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冥間通行證”與彩繪墨書銘旌(2 / 2)

多年前,我曾在南陽漢畫磚館看到過太陽中刻有一鳥圖案的漢畫磚。

王充在《論衡·說日》中還說,“儒者曰:日中有三足烏,月中有兔、蟾蜍……審日不能見烏之形,通而能見其足有三乎?此已非實”。

西漢馬王堆漢墓帛畫的左上部繪有立一金烏的太陽,右上部繪一女子飛翔仰身擎托著彎月,彎月拱圍著蟾蜍和玉兔。

早在殷商時期青銅器上已有蟾蜍紋,蟾蜍一直被認為是神物,有辟邪功能。

傳說後羿在西王母娘娘處得到長生不死的仙丹,但是後羿的妻子嫦娥卻偷吃了仙丹,抱一玉兔飛到月亮上變為蟾蜍,成為月之精靈。隻是那麼漂亮的一個女子變成了蟾蜍,也就是癩蛤蟆,讓人想不通。記得我少年時代學畫畫,喜歡臨摹的就是嫦娥奔月,我擅作主張給嫦娥的額頭加了一點紅痣,衣裙飄飄就上天了。要知道嫦娥上天變成蟾蜍了,我就是給她衣裙上墜個大鐵疙瘩也不能讓她飛上天去。

偌大的一個月亮,空空蕩蕩的光有女人怎麼能行?找個因學仙術違反道規的河西男人吳剛,罰他去月亮上砍桂樹。

寫到這兒有點不放心,查《酉陽雜俎·天咫》:“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果不其然,是山西西河吳剛,不是甘肅河西吳剛。反正錯已經錯了,一字之錯不改了,權且讓吳剛繼續前後鼻音不分說一口武威話吧。更何況,誰又能保證吳剛不會為逃避漢以後內地戰亂,移民安定富庶的河西呢。

那年去甘穀大象山,路遇一出殯隊伍,旌幡開道,吹吹打打前往墓地。來不及看見隨風飄蕩的旌幡上繪著什麼,車已經開遠了。

等爬上始鑿於北魏,盛唐時竣工的大象山,拜謁了高二十多米,斜披袈裟,唇蓄蝌蚪狀短須,結跏趺坐於蓮座之上的大佛。

感覺大象山大佛似乎是把身體裏多餘的石頭搬了出來,天空多了雲朵,其中一朵,用來包裹《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準備下山之際,聽見山下傳來鞭炮聲。望去,山下出殯的隊伍已經聚集在墓地開始下葬了。

大象山大佛佑護生者平安,佑護死者升天。

寫到這兒,想想兩千年前的風吹著寫有“姑藏東鄉……”——彩繪墨書銘旌,鞭炮響起,靈魂歸天——那時候還沒有發明火藥,不論響不響鞭炮,有“冥間通行證”,靈魂歸天是活著的人所祈盼和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