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倫敦蒙難(1 / 3)

1895年最後的第三天,孫中山再次來到檀香山哥哥孫眉的家裏。一進屋,他的雙眼就四處張望。哥哥懂得他的心情,望著弟弟對裏屋點點頭。孫中山慌忙走進裏屋,看到母親、妻子和一對兒女,一時間臉上露出放心的笑,過去親了親兒女,便邀哥哥到後院去談談。

早在1884年,孫中山剛滿18歲時,便在父母的操辦下娶了香山縣裏商人盧耀顯的女兒盧慕貞,此時已有了兒子孫科(1891年生)和女兒孫娫(1895年生)。

孫中山在知道起義的秘密泄露後,即刻通知了有關同誌和自己的親人迅速轉移,自己也即經香山唐家灣秘密轉到澳門,在葡萄牙籍友人飛南第的幫助下抵達香港。

本來,孫中山打算留在香港繼續領導革命,可當時的英殖民地香港政府已答應清政府,五年內禁止孫中山等人進入香港。

情況如此,孫中山隻好與陳少白、鄭士良東渡日本神戶。在日本活動了兩個月,於1895年11月中旬在橫濱成立了興中會分會。又過一個月,孫中山從橫濱轉赴檀香山。臨行前,他果斷地剪掉辮子,改穿西裝,以表示與清朝決斷,聽了孫中山的介紹,孫眉沉思良久,然後望著西裝革履的弟弟,輕輕地問道:“今後該怎麼辦?”

“總結這次起義失敗的原因,雖然有許多方麵,但勢單力薄是最主要的。所以我認為,要推翻清王朝,當務之急是聯合更多的華僑,壯大革命的力量。為此,我要到美國、英國華人聚集的舊金山、芝加哥、紐約、倫敦去,宣傳革命,聯絡華僑。”

因為興中會有諸多的事情要處理,孫中山在檀香山滯留了半年,直到1896年6月,才抽出身來,趕赴舊金山、芝加哥和紐約等地。三個月後,孫中山乘“麥竭斯的”號輪船東行,來到英國利物浦,10月1日抵達英國倫敦。

早在清廷得知廣州起義的消息時,就已經下令懸賞捉拿孫中山等起義誌士,傳諭兩廣總督務必揖拿孫中山。為此,孫中山以後的行蹤,都在清廷的追蹤之下,隻是每每都被孫中山機敏地避過,所以一直未遭毒手。

孫中山的恩師康德黎,這時已回到了倫敦居住。在他從中國回歸英國的途中,碰巧遇上了由日本趕赴檀香山的孫中山。師生依依惜別時,康德黎給孫中山留下了自己在倫敦的住址。孫中山此次一到倫敦,就立即找到康德黎寓所。

師生在歡樂中重逢,孫中山受到康德黎夫婦殷勤款待,安排孫中山住在離他們寓所不遠的葛蘭旅館。

為了聯絡更多的人來支持推翻清王朝的革命,孫中山每天早出晚歸,拜訪友人,會見友人的友人。這其中,就包括了孟生這樣的朋友和一位香山籍的老鄉鄧廷鏗。

在到達倫敦的第十天,1896年10月11日,正是一個星期日,孫中山一早便出門,他要去康德黎家,看望他們夫婦,然後隨他們到教堂去祈禱。

這是一個大風肆掠的早上,孫中山從葛蘭旅館出來,一陣風撩起他大衣的一角,他緊了緊大衣,匆匆地朝康德黎家走去,剛拐過一個彎,便見到了老鄉鄧廷鏗。

“這麼早,急著要上哪裏去?”鄧廷鏗像是很隨便地問道。

“是你啊,我這是去看我的一位老師。”

“我有件事情想告訴你。”鄧廷鏗說,故作神秘地四處看看。

孫中山靠近他,輕聲地問:“你是不是聯絡到同誌了。”

“是的,我昨天遇到了幾個人,都是很愛國的華僑,你能不能跟我到我那裏去,我……”

“行,我們走吧。”

孫中山打斷鄧廷鏗的話,示意他在前麵帶路。

走過一條街再向右拐進去不遠,鄧廷鏗領著孫中山走進一所房子。剛進大門,孫中山立刻感到情況不對,停下來正要發問,大門已被關上。從側麵衝出來幾個留著長辮的大漢,一擁而上把孫中山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