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大時代裏的大人物(1 / 1)

從晚清到民國的這段時間裏,中國局勢進入了一個極為混亂和動蕩的年代,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統治突然之間遭受到外來文明的衝擊,一切都在發生著巨大的改變。在西方文明的衝擊下,不僅維持了千年的統治秩序受到衝擊,中國人的思維模式也在發生著巨變。時代背景瞬息萬變,不少人情願或不情願地走到曆史浪潮的最前端,他們試圖引領時代的潮流,探索中國的方向。他們探索的過程,也正是中國近代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尋求民主之光的前進,也有恢複帝製的短暫倒退——在曆史浪潮麵前,任何強大的個人都顯得無比渺小,他們有意無意地推動著曆史車輪的前進,時不時也成為曆史車輪的絆腳石。

在中國形勢發生巨變的大時代裏,有這樣一批人,他們通過各種途徑站在了時代的前沿,站在了控製中國前進方向的位置。徐世昌、袁世凱,到馮國璋、曹錕、黎元洪,再到後來的段祺瑞、吳佩孚、張作霖,這些人前赴後繼,取得了北洋政府的最高統治權,成為那個時代最響當當的人物。在他們當中,有的畢生致力於發展事業、興辦教育;有的一生爭名奪利,卻在最後能保持晚節,拒絕日本的利誘;有的執政時期積極探索中國政體改革;有的則試圖以武力終止軍閥混戰的局麵,統一全國。雖然這些大軍閥在執政時期或多或少都犯過一些錯誤,但在封建統治剛剛結束、適合中國的政體尚未形成之際,他們的一切主張都成了對中國前行道路的探索。

在研究民國時期曆史的時候,不少人感慨西方文明入侵太快,使當時中國上上下下還沒來得及慢慢演變,就經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種變化麵前,即使執政者,他們對當時的局勢也是無力控製的。無論這八大軍閥後來怎麼被人們指責批判,他們的出現,都是中國近代化的一個必要的步驟。沒有他們的探索,中國的近代化恐怕又要晚上幾十年。因此,當我們站在今天的角度重新審視這些人的時候,更應該站在大時代的背景下,站在更客觀理性的立場上來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