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要你去送終呢!(1 / 1)

平常裏幾個人在一起耍玩慣了,無拘無束,說起話來也就沒有個輕重。國正媳婦是個外地人,大家也就愛拿她說話開玩笑。外地話不管怎樣說聽起來總是有一點別扭的。平安就拿那女人的話揶揄國正:“快,你媳婦讓你去送(東)終呢!”一群人也就跟著哄笑起來。國正也不氣惱,回一句:“送終,今兒個,咱指不定是哪一個去送終呢?”說完之後,就從牌桌前立起身,隨著他的妻子走了出去。

國正走後,很快又有人頂崗上線了。眾人又在一片呼呼啦啦聲中忙活起來。

也就那麼一盞茶的功夫,有人從外麵匆匆忙忙地跑了進來,邊走邊喊:“出事了,出事了,國正被車撞了。很厲害的,八成活不成了。”

平安的腦袋第一個“嗡”一下子大起來,他絕想不到自己一句玩笑話,竟然玩出了人命。

牌桌前的眼睛也就齊齊的向平安射來。

聽說國正出了車禍,大家都把眼光投向了平安。不過一時間,誰也沒有也不知該對他說出什麼話來。眾人慌忙丟掉手裏的活計,急急忙忙趕往國正出事的現場。

國正的死狀很慘。他是在送走兒子和媳婦回來的路上遭遇了車禍。他被一輛拉磚的四輪車撞上,腦袋被從眉心那兒劈開,腦漿子白花花的濺了一地。大家趕到的時候,他身上的血依舊汩汩的流著,殷紅了好大的一片路麵。

人,已經是沒救了,能做的也就是如何善後的事。肇事的車還在,車主卻早已跑遠。聽說是去交警那裏投案了,他可能是更害怕國正的家人看到家裏人死了,在氣頭上會對他動拳腳。國正的兒子也被叫了回來,他還沒有趕到縣城,就接到了電話。匆忙間趕回來,不想幾十分鍾前同自己還有說有笑的父親,轉眼間卻是陰陽兩隔了。

一時間,他淒淒慘慘戚戚的嚎哭起來,眾人看到,也忍不住在一旁陪著掉眼淚。事情到了這個份上,留再多的人在這裏也是無濟於事。內中有善於執事的人,東一撥西一撥的將眾人調拔開去,國正的後事也就有條不紊的、有序的展開著……

人,常常是在死後,才被人記念起他的好處來。國正也是這樣。

國正姓李,村子裏李姓的人較少,但鄰居輩分裏卻是比較高的。年紀仿佛的人中,有大多的人該喊他作“爺”或是“祖爺”。不過他是一個比較隨意的人,經常同人開一些出格的玩笑。村子裏稱這種出格的玩笑為“打俚氣”。象平安說出要國正去送終的話,也是“打俚氣”。因為是玩笑,盡管有些出格,但不準當事者動怒發火的。倘是有誰因為“打俚氣”而動了肝火,是要惹人嗤笑的。國正就是這樣一個“打俚氣”的好手。

一次,國正的父親去世,搭了靈棚在家中祭奠。作為鄰居都是要上棚燒張紙,嚎啕幾聲以作哀悼的。那些平常裏愛與國正“打俚氣”的相約一起上得棚來,一齊裏嚎嚎“我的兒呀,我的兒呀!”這些上棚作祭的人,輩分要比國正矮許多。因為不是一個姓,他們故意這樣來哭,是有意折罵國正的。他們生恐國正聽不到,直是哭得聲震屋瓦。國正聽了,心中怫然,暗暗怪責這一幫人打起俚氣來不講場合,讓自己在眾親友和鄰居們麵前丟了醜。他怒衝衝地從靈屋中蹦出來,對眾人大吼一聲:“你們哭的是個龜孫呐!”大家一聽禁不住偷偷笑出聲來。國正略一尋思,知道讓別人算計進去了。隨即匍匐靈前悲聲大放:“我的爹呀!我的爹呀……”其狀甚是苦痛。那一班祭棚的人見狀心裏下不去了,畢竟人家是辦正經喪事的,自己趁機“打俚氣”占便宜,未免不厚道,甚或至於有些胡鬧。心有愧疚之下,上前勸解國正。誰知勸慰之後依然大哭不止,眾人又再三言語,終於止了哭聲,說出話來:“我爹一死,我心裏特別難過。我是隻有這一個爹呀,不像你們爹多。”一幹人被國正的此番言語罵得臉兒都藍了,不過在心裏對人家“打俚氣”的水平那真是服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