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鹹恒之道 有複乃和(1 / 3)

順治十七年十二月,魏鼎成之妻甄氏病情已有明顯好轉,嚴豫和魏壽年研製紅丸的工作也圓滿完成。二人從中摸索出不少製藥技巧和方法,彼此鼓勵,相互提示,可謂知己兄弟。魏鼎成聽說紅丸研製成功,欣喜若狂,來到藥房來見嚴豫。嚴豫說道:

“如今紅丸已經研製成功,大嫂隻要按我所說服用紅丸,一年便可痊愈。”

“啊,一年?”

“正是。我為大嫂研製紅丸之前,魏兄曾經答應我三個條件,如今還記得嗎?”

“當然記得,隻要嚴兄弟製出紅丸,救活我妻,我便送嚴兄弟出山,絕不為難。並為嚴兄弟保守香山常青園的秘密。”

“現在紅丸已經研製成功,我可以走了嗎?”

“當然可以,但是嚴兄必須先告訴我紅丸如何服用,為何要一年才能治愈。”

“那是自然,用法我已寫在紙上,大嫂按此方服用,病可治愈。”

魏鼎成接過嚴豫的方子觀看,隻見方子上寫著如下字樣:十五月圓之夜服用第一丸,五日後服用第二丸,十五日後服用第三丸,又逢月圓之夜服用第四丸,再逢月圓之夜服用第五丸,再過兩個月服用第六丸,再過兩個月服用第七丸,再過兩個月服用第八丸,再過四個月服用第九丸。如是一年,病自去。時也,命也。藥也,火也。心也,水也。守其正者既濟,通其邪者未濟。故曰:“仙人頤之以藥,凡人頤之以德。”魏鼎成看完後將信將疑,問魏壽年道:“叔父,紅丸真能治好侄媳的病嗎?”魏壽年答道:“紅丸乃是奧妙之藥,心術正者用之生,心術邪者用之死;用量適者使其生,用量騙者陷其死;用之有時見奇效,用之無時見其毒;用藥悅者去其疾,用藥憤者助其病。尊此四者,可藥到病除。”嚴豫也說道:“仙藥隻應天上有,凡人誤食盡斷魂。自古藥毒不分家,妙手回春在毫厘。還望魏兄謹記”。魏鼎成聽後說道:“多謝。”嚴豫急於返回靈空山世外桃源,便與魏家叔侄告辭。魏壽年執手相送,依依不舍,好似父子送別一般。嚴豫別了魏壽年,便直奔靈空山去了。

正值寒冬時節,天寒地凍。嚴豫剛到靈空山下,天色將晚,下起了鵝毛大雪。嚴豫饑寒交迫,無力爬山,隻好先到山下的鎮上暫歇,準備明日進山。第二天,嚴豫請一個商人為他帶一封信到江夏紫雲山莊,哪位商人聽說收信人會重謝他,於是就答應了。白雪茫茫,冰封山河,幸好地上的積雪不是很厚,所以嚴豫第二天上午就上山了。當他到了那片桃林時,看到一顆顆桃樹變成了玉樹銀花,粉妝白眉,白亮亮的地上一條小溪仍然涓流不止,似乎永遠不知道疲倦。嚴豫沿著小溪盤旋而走,在雪白的地上留下了一個個腳印,連成一條長長的足跡。就在嚴豫暈頭轉向的時候,一線天出現了。石壁上又顯現出一首詩,詩曰:

白雪皚皚蓋蒼山,

難掩冰心慕春暖。

孝心爍爍王母泣,

三陽開泰待來年。

嚴豫回到世外桃源,看到家人安然無恙,她母親的身體健康,心中倍感欣慰。一家人再次團聚,激動的淚水和甜蜜的喜悅讓一切煩惱和憂愁都無影無蹤了。村裏人知道嚴豫回來了,都來到嚴豫家看望嚴豫,問長問短,問東問西。嚴豫上上下下,前後左右,來回應付,大半天才送走鄰居。嚴豫將自己研製的紅丸給她娘服用,她娘服用後,氣色果然一天好比一天。兩個月後,她娘的氣色和年輕人一樣,精神矍鑠,絲毫沒有痿症的跡象。此刻的開心不知不覺間衝散了壓在嚴豫心頭的一塊大石頭,他覺得這一刻的成就勝過了所有的苦難,就像喜馬拉雅山上的一滴雨水,流經山脈,跨過草原,衝下瀑布,奔向大河,彙入長江,最終擁入大海的懷抱,感受著海洋的浩瀚和偉大。

嚴豫在世外桃源盡心地照顧母親,陪母親聊天,散步,做一些家務。空閑之餘,他便去龍池邊和上官雲飛一起釣魚,向上官雲飛講述了他研製紅丸的奇遇和經曆。上官雲飛對嚴豫也讚許不已。到了晚上夜深人靜之時,嚴豫就整理起他自己研究紅丸的秘方和製藥方法,希望他的製藥技術可以得到保留。

順治十八年一月,謝小蕊正在處理教務,突然有一個送信的人要見謝小蕊。謝小蕊接見後,問是何人寄信於她。來人說有一個叫嚴豫的男子,委托他將一封信親自交給謝小蕊,言收信人必有重謝,所以他才不遠千裏,從潞州帶信到此。謝小蕊聽後,激動萬分,立刻向送信人索要信件。來人遞上信件,謝小蕊一看信封上的字的確是嚴豫的筆記,於是她急忙打開信封,抽出信紙,翻開閱讀,隻見信紙上寫道:“賢妻安好,恕為夫不能愧顏來見,先寄家書一封,以報平安。天地昭昭,日月睽睽,為夫之罪,罪不止書。徒醉心於神藥仙草,然有背於德行醫道,毀人滅道,罪之大矣。為夫常思己過,痛心疾首,悔之晚矣。冥囚三年,九死一生,亦難贖己罪。今為夫死裏逃生,幸得仙藥,救母之心如離弦之箭。故先歸桃源,探望父母。老母病愈之日,當是為夫負荊請罪之時。”謝小蕊讀完後,心中的擔憂似乎突然蒸發了,心情頓時就好起來了。於是命人重謝送信之人,然後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全家人,說嚴豫不久就要回來了。

三月中旬,嚴豫心中倍加思念妻兒,而且越來越強烈,令他心事重重,悶悶不樂。他母親看出嚴豫有心事,便問道:

“豫兒,你是不是想念蕊兒母子了?”

“娘,我已經有三年沒有見過蕊兒母子了!我對不起她們………….”

“什麼!你不是說你是回來探親的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娘,你不要問了,我心裏好難受。昨天晚上,我卜了一個‘家人卦’我的心都快碎了……”

“豫兒,你不要難過了,你有苦衷說不出,娘不勉強你。家和萬事興,你千萬不要放棄啊。”

“娘……我真的不想再離開井村,可是我背了一身的罪孽,我必須去償還。”

“娘知道了,娘會照顧自己,你這次出去之後,一定要和蕊兒母子團聚,好好的對待她們母子,不要再任性妄為了。知道嗎?”

“娘,我知道了。”

母子兩各自收起淚水,嚴豫打水請母親洗臉,然後自己出去洗臉。到了晚上,嚴豫便與父親、弟弟和弟媳告別,準備明天離開世外桃源。

第二天,嚴豫告別家人後,就上了旮旯山。嚴豐送嚴豫到洞泉洞口,兄弟惜別之後,嚴豫就進了洞泉洞。他刺破手指,滴出一滴血到通靈寶玉上,玉石上顯現出一個艮卦,接著嚴豫感覺腳下突然拔地而起,推著他飛入九天,頂風翱翔。他在天空像一隻小鳥一樣,自由而快活的飛翔著,掠過白雲,檫過藍天。聞金雞鳴於天都,臨仙子妙舞之瓊台。仰望日月之循環,俯視眾生之雲雲。奇幻的場景,妙不可言,原來隻是一場夢。嚴豫從夢中醒來,發現自己正趟在天目山的石洞裏。他走出山洞,迎接外界明媚的春光,欣賞山坡上欣欣向榮的翠綠,聆聽著鳥兒歡快的歌聲,用那涼爽的溪水洗去他臉上的塵灰,一切都顯得清新自然,美不勝收。

嚴豫來到山下,遠遠看見有個老頭兒正在山坡上坎柴火。嚴豫感覺這老頭的背影很像張老爹,於是他就走上去。還有不到百步距離,他就大聲喊起來:“唉,大爺,你在幹什麼?”那老頭也回過頭來,張望了半天,便向著嚴豫慢慢走過來。嚴豫一看,果然是張老爹,心頭一熱,奔向前去,跪在張老爹麵前,熱淚盈眶的說道:“老爹,豫兒對不起你啊,讓你老人家受苦了!”張老爹扶起嚴豫,細細的端詳著嚴豫,激動地說道:“沒什麼,你平安回來就好,老爹我還以為你再也不回來了。”說完便喜極而泣,老淚橫流。父子倆一番寒暄,這才背著柴火下山了。原來張老爹見嚴豫離家出走,自己無依無靠,一年後,就離開江夏回到天目山舊居,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嚴豫再次從天目山上下來。

嚴豫和張老爹在木屋中閑聊,講述他離家出走之後的故事。張老爹笑著說道:“好啊!坤卦已過,便是否極泰來之時,你這個坎兒總算是過去了。下來對你最重要的卦,便是複卦。欲行複卦,必依鹹卦和恒卦。一陽來複,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上坤下震為複,寓動於順。震為雷、為動;坤為地、為順,動則順,順其自然。複卦,闡釋恢複的原則。即必須改正過去的錯誤,重新回複到正道。恢複的法則,應當從小的過失開始,過失尚未嚴重之前,及時反省改善,否則將積重難返。鹹,乃是賓主之道。你是上門之婿,視為賓,汝妻招婿,視為主。賓主之宜在於義,相交之心在於情,去留之間在於利。你有負於謝家,現在該是時候盡力去補償了。恒,乃是恒久之意,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多,多而久,久則見其恒心。正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所以,你以後要堅守正道,從善如流,明辨是非,見微知著,方可以大視小,以上視下,不偏不倚。以赤誠之心,魚水之情,孝敬高堂,關愛妻子,恩澤子孫,如是方可善終。此乃鹹恒之道,你可明白?”嚴豫聽後,拜謝道:“多謝老爹指點迷津,豫兒緊記鹹、恒二卦。思其卦,正己身,行大道,通明理,盡人事,聽天命。”張老爹聽後,十分高興,便扶嚴豫起來。父子倆徹夜長談,毫無倦意,似有說不完的話,論不完的理,而這一切談話都是圍繞著《周易》展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