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宋耀如的回信,孫中山倒抽了一口冷氣。
然而,反對宋慶齡與孫中山的,不僅僅是宋耀如一個人,更有宋慶齡的母親。這個善良的基督教女人,含著淚對女兒說:“你不能跟他在一起,他是你父親的同輩,隻能做你的叔輩。”
“不,我要跟他,一定要跟他在一起。”
看到女兒這麼堅決,做父母的隻好將宋慶齡軟禁在家裏。
最讓孫中山痛苦的,不僅是宋慶齡的父母,還有許多是他共患難的戰友,諸如胡漢民、朱執信、汪精衛、廖忡愷等人,他們對他與宋慶齡的婚戀,都一致地表示反對。大家紛紛地勸說他:“先生,請不要這樣!”
“展堂(胡漢民字)、執信!我是同你們商量國家大事的,不是請你們來商量我家庭的私事。我可以告訴你們,我是人,不是神,我有權力追求我的愛,除非慶齡她不愛我,隻有這樣我才可以放棄。”
在對宋慶齡的愛情方麵,孫中山表現得異常執著。讓孫中山欣慰的是,這事宋慶齡跟他一樣的執著。就在孫中山堅定地回答戰友們的話時,在女傭的幫助下,宋慶齡穿著高跟鞋,爬上高高的窗台,然後跳下來逃出,渡海來到日本。
宋慶齡在給弟弟宋子文和妹妹宋美齡的信中坦率地說:
“請你告訴父親,我僅有的歡樂,隻有和孫博士在一起時,才能獲得,請他不要為我傷心。”
“我一生最大的快樂,是和孫先生一起為中國而奮鬥中獲得的,我情願為他做一切需要我去做的事情,付出一切代價和犧牲!”
這個剛剛長大的女孩,因為愛情,她成熟了,把自己的初戀,與那個大時代下的國家、民族命運聯係到了一起。
可憐天下父母心。宋耀如和妻子看著女兒空空的閨房,看著砸開了的後窗,看完女兒留下的一封告別信,他們痛苦不堪。
母親長聲地痛哭,正患著肝病的父親卻還要咬緊牙來勸慰母親。緊接著,這對慈愛的父母乘上一艘前往日本的輪船。
他們還想著要趕上女兒,勸她回來。可他們一直追到日本,還是追不上女兒。萬般無奈下,他們甚至去了日本政府。
“我請求貴政府,出麵阻止我女兒與孫文在一起。因為她還沒有成年,是被迫成親的。”
日本政府派人去了解了情況,回答說:你女兒已經21歲,親口說願意嫁給孫博士,我們政府不能幹預。
宋耀如已經毫無辦法了,他對著蒼天凝視很久,長長地歎一口氣,獨自一人去找孫中山。
“我要見搶走我女兒的總理!”站在孫中山的公寓前,宋耀如怒氣衝衝地說。
這時大家都勸孫中山躲起來,可孫中山根本不聽:“我必須去見他,告訴他慶齡在我這兒不會受半點委屈。”
當孫中山出現在大門口時,宋耀如久久地望著他。孫中山開口勸他進屋,怒發衝冠的宋耀如卻倏地就雙膝跪下了。
孫中山大吃一驚,想去扶他,隻聽宋耀如說:“我的不懂規矩的女兒,從此就拜托你了,請千萬多關照!”
完了,宋耀如連磕三個響頭,起身掙紮著蹣跚地離去。
孫中山望著這位戰友,眼圈紅了。
後來,在宋慶齡快80歲的時候,在給老友愛潑斯坦的信中提到了這段往事:
“我的父母看了我留下的告別信後,就乘一班輪船趕到日本,想勸我離開丈夫,跟他們回去……我母親哭著,正患肝病的父親勸她,然後自己跑去向日本政府請求,說我尚未成年,是被迫成親的!當然,日本政府不能幹預……盡管我非常可憐我的父母——我也傷心地哭了,但我拒絕離開我的丈夫……我愛父親,也愛孫文,今天想起來還難過,心中十分沉痛。”
宋耀如夫婦阻婚未成,不久便讓人給送來一套古家具和百子綢緞,作為宋慶齡的嫁妝。更難能可貴的是:見多識廣、通情達理的宋耀如很快與女兒、女婿和解,一如既往地支持孫中山的革命事業。
袁世凱鎮壓了“二次革命”後,於10月6日出任民國第一任正式大總統,11月4日,他又以“叛亂”罪名下令解散國民黨,驅逐國會內國民黨籍議員。由於人數不足,國會無法運作,不久即被解散。
變成專製總統的袁世凱,到1915年,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違做起了皇帝,稱為洪憲帝政。由於蔡鍔等人反對,袁世凱在蔡鍔發動的“護國戰爭”中被迫摘下皇帝的帽子,並於1916年6月6日死去。他分化了的北洋軍閥,仍然掌握統治大權,繼續實行獨裁。
為維護臨時約法,恢複國會,聯合西南軍閥共同反對北洋軍閥的獨裁統治,孫中山回到中國,領導掀起了“護法戰爭”,組織護法政府並就職為“大元帥”。
因為實力有限,西南軍閥又各打自己的算盤,在與操縱中央政府的直係軍閥勾結後,便處處排擠孫中山。孫中山憤然辭職,在挫折和失敗後,從俄國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五四愛國運動中看到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