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十三年六月初五是娜拉楊的生日,謝楊為他母親大辦壽宴,廣發請柬,謝氏一門幾乎都在邀請之列。嚴豫和謝小蕊接到請柬後,決定帶著孩子們一起去祝賀。李清蓮和謝明傑的妻子陳氏也準備前往重慶,為娜拉楊慶祝生日。於是一大家人同船而行,前往重慶。一時間照母山別墅熱鬧非凡,先是工匠忙前忙後,把整個別墅妝扮了一番,然後,又是廚子和用人請了一大堆。六月初五那天,賓朋滿座,一派喜氣。東邊有喜劇,西邊有舞蹈,你唱你的,我跳我的。漢人大多在看四川戲劇,苗人則在一起挑起祝福的舞蹈,邊跳邊唱,其中的快樂絲毫不亞於去看川劇。
享受著生日的歡慶,和人們潮水搬的祝福,娜拉楊掩飾不住心中的愉悅,同苗族少女手挽手為眾人跳起她最熟悉的舞蹈,迎來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她那緩慢而優雅的舞姿和那幸福的笑容在這一刻驅散了所有的憂愁和煩惱。這位沉寂已久的母親變得激情高昂,似乎回到了年輕的時代。歲月和病魔無情地摧殘著她的身體,讓她失去了當年那種驍武平陵之氣,多了許多滄桑和年邁。想當年她曾經也是江湖上叱吒風雲的女中豪傑,在黔東南和重慶橫行無忌,無人敢惹。是她讓日月神教卷入了中原的武林爭霸,幫助她的丈夫謝鴻英登上武林盟主的位子。現在的她除了和兒媳散步聊天,疼疼孫子已無事可做了。今天她突然跳起舞蹈來,著實令家人驚喜萬分。她的知心侍從丹雅看到娜拉楊跳舞時愉悅的表情,激動的潸然淚下,也許這是她心中壓抑多年的痛苦的一種釋放吧。因為,她和娜拉楊名為主仆,實為姐妹。兩人相伴四十餘年,彼此的情誼已經超越了親人。所以娜拉楊的快樂就是所有人的快樂,大家都沉浸在一片歡慶祥和的氣氛當中。
生日過後,娜拉楊挽留李清蓮等近親多住幾日,李清蓮便和女兒及兒媳在照母山別墅多住了幾日。其間娜拉楊和李清蓮似乎有說不完的心裏話,一幫女人整天在一起喝茶聊天,也無什事。嚴豫在重慶或拜訪同行,或遊覽山水。他聽說這照母山有個孝母泉,便想上山去看看。
初七,嚴豫和他的徒弟一起去照母山拜佛、遊覽。行至一處清泉旁,隻見那清泉從一個石頭刻成的龍嘴中噴吐而出,下瀉五尺,落入岩下的水潭。水潭旁邊有一石碑,碑上刻有“孝母泉”三個大字,當地人也叫照母泉。嚴豫又看到另一塊石碑上刻著孝母泉的來曆。講的是南宋時,原江北縣洛磧人馮時行,因遭奸臣秦檜陷害,貶至黎州作地方官。馮時行帶著母親和妻子趕去赴任,途經大竹林,見山上山下翠綠成蔭,恰逢其母染病,便在山上結廬而居。本想待母親病愈,再趕去黎州赴任。誰知其母病重,竟至臥床不起,三月不見好轉,令馮時行焦急萬分。母親與妻子深知馮時行王命在身,不能久留,便勸他先行赴任。馮時行既不忍母子離別,更被妻子的深明大義感動,便將結廬而成的山莊取名為照母山莊。其母不久去世,其妻在山莊後院墓地守護三年。回鄉後,馮時行在照母山守孝三年,日夜照母守孝,兼著書立說,表述他憂國憂民,不忘老母養育深恩,照母山因此而得名。
嚴豫讀完這段故事,心中十分感動,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母親。他望著這一潭泉水,泛著水紋,陷入無盡的沉思。突然,他看見她娘出現在水裏,她披麻戴孝,痛哭不已,然後跪在地上,此時水中又映現出他侄女的身體,她正躺在地上,一動不動,雙目緊閉。嚴豫的母親哭著訴說道:“豫兒,小倩死的好慘啊!她年紀還這麼小!都怪我沒有照顧好小倩……”黃氏正說著,黑白無常就要抓走黃氏。嚴豫看到這情景大為驚慌,居然跳進水潭中,大叫道:“放開我娘,不要抓我娘,不要抓我娘……”他在水潭中胡亂折騰,把水潭弄得渾濁不堪。韓蒙看到他師傅精神失常,像發瘋了一樣,急忙下水製止,把他師傅拉上岸來。嚴豫上岸後仍然驚恐不安,神情怪異。他看到那個龍頭正在吐水,便指著龍頭說道:“龍珠,龍珠,我一定要得到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