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欺負家中沒有血氣的男人(1 / 2)

張隨君在她以後的日子裏,一直堅持著,沒有再嫁,一個人孤單的生活到解放後。後來因為“文化大革命中”要審查她的曆史問題,不堪其擾,跳樓自殺。她的過往也就成了一個謎,人們眼中也就迷失了她來時的路。

古人有衣冠塚,敬純和敬安也就學了一下。雖然墳包裏沒有什麼實在的內容,隻有一些敬忠簡單的衣物,但畢竟使他們對兄弟的念想有了可以著落的地方。

兄弟三個中去了一個,讓敬純心中如折股肱一般的傷痛起來。如今剩下他和敬安二人,作為兄長他要努力看護才是。敬安年紀也老大不小了,該是尋思為他作下一門親事的時候了。隻是每次問起他的婚姻大事,敬安都不置可否的一笑了之。實際上,敬純也隱隱感覺出了他和敬安之間的隔膜。敬安似乎並沒有太過把他這位大哥放在心上,自己的言語到了他那裏,仿佛都輕得沒有了重量。往往他的一個反駁,反而要自己順從了他的意誌。

說話之間,已經是十來年光景了。那時,日本人進駐巴河,敬安的學校被迫解散了。在學校的教學叫停之後,敬安並沒有時時呆留在張莊的家中,而是對河西的村村落落來了興致。朝日在一個又一個村莊裏轉悠,像個不著窩的兔子,家中尋不見他的影蹤。知道敬安是讀書人,對家中的農事生產一無興趣,敬純也就遷就著他,不願講出難聽的話來。誰知他竟變本加厲,有時徹夜不歸起來。

日本人平時大都屯留在縣城裏。在老羊頭火車站,人們也經常看到他們的膏藥旗在那裏飄搖。在日本人到來之前,巴河地區的防務已在國民政府的同意調配下作了區劃,河西歸共產黨的新四軍,河東歸國民黨的新五軍。好像新五軍和日本人進行了一次規模不太大的戰事後,巴河就成了日本人的天下。那時,新四軍和新五軍都是新名詞,之後許久,人們才知道他們是分屬於共產黨和國民黨的隊伍。日本人沒費什麼力氣把巴河的西岸也給占據了,因為新四軍始終沒有拿出像樣的部隊來和日本人作戰,隻是零零星星的和日本人搞起了遊擊戰爭,這反而讓日本人更為頭痛。

日本人初來巴河,確實凶蠻得厲害。老羊頭火車站附近的幾個村莊,最是被他們荼毒得厲害。經常有日本人的小隊一二十人(其中有相當多的是中國人),潛入到村子裏燒殺搶掠的一陣。過後村子裏就會哀嚎聲連成一片,要麼是誰家的男人給日本人刺刀挑了,要麼是誰家的大姑娘、小媳婦給日本人糟蹋了……起初,聽到這樣的事情,心中是義憤得不得了。想著一個村莊少則成百上千人,怎麼會任由了一二十人的小隊恣意擺布呢?後來聽得多了,也就漸漸麻木起來,事情沒有臨到自己頭上,何必管顧太多呢?

日本人下到距離縣城、車站較遠村子裏的時候不多。人們說是這些村子在日本人眼裏不值錢,他們懶得在這些村子裏花費功夫。日本人成小隊來到張莊的隻有一次。那次他們來得還算“文氣”,沒有在村中作出什麼打殺的事情來。巴河人所不知道的是,隨著戰事的曠日持久,日本人發動的侵華戰爭讓他們越發的感到吃力起來。他們漸漸調整對華侵略的策略,極力作出一副友善的姿態。宣揚大東亞共榮,將自己美化成大東亞的保護者。他們的侵略中國,是為了使之不淪為英、美等西方列強的殖民地。他們需要拉攏一部分中國人,好填充他們在占領區的勢力空白。

一小隊日本兵徑自來到敬純的門前,把他嚇了一大跳。敬純往日也有心將紅槍會的大旗豎起來,和他娘的小日本幹上一陣子。可這樣的想法僅僅是在腦中閃了閃,並沒有付諸實施。而今日本人竟然不請自到的登上門來,不由得他胸中血氣上湧:今天豁出去,跟日本人幹一把,殺死一個算一個,也省得紅槍會會長的名頭遭人恥笑。想到此,不由得他將紅纓長槍綽在了手,一個閃步,衝出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