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青年肩負民族複興重任:中國青年運動的展望。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是中國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青年運動隻要牢牢把握這一主題,組織動員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黨的領導,為祖國和人民奉獻青春,就一定能夠承擔起民族複興的重任。
(一)“與信仰對話”——青年運動的價值理念。
進入新世紀以來,由於深受市場和互聯網的雙重影響,青少年的成長環境也變得更加複雜起來,市場規則對傳統價值的解構,外來思想對本土觀念的衝擊,夾擊著廣大青年並不穩定的思想信念和價值立場。這一方麵雖有利於青少年增長見識,在相互衝突的各種觀念中提高辨識能力,堅定理想信念,但同時也麵臨著誤入歧途的危險。因為青少年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政治立場並沒完全成熟起來,許多錯誤、消極和反動的思想觀念往往也會蒙蔽他們的眼睛,使他們一時難以明辨是非善惡。在各種思想和價值觀念激烈交鋒和競爭的時代,青年運動必須高舉思想旗幟,堅定理想信念,在黨的領導下團結和引導廣大青年,促進思想和道德意識的健康成長。
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5月寄語廣大青年:“有信念、有夢想、有奮鬥、有奉獻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當代青年建功立業的舞台空前廣闊、夢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希望大家努力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中國夢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應該牢固樹立的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帶領人民曆經千辛萬苦找到的實現中國夢的正確道路,也是廣大青年應該牢固確立的人生信念。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偉大進程中,當代青年運動隻有堅守這一理想信念才能擔當起曆史重任,書寫無愧於時代的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還指出,曆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麵對當今世界的複雜變化,麵對信息時代各種思潮的相互激蕩,麵對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社會現象,明確青年運動的價值導向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當代青年運動必須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引導廣大青年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加強道德修養,提高明辨是非能力,承擔社會責任,引領社會風氣。
(二)“我的青春我的團”——青年運動的組織主體。
新世紀青年運動要在民族複興大業中擔當重任,組織主體既需要實現多元化,也需要在多元主體之間建立統一的協調機製,以便形成合力共同推動中國青年運動的發展。共青團與青年自組織之間不是對抗的關係,也不是上下級關係,而是某種意義上的平等合作關係。雙方之間隻要進行合理定位,堅持優勢互補、共生共榮的原則,都能夠在推動新時期的青年運動中發揮著對方所無法替代的積極作用。同時,不可否認的是,共青團在人力、物力和財力方麵要優於青年自組織,青年自組織的進一步發展壯大離不開共青團的支持與幫助。共青團有責任也有義務從各個方麵扶持青年自組織。因此,在建立青年運動主體多元統一的協調機製中,共青團無疑需要發揮出主導作用,積極主動地對青年自組織進行社會整合。這種整合路徑不是單一的、局部的,而是全方位、多層次的整合方法。共青團應從個體、組織和體係建構三個層麵著手對青年自組織進行社會整合,以使其充分發揮優勢和作用,並實現共青團和青年自組織的共同發展與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