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匈奴騎兵突然被戰馬拋了出來,拋得遠遠的,拋到了小孩麵前,匈奴騎兵手中的馬刀也拋到了孩子們的麵前。
匈奴人還沒死,正掙紮著站起來,孩子們大部分都嚇壞了,就在這個時候,十三歲的蕭戀楓從人群中跑了出來,揀起了地上的馬刀,對著匈奴人的心髒狠狠地紮了進去,血噴得他滿臉都是,他也被嚇壞了,坐在那,手握著刀一動不動。
這個時候,回到神來的張誌遠也跑了出來,緊張地問道:小楓子,沒事吧?蕭戀楓這才回過神來,勉強地說道:臭小遠,我說過不許再叫我小楓子了!這下張誌遠放心了。
戰鬥很快就結束了,士兵的素質並不能彌補數量上的差距,兩百名匈奴騎兵全部戰死,雖然匈奴人從一開始進攻就犯了很大的錯誤,他們太輕視眼前的漢人了,但這兩百匈奴騎兵也給焚村帶來了五百多人的傷亡,這個數字讓焚村的眾人感到害怕,為了保留住眾人的士氣,李任用最簡單的方法,他找到了剛才殺匈奴人的蕭戀楓,問他:戀楓,你剛才害怕嗎??蕭戀楓點了點頭。
李任再問他:那現在呢?蕭戀楓還是點了點頭,但是他明白李任希望從他嘴裏聽到的話,他說道:害怕,可害怕有什麼用,除了在他們殺死我們之前殺死他們,我們已經沒有別的路可以走了。
一個小孩,一個小孩就能說出這樣的話來,那些還在害怕的大人們震驚了,難道他們連小孩都不如嗎?更何況這個孩子說的也沒錯,朝廷對於逃跑邊民的處罰是非常殘酷的,就算朝廷抓不到,早已沒有了田地和房子的他們要怎麼活下去呢?!左右是死,那還不如跟匈奴人拚了,說不定還有活路。
匈奴人雖然可怕,但同樣殺得死,更何況匈奴人的主力都在雁門關附近,離這裏還很遠。
接下來就是全力救治傷者和收繳武器,匈奴人的弓箭、皮甲和馬刀可都是好東西,還找到了一些幹糧和酒,銀子和銅錢也有。
除此之外,村長還讓眾人將受傷的馬匹,沒有傷到腳的集中起來救治。
在來的路上官府配給了足夠的刀傷藥,村中也有兩位郎中,不怕草藥不夠。
至於那些快死和殘廢的馬匹,全部殺掉製成肉幹,這下糧食問題也暫時解決了。
過了將近一個月,大部分的傷員都好得差不多了,有三十七個人成了殘廢,但是這些殘廢的並沒有被拋棄,陳士真安排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並告訴所有的村民,焚村絕對不會拋棄一個受傷的人。
而經過先前一戰後,匈奴人也沒再來了,上次得到的匈奴戰馬有五十二匹恢複了元氣,陳士真把這五十二匹戰馬當成了寶貝,與李任有多年交情,了解邊境上的戰爭,熟讀史書和兵書的陳士真知道,要與匈奴人作戰,除了要學會弓箭外,更要學會騎馬,如此才能跟匈奴人對抗,李任挑選了五十個人,先進行了訓練,這其中就有十三歲就殺了一個匈奴人的蕭戀楓和蕭戀楓從小長大的朋友張誌遠。
很快,新一批的農具、耕牛、種子、糧食還有一千名新遷的邊民來到焚村。
見到新來的一千人,陳士真馬上將這一千人中最精壯的一百人挑選出來,然後讓剩下的九百人和原本安排耕作的一千人開始耕種土地。
雖然現在已經是秋末,但土地如果不事先耕作那麼到了春季就會來不及了,四千多人的村莊需要開墾很多的土地。
而且村裏也需要一些最簡單的蔬菜,天天吃肉沒有菜是不行的。
陳士真希望能趕在下雪之前先收獲一些蔬菜。
這都還隻是第一步,要在草原上生存,要學的還有很多,如何放牧牛羊?如何飼養戰馬?如何製作皮甲?焚村不僅要學會生存,更要學會戰鬥。
趁著官兵再次到來的機會,陳士真再次向官府要求了一批鐵器和草藥,還有可以的話陳士真希望能購買到一些牛羊,押送的官吏對於陳士真的要求,伸出手來,食指彎了彎,陳士真馬上就知道對方的意思,拿出了一水囊的烈酒和十兩銀子,官吏很快就同意了,並且拍胸脯保證當最後一批邊民到來的時候,陳士真所需的東西也會全部送到。
此時陳士真馬上感覺到,自己被騙了,因為他所要求的朝廷是一定會給的,不過如果不賄賂那官吏,這些東西也很可能會根本就不存在。
送走了押送的官吏,陳士真和李任這兩位焚村的主事人一起搖了搖頭,官府實在是太靠不住了,一切隻能靠自己。