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懷王氣急敗壞,他竟然對前來商談換地的秦國使臣叫嚷道:“我不願要土地,願意得到張儀。如果貴國肯把張儀給楚國,我情願獻出黔中的土地作為謝意。”這對於張儀而言可是一場生與死的考驗。秦國的大臣都以為張儀不敢去,很多原來就痛恨張儀的人甚至到秦王那裏去煽風點火,慫恿秦王把張儀送給楚國,秦王正在猶豫的時候,沒有想到張儀主動找到秦王說:“我願意去!”秦王大吃一驚地說:“楚王對先生恨之入骨,您一去必被殺,所以我不會讓您去。”張儀說:“殺我一個,秦國卻能得到黔中的土地,我雖死猶榮,何況未必能死。”秦王急忙問道:“您一定有脫身的辦法,能說給我聽一聽嗎?”張儀說:“請大王原諒我的冒犯,天機不可泄露,大王隻要派魏章領兵守在秦楚邊境就可以了。”秦王按照張儀的要求做了,於是,張儀大搖大擺地前往楚國了。
張儀一到楚國便被楚王囚禁起來了,楚懷王看來是真的對張儀生氣了。難道張儀真的在劫難逃了嗎?事情的發展卻出人意料。不久,楚懷王釋放了張儀,還讓他在光天化日之下走出了都城,這又是什麼原因呢?難道楚懷王對自己的舊恨這麼健忘嗎?一切都不是,其中的原因隻有張儀自己清楚。原來,張儀買通了一個關鍵的人物,他就是楚懷王的寵臣靳尚。還是這個靳尚,他說服楚懷王的愛妃鄭袖,正是靳尚和鄭袖挽救了張儀。靳尚作為先鋒,第一個來到楚懷王跟前替張儀說情說:“扣押張儀秦王必定發怒,天下諸侯見楚國失去秦國的邦交,楚國的地位必被輕視。”楚懷王想法開始有所改變。
接著,靳尚開始展開對鄭袖的說服工作,他對鄭袖說:“您自己也知道將要被大王輕賤了吧?”鄭袖說:“怎麼回事?”靳尚說:“張儀是秦王忠誠可靠有功的臣子,如今楚國把他拘押了,秦王當然想讓他出來。秦王有一個愛女長得很美,出嫁時會選擇宮中貌美且嫻於音樂的女子做陪嫁,秦王還會贈給她許多金玉寶器,再把上庸六個縣送給她作為享樂的費用,這次秦王想靠張儀把她嫁給楚王為妻。楚王必定很愛秦王的女兒,她就要依仗強秦自以為高貴,握有寶器土地自以為資本,勢必以大王妻子的身份母儀楚國。大王如果被這種歡娛所迷惑,必定會更加尊敬親近她而忘掉您,您將要被日漸疏遠了。”鄭袖說:“我願意把這事拜托給您,該怎麼辦呢?”靳尚一看時機成熟,連忙說:“您為什麼不趕快去請求大王放出張儀,張先生如果得到釋放,對您會永遠感恩戴德,秦王的女兒也來不了啦,而且秦國也必定會尊重您。那時您在國內獨占高貴的地位,在國外結交秦國,又收買了張儀為自己所用,您的子孫一定會永遠成為楚國的太子,這可不是一般的利益。”
楚懷王哪裏能夠禁得住鄭袖的軟磨硬纏,很快便同意將張儀釋放了。至此,張儀的“天機”大白於天下,他采用的仍然是收買寵臣的方式,讓楚懷王再度跌跟頭,輕易地放了自己。盡管後來楚懷王後悔了,但這時張儀已經逃到秦楚邊境了,剛好遇到前來接應的魏章將軍,於是安然脫險,這就是他向秦王提出要求的真實意圖。
大家都在想,事情到了這個份上,楚懷王不會再上張儀的當了吧?可是讓所有人都不會想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過了幾年,張儀又一次來到楚國,楚懷王不僅沒有引起高度警惕,反而禮貌地接待了他,這是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張儀仍然從靳尚那裏入手,花大量金錢買通靳尚,讓他事先已經替自己在楚懷王麵前說了一通好話。
張儀輕鬆地見到楚懷王,他信誓旦旦地對楚懷王說:“我們與大王結為兄弟,互通婚姻,和好已很長時間了。現在大王拋棄我而把太子送到齊國,我不勝憤怒,因此侵伐您的邊境,但這並不是我情願的。現在天下的大國,隻有楚國與秦國,我們兩國如不能和好,拿什麼號令諸侯呢?我願意與大王在武關相會,當麵訂約結盟。那時就會歸還占領的土地,重修前好,希望大王答應。大王如果不答應,就是與我決絕,我就不能撤兵了。”
楚懷王聽完張儀的話後,沒有馬上答複,他谘詢大臣:“我不去,怕激怒秦王;若去,又怕被秦王欺騙。去與不去,哪個更好呢?”大臣們大多反對楚懷王前往秦楚邊境相會,認為這樣極不安全。但這些反對意見都是白搭,因為,張儀的鐵哥們靳尚一句話便打消了楚懷王的疑慮,他說:“不對,楚國隻因為打不過秦國,所以土地越來越少。如今秦王要和好,我們再拒絕前往,要是秦王震怒,增兵伐楚,那怎麼辦?”這正說到楚懷王的痛處,他因為楚兵剛剛戰敗,心中本來就害怕,聽靳尚這麼一說,便答應秦王去赴會。他選了個好日子起程,隻有張儀和靳尚跟隨。
當楚懷王來到武關時,秦國使者遠遠地出來迎接說:“我們君王在關內已經等了大王幾日了。不敢讓大王的車駕在草野之中停留,請到賓館中,再行賓主之禮。”楚懷王已到了秦國,身不由己,隻好隨使者進關。這時,張儀跟隨楚懷王來到下榻的地方,他們還沒有坐穩,就聽見外麵喊聲大起,許多秦兵包圍了賓館。楚懷王問:“我赴秦王的約會,為什麼用兵圍困?”張儀回答:“不必擔心,我們君王有點小病,不能出門,又怕對君王失信,所以派人前來迎接大王,請屈尊到鹹陽與我們君王相會。這些士兵是保護大王的,千萬不要推辭。”不由楚王做主,秦兵已推擁他上了車。楚懷王這才知道上當了,可此時後悔已經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