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隻有一個爹呀!(1 / 1)

國正走了,村子裏一個“打俚氣”的高手走了。大家的生活裏,也就少了一份他的言語所能帶來的快樂。

沒有人去計較平安所說的那句“打俚氣”的話。這一些不好的結果不是因為他的言語帶來的,而是事情太湊巧了。

茅草河是一條名不見經傳的河流。不過它曆史上也曾經輝煌過,它的前身是黃河的支流——巴河。由黃河奔流而入淮河,溝通黃淮兩大水係,是古代漕運的重要通道。傳說隋煬帝三下江南遊曆江都,都打從這裏經過。至今河兩岸還留有不少當時的故事。隻是自從黃河改道以後,這條河也就日漸式微。沒有了黃河水的注入,河流也就不見了豐盈。在一些幹旱的時節,常常是部分的河段有了幹涸。兩岸的河床也就失去了它本來護河防洪的意義,早被那些勤勞的人們栽滿了密密麻麻的各色樹木。唯一能夠說明它確曾十分了得的是河兩岸依然有大大小小的沙丘存留,那是黃河為患時節,巴河給予兩岸的饋贈。

平安生活的張莊村就在河的東岸。村子裏的人大部分姓張,這也就是它名字的由來。其實如果你留意一下,叫張莊的村子實在太多了。這也不足為怪,因為張姓在中國是一個數得著的大姓,人們習慣上也願意以自己的姓來命名村莊,私意裏就像是隻有這個姓的人才是整個村子的主人一樣。

是村莊就得有人,人又要被分為男人和女人,有了男人和女人的村莊也就有了故事。

張莊村的女人,前二十年看桃花,後二十年看翠紅,因為她們都是村中出了名的半掩門兒(半掩門兒是人們對那些作風不正派的女人的稱呼)。她們和平安都是有關係的,一個是平安的老婆,一個是平安的兒媳婦。她們在村裏村外為平安他們父子戴了不少的“綠帽子”,所以有人戲謔平安家是“帽子加工廠”。

平安很小就沒有了父親,是母親一把手將她拉扯大,家中光景極為艱難。在平安定媒娶親時,他母親著實費了不少難。好不容易等到媳婦進了家門,卻不想竟是一個喪風敗俗的半掩門兒。有好幾次媳婦的醜事都被她撞見,她是給活活氣死的,死時還不到五十歲。她臨死前一個勁兒地說平安沒有一點血性,不像他早死的爹,倒像極了他的爺爺。

不光平安沒有血性,他的兒子天成更為不成樣。兒媳婦同人私通被天成抓了個現形,那男人正在女人身上忙得不亦樂乎,看到他來竟也不驚慌,伸手遞給他一支煙說:“先到外邊歇一會兒,這兒馬上就完事兒。”他就傻傻地接了煙,躲了出去,難得他能做到如此的眼不見心不煩。還是那男人在快活之後,於人前大放厥詞,使得天成成了眾人口裏一個大大的笑柄。

桃花和翠紅兩個女人在家中倒也能相安無事。彼此之間誰也不揭誰的底,也就應了那一句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不像桃花的婆婆對她橫豎不入眼,在一起沒上三年,婆婆連奶奶沒應上就撒手歸西了。桃花同翠紅二人是比一般的婆媳關係要強出許多的。要不村裏人說她們姊妹們一般的熱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