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最後的遺言(1 / 3)

9月的橫濱,空氣中有一種馨人的香味,撲鼻的甜爽讓人直想深深地吸幾口氣。宋慶齡心裏充滿歡樂,跟著父親宋耀如和姐姐宋靄齡,前去孫中山在日本的寓所。

1908年,宋慶齡15歲,帶著妹妹宋美齡去美國留學;5年後,1913年她獲得了佐治亞洲威斯瑞安女子學院文學學士學位。當她坐上了歸國的遠洋輪船,剛到加利福尼亞時,收到父親的一封電報。

“慶齡,速來日本橫濱!”

孫中山與袁世凱在北京見麵後,便傾力來發展中國的實業。

“在十年內,我要在中國修建20萬裏的鐵路。”孫中山給自己定下了十年的奮鬥目標,立馬到各省去實地考察。

不久,1913年3月,由同盟會改組成的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被暗殺,結果查出袁世凱是指使人。孫中山隻好暫時放下為謀民生、發展中國實業的事,振臂高呼,號召南方各省起兵武力討伐袁世凱(史稱“二次革命”)。

可是,此時的袁世凱羽翼早已豐滿,兵強馬壯,很快鎮壓了各路革命軍。二次革命失敗,孫中山遭到袁世凱通緝,隻好趕赴日本尋求支持,再圖發展。

宋耀如一直都是孫中山革命最堅定的追隨者,孫中山“二次革命”失敗流亡日本,他也跟著到了日本。

孫中山第一次在宋家見到宋慶齡時,她還隻有一歲。二十年過去,原本一張稚嫩的小臉已然是花樣的美麗千般的嫵媚,再輔之以高雅的儀態,靈慧的神情和一種獨有高貴的風韻,致使孫中山第一眼看到,就為之心頭一顫,原本有些冰冷的心,也勃勃然熱騰起來。

孫中山到了日本後,很快在日本建立起中華革命黨,兩次發表討伐袁世凱的宣言。基於原本組織有些渙散的狀況,這時的孫中山要求黨員要按手摸宣誓,對他絕對效忠。這要求遭到一部分國民黨人的反對,一些原來在同盟會中重量級人物如黃興、李烈鈞、柏文蔚、譚人鳳等都表示異議,甚至離他而去。

孫中山的心感到有些冷,卻因宋慶齡的出現,一下子就騰騰地熱呼起來。

而宋慶齡呢,由於父親的影響,一直就很仰慕孫中山,她到橫濱不久給老師的信中寫道:“我也很自豪地帶了一封致他(孫中山)的私信。”這時的孫中山,已是她心中非常敬仰的人物。

事也湊巧,就在宋慶齡到橫濱後不久,1914年9月,姐姐宋靄齡要回上海與孫祥熙結婚。於是,宋慶齡替代了姐姐,做了孫中山的秘書。

“我當時還不是愛他,而是出於敬仰。我偷跑出去協助他的工作,是發自一個少女浪漫的念頭——但這是一個好念頭。我想為拯救中國出力,而孫博士是一位能夠拯救中國的人,所以,我想幫助他。”宋慶齡後來對這時的自己回憶說。

在她給留在美國的妹妹宋美齡的信中,更是坦率地陳敘了自己工作的愉快和對孫中山的情感:“我從來沒有這樣快活過。我想,這類事是我從小姑娘的時候就想做的。我真的接近了革命運動的中心……我能幫中國,我也能幫助孫博士,他需要我。”

愛情讓孫中山變得年青,他用另一種方式來開展他對所愛女人的追求。經常地送她一些中國文學方麵的書籍,把一些有關當代政治方麵的英文書放在她的書桌上,鼓勵她的工作,同時也關心她的學習和生活。

有一天,孫中山從宋慶齡的目光中讀到了一種女人的愛戀時,便不失時機地向她求婚。

結果,羞澀中不乏欣喜的宋慶齡果然答應了。可就在這時候,母親病了,宋慶齡要陪母親回國看病。

孫中山送她們母女到港口,回來後竟然出現了有生以來第一次茶飯不思的現象。他把打開了的書放在麵前,目光卻凝視著遠處,滿眼都是宋慶齡的儀態和神情。

“您是不是患了相思病?”經驗豐富的房東梅屋夫人看出來了,擔心地問孫中山。

“是的,我忘不了慶齡,遇到她以後,我感到有生以來第一次遇到了愛,知道了戀愛的苦樂。”

“可是,你隻比她父親小三歲,你們倆年齡相差太大,結婚是會要折壽的。”

“是嗎?就算是這樣,如果能與她結婚,我即使是第二天死去也不後悔。”

梅屋夫人聽了孫中山的話,眼睛濕潤了。一個女人,一生能遇到這樣愛她的男人,是幸福的!她在心裏說。

這時的孫中山,在思念宋慶齡的同時,一種擔心湧上心頭:“她的父親,會不會接受我呢?”

於是,孫中山給宋耀如寫信,一封非常委婉含蓄的信,他想試探一下宋耀如對他與宋慶齡愛情的看法。

“如果,你最心愛的女兒,愛上一位她父親的同輩,而且是已經結婚生子的人,不知你的看法如何?”

“首先,我相信自己的女兒不會這麼做,她恥於和妾談話,怎麼會想讓自己成為這樣的人。您知道,在熱海的時候,她甚至從未和張靜江的二房說過話,此外,不論是誰,我們不允許女兒和一個已有家室的人結婚。對於我們來說,好的名聲遠比榮譽和麵子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