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為了孝敬他的母親,決定修建清漪園和圓明園,在修建這兩座園子的過程中,乾隆皇帝尋遍天下奇石異木,可就是少兩塊像樣的定鼎石。
有一回,乾隆去河北易縣西陵為父親雍正掃墓。路過良鄉城,見大道邊荒地丟著兩塊巨石,乾隆一眼就看上了,忙叫:“停轎!”叫來良鄉地方官問他:“這兩塊石頭為什麼丟棄這兒?”
地方官回稟說:“這兩塊石頭說來話長呀!這還是明朝的米萬鍾丟在這兒的,當年他為了造勺園到處選靈石,並且不惜破萬金從良鄉‘大石窩’裏開石頭,這兩塊石頭就是這麼開出來的,可是要運進京城費勁兒大了!結果隻運到良鄉郊外,家裏的金銀全花盡了,就丟在這兒了,老百姓都叫它‘喪家石’,所以沒有人敢再用它,一丟就丟了一二百年。下官不敢造次,所以也沒有獻給皇上……”
乾隆眼珠一轉說:“這兩塊石頭才是真正的‘靈石’呀!它在這兒等我二百年了,那米萬鍾哪兒能享用這等仙石。我要把它當成定鼎石,一給清漪園,一塊鎮圓明園……”
就這樣,大青石運到萬壽堂前,原本是立著的,可一夜的工夫倒下了,定鼎石有倒著的嗎?對大清不吉利呀,劉羅鍋看乾隆和老太後全有怒氣,於是對皇上說:“啊呀!好大的一堆靈芝呀!這可真是一棵靈芝仙石呀!”
說來也怪,這石塊還真的像靈芝那樣翹起來了,遠看真像一枝青青的靈芝。乾隆一聽轉怒為喜,馬上叫人拿過筆墨紙硯文房四寶,提筆寫上“青芝岫”三個大字,也就是靈芝山的意思。又寫了“神瑛”、“玉秀”幾個字,大臣們還寫詩文讚頌一番。與此同時,乾隆采取各種方式說服太後,有關大臣和太監等非常領悟乾隆的愛石心態,各施技藝,渲染“青芝岫”美在何處,意在何處,敘說“吉祥”神韻,並深入淺出地與皇權聯係起來,請太後到現場觀看,結果太後被感動,終於認同此石,至此一場母子矛盾煙消雲散。
這塊石頭,長二丈四、高一丈二、寬六尺,乾隆稱它為“雄石”。
而那塊小青石呢?運到圓明園的時賞齋,乾隆命名為“青雲片”三個字,還有三首詩。這塊石頭高九尺,長一丈,周長二丈一,乾隆稱這塊石頭為“雌石”。
這兩塊石頭就這樣成了皇家園林的仙石了。後來圓明園毀掉後,人們將青雲片運到中山公園今雨軒,安置至今。
《紅樓夢》中何以也有“敗家石”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提到過這塊石頭,他寫道:“原來近日風流冤家,又將造劫曆世。但不知起於何處,落於何方?”“隻因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那時這個石頭,因媧皇未用,卻也落得逍遙自在,各處去遊玩。一日,來到警幻仙子處,那仙子知他有些來曆,因留他在赤霞宮居住,就名他為赤霞宮神瑛侍者……”
曹雪芹這裏寫的正是這塊青芝岫,並且借這塊石頭點明“又將造劫曆世”。“不知起於何處,落於何方?”並且明目張膽地把乾隆書寫給青芝岫的石“神瑛”、“玉秀”也寫進書中為“神瑛侍者”,足見曹雪芹是非常了解這兩塊石頭前前後後的事的,他非常辛辣地給予嘲諷,把這塊“定鼎石”仍然寫成了“喪家石”,怪不得曹雪芹要它最後“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幹淨”呢!
曹雪芹為什麼要在《紅樓夢》提到“敗家石”呢?這其中又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原來,曹雪芹之所以在《紅樓夢》中提到“敗家石”,是因為他要借古諷今。誰曾想,正是這一嘲諷,引起了清朝廷的注意,從而使得《紅樓夢》與“敗家石”的命運聯係在了一起。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是康熙年間江寧織造曹寅的孫子,自幼家中豪富,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後來突發變故,是因為在康熙諸皇子爭奪皇位的過程中,曹家支持了八皇子胤禩,四皇子胤禛即位後立即查抄了曹家。當時曹雪芹隻有十三歲,生活上的巨變令他痛苦不堪,到了成年後更加貧窮,竟然到了“舉家食粥酒常賒”的地步。遂看破世情,於悼紅軒中,批閱十載,開始寫作石頭記一書。乾隆三十八年,曹雪芹在窮困潦倒中撒手人寰,留下了石頭記前八十回的書稿和後四十回的零散回目及片段。
曹雪芹在寫作《紅樓夢》的時候,有好事者,就曾將其原稿中的諸多語句摘抄下來,交給官府,並指出其中多有悖逆之言,指出曹雪芹一直對朝廷不滿,這些人企圖以這些東西來討好朝廷。果然,這些東西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於是清朝廷委派和珅前來調查此事。
和珅的黨羽蘇淩阿花費巨資收買了曹雪芹身邊的一些人,讓他們將曹雪芹的一舉一動隨時報告給自己。結果和珅的這些爪牙為了爭寵,競相將曹雪芹寫作《石頭記》中與和珅相似的東西篡改後呈報給和珅。其中最為惡劣的是,將《石頭記》中賈寶玉這個多情種與和珅相比,而此間一事恰好與之相匹配。原來,這個時候和珅的發妻馮氏病危,和珅承諾如果有人能治好夫人的病,他願意舍棄一切家財。這位一刻都離不開弄權的奸相居然能多日不上朝,幾乎每天陪著夫人,而乾隆深知和珅對夫人情深意重,亦不怪罪於他。馮氏死後,她所居的壽椿樓一切都按原樣擺設,永遠不讓人居住,僅供和珅去憑吊與懷念歿人。而《石頭記》中也有賈寶玉與病中晴雯依依惜別的描寫。於是,好事者大放厥詞,誣告曹雪芹有意影射和珅是如賈寶玉那樣的紈絝子弟。結果,和珅派人前去刁難曹雪芹,這讓曹雪芹異常憤慨,更使他萌生了要在《石頭記》中借古事嘲諷當朝權貴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