筆題寫了館名。

建館60餘年來,收集了數千萬字的烈士資料和大量的革命文物,保存了5000多名烈士英名錄。館藏著名烈士有:抗日民族英雄孫永勤,共產黨早期活動家、熱河民軍司令陳鏡湖,冀東軍分區副司令員包森,遷遵興聯合縣縣長姚鐵民,西安事變中捉蔣功臣劉桂五,全國戰鬥英雄董存瑞等數十位烈士事跡。其中團職以上30餘名,立卷達200多名。

熱河回眸

承德,古稱熱河,位於河北省東北部、遼寧省南部及內蒙古自治區的東南部。1949年1月10日成立熱河省人民政府,轄承德市、圍場、隆化等16縣4旗。總麵積為19萬平方千米。1956年1月熱河撤銷省建製,承德市劃歸河北省。

熱河人民富有光榮革命傳統和愛國精神,為謀求解放曾經進行過英勇頑強的鬥爭,在中國革命鬥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東北,妄圖實現吞並整個中國的野心。熱河成了它前進道路上的重要障礙,隻有占領熱河,才能屏蔽滿洲,威懾平津,控製中原。

1933年2月,日軍分三路進犯熱河。國民黨奉行不抵抗政策,日軍不費一槍一彈就占領了熱河省會——承德。熱河人民從此陷入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法西斯統治中。

熱河人民不甘淪為亡國奴,湧現出一大批愛國誌士,抗日的烈火在熱河大地上熊熊燃燒起來。

1938年6月,熱河人民為了反抗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動了震驚中外的冀熱邊抗日大暴動,在熱河境內建立了11個抗日縣政權,組織了眾多的抗日遊擊隊和民兵,在長達500千米的長城沿線同敵人展開了艱苦卓絕的鬥爭。

經過12年半的浴血奮戰,熱河人民付出了10餘萬人犧牲的代價,終於在1945年8月打敗了日本侵略者,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完全勝利。

在解放戰爭中,中國共產黨以熱河為中心,建立了冀熱遼革命根據地,為挺進東北,解放華北做出了重要貢獻。

熱河抗日民族英雄孫永勤

孫永勤,1893年生於今興隆縣孫杖子村的一個富裕農民家庭。為人正直,性格豪爽,在家鄉黃花川一帶威望很高。當時統治熱河的湯玉麟,橫征暴斂,把熱河變成了人間地獄,民不聊生。為保護家鄉,各地紛紛組織武裝,成立火會。由於孫永勤有勇有謀,先後被推舉為黃花川火會副頭領、頭領。孫永勤帶領火會弟兄,不畏強敵,多次打退土匪的騷擾和進攻,贏得了“黑臉門神”的綽號。

日軍占領熱河後,首先推行“土地等級政策”,搜刮人民的財稅,後來推行“銳器回收政策”,強迫農民無償上繳所有槍支。孫永勤親眼目睹鄉親們的悲慘遭遇,決定奮起反抗。於是,孫永勤率16位農民,共計17人,在一座廟中歃血為盟。宣誓“頭可斷,血可流,敵不死,誌不屈”,正式成立民眾軍,在長城以北的深山裏與日偽軍展開了殊死搏鬥。

孫永勤的行動受到了中國共產黨的關注。1934年5月,中共遵化縣委秘密派軍事幹事與孫永勤會晤,並介紹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和政策。孫永勤的政治視野和思想一下子得到了升華。他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將人數已發展成5000餘人的民眾軍改為“抗日救國軍”,並對部隊做了抗日到底、聯係群眾的教育。整編之後的救國軍煥然一新,被群眾親切地稱為“及時雨”、“仁義之師”。

日本關東軍對孫永勤采取了招撫、圍剿兩種方法,都無濟於事。既然在長城以北的山林地區消滅不了孫永勤,日軍想出了一個非常陰險的計謀:用重兵從東、西、北三麵進攻,強行逼迫抗日救國軍入關,在異常荒涼、無險可守的茅山地區殲滅。

1935年5月初,在日本關東軍的瘋狂圍堵下,救國軍被迫入關。在突圍中,孫永勤壯烈犧牲。救國軍除少部分突圍成功外,其餘全部殉國。

轟轟烈烈的孫永勤抗日救國軍的抗日鬥爭被鎮壓下去了。在這一年半的時間裏,孫永勤率領抗日救國軍將士與日偽作戰200多次,攻克敵人據點100餘處,斃傷俘日偽軍5000餘人,沉重地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抗日救國的決心,受到了中國共產黨的高度讚揚。

1935年8月1日,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中共中央發表的《為抗日救國告全國人民書》(《八一宣言》)中,讚揚孫永勤為抗日民族英雄。

孫永勤雖然犧牲了,但幸存下來的官兵就如同一把火種,撒向了燕山腳下,長城內外,他們繼續頑強地堅持著抗戰。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位於北部邊疆,東西直線距離2400公裏,南北跨度1700公裏,橫跨東北、華北、西北三大區。內蒙古在日軍侵華政策中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占領蒙古既可以進軍我國大西北,侵占寧夏、甘肅、青海乃至新疆,在西北建立偽“回回國”;同時東部可與偽“滿洲國”相連,處在“防止赤化的壁壘的位置上”。從“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侵犯內蒙古東部,從此蒙漢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了長達14年的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鬥爭,是抗日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