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楚國與齊國結盟了(1 / 2)

欒盈兵敗身亡,齊國勞師無功。

對這樣的結果,齊莊公很不滿意。從晉國撤兵後齊莊公心裏想,軍隊出來耀武揚威,不能就這樣空手而歸,不然臉上無光。

他打開地圖,搜尋可以獵取的目標,最後他的眼光停留在莒國上。

說起莒國,那曾經是齊國的小嘍囉。莒國位於現在山東省莒縣一帶,在齊靈公時代,莒國投靠齊國。並在齊靈公的慫恿之下,進攻魯國,此舉大大激怒了霸主晉國。在一次諸侯會議上,晉國人將莒國代表扣押為人質,以懲罰其違背互不侵犯的同盟條約。在晉國的虎威之下,莒國不得不屈服,並且出兵參加晉國討伐齊國的戰爭。

莒國的背叛,令齊莊公十分不舒服。如今晉國內亂,齊國剛乘機捅了晉國一刀,接下來要教訓一下莒國了。

齊國軍隊並沒有返回國內,而是偷襲了莒國。

不料莒國人早有防備,齊軍的進攻遭遇到莒軍的頑強阻擊。第一天戰鬥,莒國人以密集的箭雨回敬了齊軍。在戰車上指揮戰鬥的齊莊公一時沒有提防,大腿中了一箭,鮮血直流。他趕緊鳴金收兵,準備第二天繼續進攻。

當天晚上,齊莊公秘遣將領杞梁和華舟用戰車載著甲兵,在黑夜的掩護下先偷偷地抵達莒國都城的郊外。第二天一大早,莒國人發現了杞梁的軍隊,莒國國君就派人賄賂杞梁。要他帶著軍隊撤退,可是杞梁拒絕了。

莒國人見齊國的主力大軍尚未趕到,就對杞梁的軍隊發起進攻。杞梁寡不敵眾,吃了敗仗,自己也戰死了。這時齊莊公的大軍趕到,莒國人害怕了,就舉白旗投降。

這個戰死的杞梁,後來冒出一些故事,根據劉向的《說苑》記:“杞梁,華舟進鬥,殺二十七人而死。其妻聞之而哭,城為之陀而隅為之崩。”有人也認為,杞梁妻哭倒城牆,就是後來著名的孟薑女哭倒長城的原型。這個哭城的細節,劉向在《列女傳》中寫得更清楚:“杞梁之妻無子,內外無五屬之親。既無所歸,乃枕其夫之屍於城下而哭之。內誠感人,道路過者莫不為之揮涕,十日而城為之崩。”

齊國伐晉征莒,確實展露了強國風範。

然而晉國在結束內亂後,仍然是最強大的國家,這不由得使齊莊公憂心忡忡。

晉國開始報複了。

公元前549年,在晉國的指使下,魯國出兵入侵齊國;同時晉平公再次主持諸侯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晉、魯、宋、衛、曹、莒、邾、滕、薛、杞和小邾共十一個國家。這裏注意一點,莒國又一次見風使舵背叛齊國了,這次會議的主題是商議出兵討伐齊國的事宜。

齊國在中原已經是孤家寡人,難以同晉國對抗。隻有一條路可以走,就是聯合楚國,共同對抗晉國。齊莊公雙管齊下,一方麵派人前往楚國,請求楚國出兵;另一方麵,齊國大夫崔杼率軍攻入莒國,奪取莒國的城邑介根。

晉與諸侯國的聯軍集結待命,但是由於連綿不斷的陰雨天氣,使得進攻齊國的時間一再被延後。此時楚康王出兵響應齊國,率楚、蔡、陳和許四國聯軍進攻鄭國,一時間中原地區戰爭陰雲密布。

晉與諸侯聯軍原本要對付齊國,可楚國突然在南方發難。迫使晉軍統帥部不得不改變原定的計劃,轉而南下援救鄭國。

晉平公統率大軍進入鄭國後,並沒有一擁而上與楚軍拚個你死我活,而是派了兩個人去單挑。明明是兩個人,為什麼說單挑,不是雙打呢?因為兩個人是一輛車,春秋時代戰車配置一般是三個人,缺了一個駕車員。晉國派出的這兩名勇士,一個叫“張骼”;另一個叫“輔躒”。因為不熟悉鄭國的地形,晉方要求鄭國給配備一名駕車員。

鄭國挑了一名優秀的駕車員,叫“宛射犬”。臨行前,鄭國大夫子太叔告誡宛射犬說:“晉是大國,鄭是小國,你得讓著點哦。”宛射犬聽了之後不以為然地說:“不論大國還是小國,駕車員的地位都是一樣的呀。”

不過宛射犬很快就明白了,大國武士與小國武士就是不一樣。

到了晉國兵營後,張骼和輔躒兩個人正躲在帳篷裏吃飯,宛射犬前來報到。兩人說,你在外麵等著吧,吃飽飯後再說。宛射犬沒辦法,隻好在外麵幹等著了。晉國兩位勇士大吃大喝一通後,這才想起在帳篷外的宛射犬。宛射犬心裏窩著一肚子的火,但是事情還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