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事與願違 有夬乃止(1 / 2)

順治十二年,嚴豫潛心著述《神草醫論》,其中記述了他曾經遇到過的神藥奇方,其中離奇古怪的藥物頗多,令人匪夷所思。他的醫書尚未完成,就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江夏、漢口和漢陽的名醫對嚴豫著述此種醫書多持批判態度,認為嚴豫此舉實為沽名釣譽,背離醫道,得不償失。有些名醫甚至寫信給嚴豫,橫加指責,希望嚴豫停止著述《神草醫論》。剛開始,嚴豫覺得這些名醫隻會因循守舊,不知推陳出新,而且心胸狹窄,容不得別人有所成就。後來,他收到十七封信,都是各地的名醫寫給他的,勸阻他不要著述《神草醫論》,否則必將害人害己。嚴豫不由得產生一種四麵楚歌的感覺,莫名的擔憂縈繞在他心頭。他反問自己,難道他不該把他驗證過的神藥奇方編篡成冊,讓它們更加完善,醫治更多的人嗎?難道他的良苦用心同行們不理解嗎?他開始猶豫不決,不知還要不要繼續編著他的《神草醫論》。於是他卜了一卦,卦象是夬卦,五陽在上,一陰在下。嚴豫看到夬卦時,十分驚訝,夬卦的卦象無疑是在提醒嚴豫他的處境很尷尬,宜謹慎從事,適可而止。嚴豫開始懷疑自己,著書的工作也暫時停止了。

這年藥材祖師大會在漢口召開,嚴豫也在邀請之列。會場中間是呂洞賓和李時珍的塑像。各方名醫前來赴會,相互交流。嚴豫帶著徒弟韓蒙上前向呂洞賓像和李時珍像進香。眾人見嚴豫到來,無不關注。荊州名醫張白琪問道:“嚴大夫,聽說你醫術超群,能起死回生,可是真的?”嚴豫謙遜地說道:“張前輩過獎了,我隻是一個平常的大夫,何談起死回生,純屬傳聞,不足為信。”漢陽名醫杜靈鶴問道:“聽說嚴大夫在著述一部《神草醫論》,其中論述了一些神藥奇方,能起死回生,藥到病除。不知嚴大夫何時發表此書,也好讓我等開開眼界。”嚴豫急忙低頭抱拳說道:“不敢,不敢,小醫偏方,豈敢躍居書端,遺誤他人。”襄陽名醫夏可明說道:“嚴大夫,你善用神藥奇方,醫人不少,療效顯著,真不愧是杏林新秀啊!”嚴豫也讚道:“夏前輩醫術超群,濟世活人無數,桃李滿天下,與前輩相比,實在是班門弄斧,望塵莫及。”眾人見嚴豫言辭謙和,態度恭敬,毫無高傲之氣,也不提說要發表《神草醫論》,便對嚴豫以誠相待。

名醫夏可明很賞識嚴豫,對嚴豫讚賞有加。二人私聊時,他對嚴豫講述了一些他當年初出茅廬的經曆,離奇而荒誕,如同今天的嚴豫,對神藥奇方充滿了興趣,對經典醫學反倒不是很熱心。他的一生也經曆了一些大的波折,讓他刻骨銘心。他最後送給嚴豫一句話,要嚴豫謹記。言曰:“小醫醫人以藥,大醫醫人以方,神醫醫人以德。”嚴豫聽後便起身拜謝,似有極大的領悟。這次藥材祖師會,嚴豫認識了一些名醫,得到了許多忠告,令他受益匪淺。他覺得自己的確有些淺顯和偏見。現在著書為時尚早,一切現有的成就仍需時間的考驗。於是他決定暫不著書,繼續鑽研醫學。

順治十三年春,嚴豫研製出一種神秘的藥丸,對婦女的痿症療效顯著,上門求藥者絡繹不絕。嚴豫見自己研製的藥丸百試不爽,頗為高興,於是求謝小蕊隨他一起回世外桃源探望他的父母。謝小蕊考慮了一下,便答應了。謝小蕊不願意孩子跟著他們一路奔波,便將孩子交給她母親李清蓮照看,然後和嚴豫一起去了山西靈空山。

兒女成雙的謝小蕊,身為人母,多了幾分慈祥和溫柔,少了幾分當年的俠女氣概。相夫教子成了他最主要的任務,舞槍弄棒的機會卻逐漸地減少了。但是豪門深府、錦衣玉食的生活並沒有完全改變她與生俱來的俠骨柔腸,反倒讓她變得更加成熟穩重。夫妻二人跋山涉水來到靈空山,時至盛夏,天氣酷熱,他們來到桃林的小溪邊,洗去臉上的汗水。溪水清潔冰涼,稍稍去除了一些暑熱。嚴豫讓謝小蕊在桃樹下休息,自己去找一線天。不一會兒,謝小蕊聽到嚴豫大聲叫她,她跑過去一看,隻見一座山崖突兀而起,中間有一道岩縫,溪水叢岩縫中嘩嘩流出,十分神奇。嚴豫叫謝小蕊到一線天跟前,指著石碑說道:“蕊兒,你看石碑上有一首詩。”謝小蕊張目看去,果真有一首詩刻在石壁上。詩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