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班是由宮中太監組成的戲班子,專供宮中女眷消煩解悶,據說這個名頭在前朝就已經很響,傳承百餘年,也算自成一派。
戲台就設在來儀殿的偏殿中,班主專唱老旦,他一出場,那動作形態竟無一不似婦人。
牒譜上都是新戲,也不知哪出最好看,莊玉夫人衝著名頭點了《聖德夫人傳》。
故事並不複雜,講述的是戰國時代的故事,有一位美麗動人的公主聽從父母之願,遠嫁他鄉,誰知車駕到了夫君家城門口,卻傳來了夫君已死的噩耗。隨侍的女官勸她就此歸國,她卻不聽,執意嫁入夫家,為夫君守孝三年,矢誌不渝。夫君的弟弟繼承了王位,他垂涎她的美色,屢次想將她也納入後宮,她都據理力爭,寧死不從,要為夫君守節。她的父王母後為她另謀了一樁姻緣,也被她嚴詞拒絕,隻含辛茹苦一心撫養夫君的幼子。過了幾年,夫君的弟弟病死,幼子即位。幼子仍年幼,這位公主隻好應王公大臣的請求垂簾聽政,直到幼子成年執掌朝政。國人尊重她的品德和功績,便稱她為“聖德夫人”。
夕夕看台上的演員依依呀呀、張牙舞爪地比劃半天,靠著半猜半蒙,才漸漸看懂了些。想到“夫為妻綱、從一而終”害了這女人的一生幸福,她便委實受罪得很。
莊玉夫人入戲最快,女主哭她也哭,女主笑她還是哭,女主憤怒她更激憤不已,臨到幼子即位,女主苦盡甘來臨朝聽政的時候,她才難得地現出些許笑顏,撫掌道,“這個戲甚好,該賞!皇後啊,你要記得,女人就該本本分分,相夫教子,從一而終,即使受再多苦,最後終是有善報。”
這時,莊蘭夫人接口道,“但我瞧這戲的意思是,女人怎麼著都得有個兒子,即便是個養子也好。若不是她收了養子,最後還不是孤老一生。所以,身為女人,說別的都沒用,最要緊的是要有兒子。”
一席話刺進莊玉夫人心底,沒有兒子是她這輩子最大的心病,否則她也不會讓一個小妾如此狂妄放肆。
莊蘭夫人覷著她的臉色倏然轉冷,輕笑著轉向夕夕,“皇後,您雖然年紀還小,卻也必須在這件事上多費些心思才是,趁著當下專寵的時候,無論如何都得先生個皇子。否則,日後皇帝身邊的人一多,您的地位可就岌岌可危了。”
這些陳詞濫調讓夕夕哂笑不已,隨手撥倒了幾上的茶杯,讓茶水灑了自己一身,然後故作驚訝狀尖叫一聲。
“呀,皇後,您怎的如此不小心?”莊蘭夫人忙掏出手帕幫夕夕擦拭,一副極為關切的模樣,但夕夕看得出她眼仁中皆是嘲諷之意。
莊玉夫人則皺緊眉頭,吩咐道,“趕緊換身衣裳,大冷天的,沾水容易凍著。”
夕夕巴望的就是這句,趕緊應一聲,“是,女兒少陪一會兒。……碧蘿,你替本宮好好侍奉著。”然後,在碧蘿的眼皮底下,光明正大地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