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個體層麵上,促進共青團團員與青年自組織成員的相互融合與滲透。團的基層組織處於共青團與青年的邊界,使基層團組織保持與廣大普通青年的聯係,是共青團實現根本功能和價值的路徑、載體和渠道。所以,共青團的工作應從兩個方麵展開:一方麵,鼓勵共青團團員積極參與各種青年自組織,開拓青年團員的視野,鍛煉他們各方麵能力,滿足其多元化的需求。特別是團幹部應經常深入到青年中最具人氣的網絡論壇,了解青年的思想動態,傾聽青年的意願和呼聲,同時參與討論,引導論壇話題向更加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團幹部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特長和愛好參與到青年自組織之中,直接影響和帶動自組織的發展。另一方麵,共青團要主動吸納青年自組織中的骨幹分子和優秀成員加入共青團,並委以相應的團內職務,將優秀的青年自組織人才吸納為團委委員,讓青年自組織代表在團組織中有一席之地。
其次,在組織層麵上,加強共青團組織與青年自組織之間的聯係。共青團組織尤其要發揮自己在管理、資金等方麵的優勢,大力幫助和扶持青年自組織發展。共青團可以開展對青年自組織的核心成員的教育培訓工作,為他們創造學習、提高的機會,開闊他們的視野,提升他們的素質;根據不同性質的自發性組織,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對於主動承擔社會義務的積極型自發性組織,從財力、物力、人力等方麵,積極創造條件,給予鼓勵,對於基於自身愛好而形成的自發性組織及青年學生社團類型的自組織,可適當介入,側重引導,而對於消積型自發性組織,則需嚴格管控,積極引導。
最後,在製度層麵上,構建以共青團為核心的青年組織體係。把優秀青年自組織作為青聯的團體會員單位,成立青年自組織聯盟,整合青年工作的社會資源,發揮青年資源的聚集效應。通過青年聯合會建立青年自組織的平台,以加強聯係、提供服務、開展活動為手段,把更多的自發性組織凝聚在體製內青年組織周圍,建立“同心多圓”的新型組織體係,架設團組織與青年自組織的良性溝通渠道。要向青年自組織開放政府的部分資源,建立青年自組織資源支持係統,在場地租借、社團孵化、項目指導、骨幹培訓等方麵,給予青年自組織切實的幫助。最終建立以黨為圓心,共青團、青聯學聯、高校社團和青年自組織依次構成向外延展的同心圓的新型青年組織體係。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積極承擔政府對於青年自組織的監督管理職能,引導青年自組織進行合法登記注冊,逐步規範其組織運作,保障青年自組織沿著法製化的軌道健康發展。
我們要從青年需求的角度出發,追求適時與適度,妥善處理好團組織與自發性組織的關係,使兩者達到和諧統一,共同引領當代青年運動的發展。青年自組織的發展給共青團工作帶來了機遇與挑戰,青年自組織的快速發展開拓了團組織建設、團活動開展的視野,在青年自組織的繼續發展中,有了共青團的介入也會使青年自組織更加規範化,能夠朝著更有利於社會的方向發展。
(三)“奮鬥的青春最美麗”——青年運動的行為取向。
中國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為廣大青年施展青春才華,報效祖國,實現自身價值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在這一過程中,青年人的熱情需要點燃,涓涓細水需要彙集成洪流,需要通過青年運動來整合力量。同時,更需要堅定理想信念,增長知識本領,錘煉意誌品質,矢誌奮鬥拚搏,以實際行動投身於社會實踐之中,這同樣需要青年運動的組織動員和積極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