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倫敦蒙難(3 / 3)

“先生,你知道中國的皇帝嗎?”孫中山輕輕地問他。

柯爾搖搖頭。

“中國現在實際上的皇帝,是個女人……”

孫中山用他那頗有磁性的聲音,給這位大清國駐英國使館的清潔工柯爾講慈禧太後,講她如何在日本軍艦已經在向中國開炮時還挪用中國海軍的軍用款修建她那豪華的宮殿,講自己對這事的言行,講自己這次被送回國會受到的懲罰……

最後,柯爾動心了,輕輕地問道:“先生,我能夠幫你嗎?”

“能。”

“該怎麼幫你呢?”

“你隻要把一封信交給住在前麵不遠的康德黎先生手上就行了。”

“康德黎,就是那一位剛從中國歸來不久的先生?”

“對,就是他,他是我的恩師。你知道他,我非常高興。”

“這事我願意幫你,快把信給我。”

“我這就寫信,你先去清掃那邊,回頭過來取信。”

柯爾點點頭離去。

孫中山重新給康德黎寫了一封信,內容跟昨天裹著銀元扔出去的差不多,隻是在信後又添了項內容:看信後請照應這個送信的人,他叫柯爾,因為我,他很可能失業,請一定照應好他。

1896年6月17日深夜,康德黎已經入睡,被一陣敲門聲驚醒:“這麼晚了,會是誰呢?”康德黎自言自語,起身去把門打開,一個陌生的青年站在他麵前,正困惑時,柯爾遞來孫中山給他的信。

康德黎把信看過之後,立即說:“柯爾,你做了一件好事,我為你感到高興。明天,明天請你務必來我家一趟,現在我要去為他辦些事情。”

康德黎說完,連夜趕到蘇格蘭場警署,請當地警官幹預此事。回到家裏,靠在沙發上迷糊了一下養養精神,看天色已亮,即刻去找到孫中山在香港就認識的英籍朋友孟生。

康德黎向孟生講明了孫中山此時的處境,倆人商量幾句,救人如救火,趕緊去到外交部,報告孫中山在倫敦被綁架的事情。看到外交部官員對此事冷漠的樣子,倆人知道他們不會出手救孫中山,於是趕緊又到清朝駐英國大使館去當麵交涉,卻遭到了更加冷漠的對待。

“怎麼辦,我們就眼睜睜地看著孫文被運回他的國家,讓他們的政府殺死?”康德黎心急如焚,在屋子裏走來走去。

“目前,我們需要些時間。”

“對,我們可以想辦法,爭取一點時間。”康德黎冷靜下來,思考著:“這樣,我們再去告訴清使館,說他們囚禁孫文的事倫敦上下都知道了,英國政府和倫敦警署將出麵幹涉。”

“這是個好辦法,他們會因此有所顧及,減緩運送孫文回國的步伐。”

“我們走吧。”

康德黎提議,倆人匆匆地走出門去。在車上,孟生小聲地說:“這事,我們要做成真的。”

康德黎轉過頭來,問詢地望著孟生。

“我們還要去報社對記者講述這件事情,讓他們把孫文被綁架的事情披露出來。”

“對,我們還要派幾個人,守候在清使館外,隨時監視他們的行動。”

兩個英國人,為了援救一個中國的革命者,緊張地忙碌起來。

1896年10月22日,英國《環球報》以“驚人消息!”為題,披露了中國革命家孫中山在倫敦被綁架的事件。文章見報後,多家報紙記者紛紛前來采訪康德黎,然後相繼在自己的報紙上予以報道。

當天,上千同情中國革命的倫敦市民,湧向清使館,抗議清廷的非法綁架。

第二天,1896年10月23日,孫中山在熱情的倫敦市民歡呼聲中,走出清使館,恢複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